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98760807171
-
2 # 使用者5189701024573
緣何
為什麼
成語】:樂不思蜀
--------------------------------------------------------------------------------
【拼音】:lè bù sī shǔ
很快樂,不思念蜀國。
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出處】:《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示例】:那麥思敦更覺氣色傲然,或飲或食,忽踴忽歌,大有“此間~”之意。
◎魯迅《月界旅行》第七回
【近義詞】:樂不可支、樂而忘返
【反義詞】:落葉歸根、戀戀不捨
【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形容忘本
相關成語:
追歡取樂 衣冠禮樂 不改其樂 及時行樂 于飛之樂 怏怏不樂 與民同樂 具食與樂 助人為樂 慘然不樂 溢美溢惡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蜀犬吠日 蜀錦吳綾 鼠雀之輩 鼠盜狗竊 鼠竄狗盜 鼠齧蟲穿 鼠竊狗偷 鼠竄狼奔 鼠肝蟲臂 數東瓜,道茄子 鼠穴尋羊 鼠屎汙羹。
樂不思蜀(lè bù sī shǔ),蜀:三國時期的蜀漢,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漢懷帝(劉淵追諡)劉禪。意思是很快樂,不思念蜀國。原義指蜀後主劉禪甘心為虜不思復國。後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出自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 用法 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形容忘本 出處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 成語辨析 正音:樂:不能讀作“yuè”。 辨形:蜀:不能寫作“屬”。 辨義:“樂不思蜀”與“樂而忘返”有別:“樂而忘返”無“忘本”的意思;“樂不思蜀”則有“忘本”之意。 近義詞:流連忘返、樂而忘返、樂不可支 反義詞:狐死首丘、歸心似箭、落葉歸根、戀戀不捨。 成語出處 原文 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並之。” 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郤正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后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 譯文 司馬昭宴請劉禪,故意安排蜀國的節目,在旁的人都為劉禪的亡國感到悲傷,而劉禪卻歡樂嬉笑,無動於衷。司馬昭看見這種情形就對賈充說:“想不到劉禪竟糊塗到了這種地步,即使諸葛亮活到這時,也不能輔佐,何況是姜維呢!”賈充說:“不是如此,殿下您又怎麼能吞併他呢。” 有一天,司馬昭問他說:"是否會思念蜀地?"劉禪回答說:“這裡很快樂,不思念蜀國。”知道了這事,隨侍劉禪的郤正就指點他說:“如果司馬昭再問起時,你應哭泣著回說:‘先人的墳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後來司馬昭再次問他時,劉禪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話回答。司馬昭於是說:“為何像是郤正的語氣呢?”劉禪聽了大驚,睜眼望著司馬昭說:“您的話確實沒有錯。”左右的人都笑了。 解讀 三國時期,劉備佔據蜀地,建立蜀國。他死後,兒子劉禪(小名阿斗)繼位。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後,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魏帝曹奐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並將他遷居魏國都城洛陽居住。魏帝自己也無實權,掌大權的是司馬昭。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 後人多認為劉禪樂而忘本,無故土之思,但也有人持異議,如《三國蜀後主劉禪新論》的作者羅開玉和謝輝認為,劉禪裝憨賣傻,不僅是養晦自保,更關係著一大批降臣的命運。這一表演與劉備“煮酒論英雄”的表現如出一轍而更精彩。 示例 劉備的這種壞脾氣,好像也傳給了阿斗 ,‘樂不思 蜀 ’的那一幕,就是乃父東吳招親的翻板。(黃裳《榆下說書·諸葛的錦囊》) 那麥思敦更覺氣色傲然,或飲或食,忽踴忽歌,大有“此間樂不思蜀”之意。(魯迅《月界旅行》第七回) [1] 樂不思蜀:成語資料.漢文學網 [引用日期2014-07-31] [2] 樂不思蜀:引證解釋.漢典 [引用日期2014-07-31] [3] 裴注三國志.國學導航 [引用日期2014-07-31] [4] 成語資料.讀書人 [5] 千年誤讀劉禪:“樂不思蜀”更勝“煮酒論英雄”.大公網 [引用日期201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