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直走馬薦諸葛”是《三國演義》中膾炙人口的情節,出自《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寫徐庶辭別劉備並最終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的故事。文字雖是短短數行,情節卻是一波三折,並且將人物的心理活動和性格特點刻畫得淋漓盡致。 徐庶,字元直,化名單福,輔佐劉備,擊退曹軍。曹操探知徐庶真實身份,又知他侍母至孝,因此將徐母騙至許昌,欲逼迫徐母作書與子,令徐庶棄劉降曹,徐母嚴詞拒絕。後曹操手下謀士程昱仿得徐母筆跡,偽造徐母書信與徐庶,令徐庶投奔曹操。徐庶接到書信,不辨真假。向劉備辭行,去曹營見母。送別之時,劉備對徐庶依依不捨,劉備送別之言中有四句話,有真有假,頗有深意;徐庶回答了四次,卻難會劉備之意。 臨行,劉備舉杯對徐庶說:“備分淺緣薄,不能與先生相聚。望先生善事新主,以成功名。”這是劉備對徐庶說的第一句話。這不是劉備的真心話,而恰恰道出了他最為擔心的事情――徐庶到曹營後,輔佐曹操,與他為敵。劉備所言與所思正好相反,可以看出,劉備是透過這一句話來試探徐庶,想摸清徐庶到曹營之後的人生規劃,以確定將來的徐庶是敵是友。對於劉備此語,徐庶基本聽出了他的話外之意。徐庶首先向劉備解釋此次半途而別,實為老母的緣故,亦是不得已而為之。然後向劉備發誓:“縱使曹操相逼,庶亦終身不設一謀。”徐庶是重信義之人,到曹營後果真沒有違背誓言,沒有為曹操出謀劃策。 劉備聽了徐庶的誓言,方才稍稍放心。但仍有一事,他始終念念不忘。劉備言:“先生此去,劉備亦將遠遁山林矣。”這是他對徐庶說的第二句話,也不是他的真心話。劉備胸有大志,此前經歷破黃巾、戰呂布、投袁紹、拒曹操、依劉表、避蔡瑁等諸多戰事紛爭,委曲求全,皆未能使其喪失大志,徐庶半途而別不可能令其悲觀至此,況襲擊樊城,新勝曹軍,其志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更強。劉備此言,意在請徐庶為他出謀劃策,在實力弱小、新失軍師的不利情況下,如何自立門戶,北抗曹操,東拒東吳,成就王霸之業。但是徐庶卻沒有完全領悟劉備的意思,他可能認為劉備果真因他的離去而灰心喪氣,所以首先解釋自己方寸已亂,即使留在新野,對劉備的事業也毫無裨益。接著對劉備言道:“使君宜別求高賢輔佐,共圖大業,何便灰心如此?”徐庶建議劉備另求高明,共圖王霸之業。 這句話也許正是劉備所期待的,所以劉備的第三句話緊接徐庶的答語:“天下高賢,無有出先生右者。”與前兩句話一樣,這句話也不是劉備的真心話。表面上似是對徐庶的恭維,實際上是想引導徐庶說出關於伏龍鳳雛的訊息。劉備自從結識水鏡先生司馬徽之後,就知道了伏龍鳳雛的名號。水鏡先生“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的論斷,讓劉備對伏龍鳳雛嚮往不已。徐庶是水鏡先生的好友,必知伏龍鳳雛的事情。按照劉備的思維邏輯,徐庶接下去應說:“天下高賢,伏龍鳳雛,出我右者。”然後順理成章地向劉備介紹伏龍鳳雛。可是,劉備想錯了,此時的徐庶心繫老母,方寸已亂,沒有領悟到劉備話中的深意。徐庶答曰:“某樗櫟庸材,何敢當此重譽。”徐庶將劉備的話當做了對他的純粹讚譽,因此自謙,絲毫沒有想到伏龍鳳雛之事。 徐庶一時沒有領悟,劉備也不好明說,於是文中寫道“玄德不忍相離,送了一程,又送一程”。此處看似平淡之筆,實是大有深意。劉備一直在等待徐庶告知他伏龍鳳雛之事,所以不想立即離開。