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懂視界

    1.提問者的意思是知乎規模已經這麼大了,是怎麼做到高畫質線和接地氣融合的?其實我是並不認同這種結論的!即使知乎已經有2億使用者了,知乎也並沒有接地氣,相反,知乎一直都是一種端著的感覺。接地氣應該也是主要的目標,但是還沒有達成。

    2.對於知乎當時的出發點來說,其實就是職場達人和創業者以及各行業有經驗的人交流的平臺,它的出發點並不是面向普羅大眾,屬於面向特定群體的特定平臺。而這種平臺,確立它的調性並維持才是最主要的,如果掉線發生改變,那麼它的原始核心使用者是一定會崩散的。知乎當然不會放任這樣的事情發生。誠然,知乎一直在做出改變,但是知乎的調性,知乎的氣質始終端著的,是遊離於底層群眾的。

    3.當然知乎在吸引了核心使用者之後,必然也會有擴張。這會做出一系列去接觸大眾的準備。去融資,去找代言人,去投綜藝廣告…還記得劉昊然的“有問題上知乎吧”,這是要和百度知道搶使用者嗎?這是知乎最初的定位嗎?更重要的是,知乎去佔領大眾心裡的廣告語也並不高明,給自己定位是問答平臺,以後大眾對知乎都這個印象了,想去上面找個家常菜譜有嗎?很顯然是沒有的,有的都是精緻的注重搭配的菜,知乎上的問題根本就不是面對普羅大眾的。

    4.其實知乎的擴張邏輯和廣告所要觸達的潛在人群,也不是大眾。知乎十餘年來的增長所依靠的核心人群已經迫切需要更多的新鮮血液來補充了,知乎真正的目標群體是有知識有見識的受過高中以上教育人群,是有個性的90後00後,甚至是一零後們,從知乎所投的代言人和綜藝就能瞭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細胞“叛變”成癌細胞對它們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