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電視臺做了一個節目,測量沖水溫度對蜂蜜的影響。他們用不同溫度的水去衝蜂蜜,然後測量蜂蜜的“酶值”,發現高溫的水會讓酶值大大降低,最後得出結論“衝蜂蜜不能用65度以上的水,否則會降低營養價值”。節目還採訪了“專家”,“專家”宣稱:蜂蜜中主要的營養物質就是酶,如果用開水衝調,酶會失去活性,於是就失去了“營養價值”。
有專家的“科學解釋”,有專業機構的檢測資料,結論還符合蜂蜜愛好者的預期,毫不意外得到了廣泛傳播。然而,這完全是一個混淆視聽的“科學謠言”。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糖水和水,微量成分中有一些酶。這些酶為什麼存在於蜂蜜中還不完全清楚,但它們的生物學功能是很明確的。蜂蜜中主要的酶有五種:澱粉酶、蔗糖酶、葡萄糖氧化酶、過氧化氫酶和酸性磷酸脂酶。澱粉酶的作用是把澱粉切成小分子,蔗糖酶把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氧化酶把葡萄糖轉化成葡萄糖酸和過氧化氫,過氧化氫酶把過氧化氫分解成水和氧氣,而酸性磷酸酯酶把磷酸酯進行水解。不管這些酶是否被加熱失去活性,吃到肚子裡都要經過胃酸和蛋白酶的攻擊,保留活性的難度並不比被開水燙來得低。而且,即使有一部分能夠經歷重重考驗到達消化道,也無法被吸收進入血液,也就無法實現生理功能——“營養價值”或者“保健功能”,也都只是想象。
那麼,如果它們中有一些“幸運兒”達到了腸胃還保持著催化活性,是不是就能“幫助消化”從而具有“營養價值”了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首先,澱粉酶和蔗糖酶是人體會正常分泌的,來自於蜂蜜的那點含量對於人體產生的無異於滄海一粟。葡萄糖氧化酶產生過氧化氫,對人體甚至有害無益。而且,過氧化氫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所催化的反應,都不是正常消化所需要的,也就更談不上“幫助消化”。
蜂蜜行業的確曾經把“酶值”作為一個蜂蜜品質的指標。這個檢測的理論基礎,是蜂蜜中含有一定量的澱粉酶,而糖中不含。如果有人透過摻入糖的方式來造假,蜂蜜的酶值就會變低。此外,如果對蜂蜜進行了加熱處理,或者長時間儲存,酶值也會下降。所以,這個指標的設立是透過澱粉酶活性的值,來判斷蜂蜜是否存在摻假或者經過了加熱處理。也就是說,澱粉酶只是一個用來推測蜂蜜“歷史清白”的指標,它本身並不具有什麼營養價值。用開水把它降低,或者用冷水讓它保留,都沒有營養上的意義。
雖然這個指標曾經很常用,但在現實使用中,用它來判斷蜂蜜品質並不靠譜。作為一個評判指標,需要指標高低和品質之間有明確的關係——比如酶值,理想是“酶值高,表明蜂蜜好;酶值低,則蜂蜜不好”。但是,蜂蜜中的澱粉酶含量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有的蜂蜜天然酶值就高,而有的天然就低——用這個指標來判定優劣,那些天然酶值低的“好蜂蜜”就無辜中槍了。更重要的是,澱粉酶並不難獲得,在摻糖造假的時候也完全可以加一點進去,想要多高的酶值都可以得到。