之後,徐庶終究告辭匆匆而去,劉備凝淚而望,卻被一片樹林阻斷,劉備欲盡伐此處樹林。此時卻見徐庶拍馬而回。玄德曰:“元直復回,莫非無去意乎?”此處不僅劉備,讀者至此亦異常驚喜。原來,徐庶並非沒有去意,而是終於悟出了劉備的話外之意。然後,徐庶向劉備推薦了一位“奇士”。此時,劉備又說了一句話,亦頗有深意:“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這是劉備說的第四句話,是他的真心話。劉備認為必須要找一個比徐庶更為高明的賢能之人,才有可能消除後顧之憂,此時,他仍在擔心將來徐庶可能為曹操效力。真是那樣的話,他會有更為高明的人應對徐庶。直到徐庶評價這位“奇士”:“以某比之,譬猶駑馬並麒麟,寒鴉配鸞鳳耳。”劉備才欣然打聽此人姓名。徐庶向劉備推薦了人稱伏龍的諸葛亮。 “元直走馬薦諸葛”這段情節,文字簡練,語言生動,含義深刻,將人物的心理描寫得惟妙惟肖。劉備志向遠大,求賢若渴,說話極有分寸,城府頗深。徐庶本聰明穎悟,但因掛念老母,心緒如麻,對劉備的話語沒有完全領悟。他走後,水鏡先生偶來劉備軍中拜訪他,知他已奔赴曹營,水鏡先生斷言:“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因徐母高義,見兒子棄明投暗,必羞見其子。後徐母果然自縊而亡。據徐庶的聰明才智,應該也能預料到這種結果,但是他卻沒有,這些都說明徐庶當時心緒散亂,難比平常的才智。他確實是至孝之人。此段的情節簡單,但是作者卻寫得曲折入勝,如徐庶初別劉備,忘卻伏龍鳳雛之事,令讀者不禁為劉備感到惋惜。而徐庶又返回,讓讀者為劉備頓生欣喜之情。後徐庶終決然離去,但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讀者又為劉備稍感安慰。“元直走馬薦諸葛”片段體現了作者高超的藝術天賦。
“元直走馬薦諸葛”是《三國演義》中膾炙人口的情節,出自《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寫徐庶辭別劉備並最終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的故事。文字雖是短短數行,情節卻是一波三折,並且將人物的心理活動和性格特點刻畫得淋漓盡致。 徐庶,字元直,化名單福,輔佐劉備,擊退曹軍。曹操探知徐庶真實身份,又知他侍母至孝,因此將徐母騙至許昌,欲逼迫徐母作書與子,令徐庶棄劉降曹,徐母嚴詞拒絕。後曹操手下謀士程昱仿得徐母筆跡,偽造徐母書信與徐庶,令徐庶投奔曹操。徐庶接到書信,不辨真假。向劉備辭行,去曹營見母。送別之時,劉備對徐庶依依不捨,劉備送別之言中有四句話,有真有假,頗有深意;徐庶回答了四次,卻難會劉備之意。 臨行,劉備舉杯對徐庶說:“備分淺緣薄,不能與先生相聚。望先生善事新主,以成功名。”這是劉備對徐庶說的第一句話。這不是劉備的真心話,而恰恰道出了他最為擔心的事情――徐庶到曹營後,輔佐曹操,與他為敵。劉備所言與所思正好相反,可以看出,劉備是透過這一句話來試探徐庶,想摸清徐庶到曹營之後的人生規劃,以確定將來的徐庶是敵是友。對於劉備此語,徐庶基本聽出了他的話外之意。徐庶首先向劉備解釋此次半途而別,實為老母的緣故,亦是不得已而為之。然後向劉備發誓:“縱使曹操相逼,庶亦終身不設一謀。”徐庶是重信義之人,到曹營後果真沒有違背誓言,沒有為曹操出謀劃策。 劉備聽了徐庶的誓言,方才稍稍放心。但仍有一事,他始終念念不忘。劉備言:“先生此去,劉備亦將遠遁山林矣。”這是他對徐庶說的第二句話,也不是他的真心話。