回覆列表
  • 1 # 水井土城

    多管炮? 怕問得不是德國二戰時期裝備的火箭炮吧。火箭炮是一種在二戰中迅速發展成長起來的武器,其以結構簡單、製造方便、價格低廉、火力猛烈、機動靈活的優點在各國大量裝備。而德國應該算是在戰爭中最早大規模應用火箭炮的國家,比蘇聯還要早。

    德國的火箭炮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武裝力量因為受《凡爾賽條約》的制約,不僅常備軍數量受到限制,包括常規身管火炮在內的各種武器也被禁止生產和發展。不過,《凡爾賽條約》並沒有對後來出現的火箭技術做出嚴格規定,而且火箭技術在1920年以後又迎來了一次飛躍性的發展,實用性和可靠性大大提升,因此對一戰失敗耿耿於懷的德華人開始研製以火箭武器為動力的新式武器。

    德國發展火箭炮不可謂不積極,最早為化學部隊裝備的所謂“41型150毫米煙霧發射器”就是一種火箭炮。這種6聯裝的火箭炮使用定向發射管而非早期常見的滑軌設計,可以發射150毫米口徑的火箭彈,彈種主要為煙霧彈和殺傷彈,最大射程7公里,既可以掩護部隊進攻,又能用於對地火力支援。在1941年的“巴巴羅薩”行動中,德軍中數個營級火箭炮部隊加入了對蘇聯作戰,開創了火箭炮在軍事上的大規模應用。

    41型150毫米煙霧發射器

    德國火箭炮技術

    二戰時期,德國雖然對火箭炮有相當高的期望,可在實際開發上,又走上了一條“斜路”。我們都知道火箭炮最大的缺點是精度低,這是因為火箭炮的發射器沒有身管火炮上常見的膛線,這導致火箭彈在飛行中無法透過自旋來保持穩定狀態,最終造成射擊散佈大的問題。

    德軍在最初的試驗中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為了提高射擊的精度,德華人在設計火箭彈推進裝置時別出心裁的在彈體四周加裝了幾個傾斜的發動機噴口。火箭彈可以利用發動機自身的推力在飛行過程中讓彈體旋轉起來,從而保持飛行的穩定,這樣設計讓火箭炮的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基本解決了早期命中精度差的問題。戰爭中,德國的火箭自旋技術又有了改進,將尾部邊緣的所有發動機噴口朝一個方向傾斜,這樣發射後火箭彈就會推力向自行旋轉,精度進一步提升。

    德軍210毫米火箭炮,注意排列在火箭彈尾部邊緣的26個發動機噴口。

    火箭彈自旋技術的應用其實非常普遍,大家熟知的63式107毫米火箭炮,其火箭彈就是利用自旋技術解決了飛行穩定性差的問題。不過,在二戰期間火箭自旋還處於技術發展初期,德國的火箭炮利雖用自旋技術提高了精度,可製造工藝複雜,價格偏高,遠不如尾翼穩定火箭彈來的成熟和實用。

    蘇聯在火箭彈的技術發展上就沒有過於追求效能,著名的BM13“喀秋莎”所使用的火箭彈就使用固定在彈體上的尾翼來穩定飛行彈道。尾翼穩定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空氣動力在火箭彈尾部產生較大的壓力,形成穩定力矩,保證火箭彈全程飛行的穩定。這種利用尾翼穩定飛行彈道的火箭彈精度上遠不如火箭自旋技術,可勝在工藝設計簡單、生產製造簡便、效能使用可靠、價格便宜低廉。

    注意火箭彈上的固定尾翼。早期的尾翼摺疊技術還不過關,這導致大多使用固定尾翼的火箭彈直徑過大,很難使用定向發射管發射。

    德國火箭炮的使用

    德華人雖然很早就發展了火箭炮,但在實際運用上並沒有跟上時代。上文說過,最早的“41型150毫米煙霧發射器”其實最初是打算裝備給德國國防軍使用,但德軍將領認為其射程近、威力小,並不喜歡這種武器,最後勉強給了化學部隊作為煙霧彈發射器使用。

    後來認識到火箭炮的作用後,德軍也並沒有大規模集中使用。當然,這也是火箭彈技術路線不同下的使用差異。蘇軍的火箭炮精度偏低,因此需要發射相當數量的火箭彈來彌補射擊散佈大的問題,在戰場上一般將其作為師旅一級的火力單位使用,組織幾十門火箭炮短時間發射大量火箭彈直接覆蓋目標。和蘇軍動不動就是師旅級的火箭炮不同,德華人的火箭炮部隊則大多維持在營級。同時,德軍更喜歡大口徑的重型火箭彈,用這些“大傢伙”作為攻堅武器使用,用大威力的火箭彈實施火力打擊,敲開對面堅固的據點。

    德軍大口徑火箭彈,發射車仍為牽引式

    在使用上,德華人最初把火箭炮當成了常規火炮使用,使用車輛牽引,然後構築發射陣地用於進攻或防禦作戰。見識過蘇聯“喀秋莎”的效能後,德華人才逐漸轉變了使用,把各種火箭彈發射器安裝在履帶/半履帶式的車輛上,改造成靈活機動的自行火箭炮,可在發射完火箭彈後迅速機動以規避反擊火力。

    德軍的自行火箭炮

    德國在二戰中同樣大規模使用了火箭炮,生產的各型火箭炮接近一萬具,只不過其使用火箭炮的方式和蘇聯不同,從不組織大規模的發射,而且也沒有什麼過於耀眼的戰績,再加上是戰敗國的因素,因此給人留下了“默默無聞”的印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酒店風機噪音大,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