除了主要成分糖和水,蜂蜜中還有一些微量成分,蜂蜜愛好者們相信這些“微量成分”具有特別的功效。科學界和蜂蜜產業都對這些“微量成分”和傳說中的各種功效很感興趣,各種各樣的研究也極大豐富。然而,迄今為止,只有抗菌作用能夠得到科學證據支援。蜂蜜是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在適當的條件下,前面提到的葡萄糖氧化酶能把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並釋放出過氧化氫。過氧化氫俗稱雙氧水,是常用的殺菌劑。蜂蜜中還含有過氧化氫酶,其作用卻是把過氧化氫分解成水和氧氣。一個要產生過氧化氫,一個要分解過氧化氫——在這對冤家的矛盾統一中,不同的蜂蜜也就有了不同的抗菌能力。此外,蜂蜜中還可能含有一些其他的抗菌成分,比如紐西蘭的麥盧卡蜂蜜,就定義了一個“麥盧卡活性因子”(UMF)。它的化學成分是甲基乙二醛,本身也是一種常見的化學試劑。過氧化氫和甲基乙二醛等抗菌成分的存在,使得蜂蜜在外用塗抹的時候有一定的抗菌效果。其實過氧化氫和甲基乙二醛都不是麥盧卡特有的,只是很多蜂蜜的研究都用它來做試驗而已。麥盧卡蜂蜜又它定義成了自己的標準,更是成功的營銷策略。
除了外用時的抗菌功效,蜂蜜廠家和愛好者們津津樂道的其他“功效”都“沒有被證實”——就像有人說樹林裡有兔子,一撥又一撥的人去找過,但都無功而返。我們依然只能說“沒有兔子存在的證據”,至於“到底有沒有兔子”,人們還是透過“信”或者“不信”去解決。
科學家們花費了那麼多精力去驗證蜂蜜的種種“功效”,卻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人們當然可以繼續認為“找過了沒有找到,不代表不存在”——就跟找不到上帝,不代表上帝不存在一樣。但是,無論有沒有這些傳說中的“功效”,蜂蜜中占主導地位的還是糖——它對健康的影響,跟我們深惡痛絕的“垃圾飲料”中的糖,是一樣的。
所以,如果把糖當作我們的飲食中需要限制攝入的成分,那麼,蜂蜜的營養——不管是用熱水衝調還是冷水衝調——都是零,或者,是負的。
有電視臺做了一個節目,測量沖水溫度對蜂蜜的影響。他們用不同溫度的水去衝蜂蜜,然後測量蜂蜜的“酶值”,發現高溫的水會讓酶值大大降低,最後得出結論“衝蜂蜜不能用65度以上的水,否則會降低營養價值”。節目還採訪了“專家”,“專家”宣稱:蜂蜜中主要的營養物質就是酶,如果用開水衝調,酶會失去活性,於是就失去了“營養價值”。
有專家的“科學解釋”,有專業機構的檢測資料,結論還符合蜂蜜愛好者的預期,毫不意外得到了廣泛傳播。然而,這完全是一個混淆視聽的“科學謠言”。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糖水和水,微量成分中有一些酶。這些酶為什麼存在於蜂蜜中還不完全清楚,但它們的生物學功能是很明確的。蜂蜜中主要的酶有五種:澱粉酶、蔗糖酶、葡萄糖氧化酶、過氧化氫酶和酸性磷酸脂酶。澱粉酶的作用是把澱粉切成小分子,蔗糖酶把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氧化酶把葡萄糖轉化成葡萄糖酸和過氧化氫,過氧化氫酶把過氧化氫分解成水和氧氣,而酸性磷酸酯酶把磷酸酯進行水解。不管這些酶是否被加熱失去活性,吃到肚子裡都要經過胃酸和蛋白酶的攻擊,保留活性的難度並不比被開水燙來得低。而且,即使有一部分能夠經歷重重考驗到達消化道,也無法被吸收進入血液,也就無法實現生理功能——“營養價值”或者“保健功能”,也都只是想象。
那麼,如果它們中有一些“幸運兒”達到了腸胃還保持著催化活性,是不是就能“幫助消化”從而具有“營養價值”了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首先,澱粉酶和蔗糖酶是人體會正常分泌的,來自於蜂蜜的那點含量對於人體產生的無異於滄海一粟。葡萄糖氧化酶產生過氧化氫,對人體甚至有害無益。而且,過氧化氫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所催化的反應,都不是正常消化所需要的,也就更談不上“幫助消化”。