劉備胸有大志,此前經歷破黃巾、戰呂布、投袁紹、拒曹操、依劉表、避蔡瑁等諸多戰事紛爭,委曲求全,皆未能使其喪失大志,徐庶半途而別不可能令其悲觀至此,況襲擊樊城,新勝曹軍,其志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更強。劉備此言,意在請徐庶為他出謀劃策,在實力弱小、新失軍師的不利情況下,如何自立門戶,北抗曹操,東拒東吳,成就王霸之業。但是徐庶卻沒有完全領悟劉備的意思,他可能認為劉備果真因他的離去而灰心喪氣,所以首先解釋自己方寸已亂,即使留在新野,對劉備的事業也毫無裨益。接著對劉備言道:“使君宜別求高賢輔佐,共圖大業,何便灰心如此?”徐庶建議劉備另求高明,共圖王霸之業。 這句話也許正是劉備所期待的,所以劉備的第三句話緊接徐庶的答語:“天下高賢,無有出先生右者。”與前兩句話一樣,這句話也不是劉備的真心話。表面上似是對徐庶的恭維,實際上是想引導徐庶說出關於伏龍鳳雛的訊息。劉備自從結識水鏡先生司馬徽之後,就知道了伏龍鳳雛的名號。水鏡先生“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的論斷,讓劉備對伏龍鳳雛嚮往不已。徐庶是水鏡先生的好友,必知伏龍鳳雛的事情。按照劉備的思維邏輯,徐庶接下去應說:“天下高賢,伏龍鳳雛,出我右者。”然後順理成章地向劉備介紹伏龍鳳雛。可是,劉備想錯了,此時的徐庶心繫老母,方寸已亂,沒有領悟到劉備話中的深意。徐庶答曰:“某樗櫟庸材,何敢當此重譽。”徐庶將劉備的話當做了對他的純粹讚譽,因此自謙,絲毫沒有想到伏龍鳳雛之事。 徐庶一時沒有領悟,劉備也不好明說,於是文中寫道“玄德不忍相離,送了一程,又送一程”。此處看似平淡之筆,實是大有深意。劉備一直在等待徐庶告知他伏龍鳳雛之事,所以不想立即離開。之後,徐庶終究告辭匆匆而去,劉備凝淚而望,卻被一片樹林阻斷,劉備欲盡伐此處樹林。此時卻見徐庶拍馬而回。玄德曰:“元直復回,莫非無去意乎?”此處不僅劉備,讀者至此亦異常驚喜。原來,徐庶並非沒有去意,而是終於悟出了劉備的話外之意。然後,徐庶向劉備推薦了一位“奇士”。此時,劉備又說了一句話,亦頗有深意:“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這是劉備說的第四句話,是他的真心話。劉備認為必須要找一個比徐庶更為高明的賢能之人,才有可能消除後顧之憂,此時,他仍在擔心將來徐庶可能為曹操效力。真是那樣的話,他會有更為高明的人應對徐庶。直到徐庶評價這位“奇士”:“以某比之,譬猶駑馬並麒麟,寒鴉配鸞鳳耳。”劉備才欣然打聽此人姓名。徐庶向劉備推薦了人稱伏龍的諸葛亮。 “元直走馬薦諸葛”這段情節,文字簡練,語言生動,含義深刻,將人物的心理描寫得惟妙惟肖。劉備志向遠大,求賢若渴,說話極有分寸,城府頗深。徐庶本聰明穎悟,但因掛念老母,心緒如麻,對劉備的話語沒有完全領悟。他走後,水鏡先生偶來劉備軍中拜訪他,知他已奔赴曹營,水鏡先生斷言:“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因徐母高義,見兒子棄明投暗,必羞見其子。後徐母果然自縊而亡。據徐庶的聰明才智,應該也能預料到這種結果,但是他卻沒有,這些都說明徐庶當時心緒散亂,難比平常的才智。他確實是至孝之人。此段的情節簡單,但是作者卻寫得曲折入勝,如徐庶初別劉備,忘卻伏龍鳳雛之事,令讀者不禁為劉備感到惋惜。而徐庶又返回,讓讀者為劉備頓生欣喜之情。後徐庶終決然離去,但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讀者又為劉備稍感安慰。“元直走馬薦諸葛”片段體現了作者高超的藝術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