蜂蜜行業的確曾經把“酶值”作為一個蜂蜜品質的指標。這個檢測的理論基礎,是蜂蜜中含有一定量的澱粉酶,而糖中不含。如果有人透過摻入糖的方式來造假,蜂蜜的酶值就會變低。此外,如果對蜂蜜進行了加熱處理,或者長時間儲存,酶值也會下降。所以,這個指標的設立是透過澱粉酶活性的值,來判斷蜂蜜是否存在摻假或者經過了加熱處理。也就是說,澱粉酶只是一個用來推測蜂蜜“歷史清白”的指標,它本身並不具有什麼營養價值。用開水把它降低,或者用冷水讓它保留,都沒有營養上的意義。
雖然這個指標曾經很常用,但在現實使用中,用它來判斷蜂蜜品質並不靠譜。作為一個評判指標,需要指標高低和品質之間有明確的關係——比如酶值,理想是“酶值高,表明蜂蜜好;酶值低,則蜂蜜不好”。但是,蜂蜜中的澱粉酶含量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有的蜂蜜天然酶值就高,而有的天然就低——用這個指標來判定優劣,那些天然酶值低的“好蜂蜜”就無辜中槍了。更重要的是,澱粉酶並不難獲得,在摻糖造假的時候也完全可以加一點進去,想要多高的酶值都可以得到。
除了主要成分糖和水,蜂蜜中還有一些微量成分,蜂蜜愛好者們相信這些“微量成分”具有特別的功效。科學界和蜂蜜產業都對這些“微量成分”和傳說中的各種功效很感興趣,各種各樣的研究也極大豐富。然而,迄今為止,只有抗菌作用能夠得到科學證據支援。蜂蜜是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在適當的條件下,前面提到的葡萄糖氧化酶能把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並釋放出過氧化氫。過氧化氫俗稱雙氧水,是常用的殺菌劑。蜂蜜中還含有過氧化氫酶,其作用卻是把過氧化氫分解成水和氧氣。一個要產生過氧化氫,一個要分解過氧化氫——在這對冤家的矛盾統一中,不同的蜂蜜也就有了不同的抗菌能力。此外,蜂蜜中還可能含有一些其他的抗菌成分,比如紐西蘭的麥盧卡蜂蜜,就定義了一個“麥盧卡活性因子”(UMF)。它的化學成分是甲基乙二醛,本身也是一種常見的化學試劑。過氧化氫和甲基乙二醛等抗菌成分的存在,使得蜂蜜在外用塗抹的時候有一定的抗菌效果。其實過氧化氫和甲基乙二醛都不是麥盧卡特有的,只是很多蜂蜜的研究都用它來做試驗而已。麥盧卡蜂蜜又它定義成了自己的標準,更是成功的營銷策略。
除了外用時的抗菌功效,蜂蜜廠家和愛好者們津津樂道的其他“功效”都“沒有被證實”——就像有人說樹林裡有兔子,一撥又一撥的人去找過,但都無功而返。我們依然只能說“沒有兔子存在的證據”,至於“到底有沒有兔子”,人們還是透過“信”或者“不信”去解決。
科學家們花費了那麼多精力去驗證蜂蜜的種種“功效”,卻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人們當然可以繼續認為“找過了沒有找到,不代表不存在”——就跟找不到上帝,不代表上帝不存在一樣。但是,無論有沒有這些傳說中的“功效”,蜂蜜中占主導地位的還是糖——它對健康的影響,跟我們深惡痛絕的“垃圾飲料”中的糖,是一樣的。
所以,如果把糖當作我們的飲食中需要限制攝入的成分,那麼,蜂蜜的營養——不管是用熱水衝調還是冷水衝調——都是零,或者,是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