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牧童
呂岩字:【洞賓】
草鋪橫野①六七里,笛弄②晚風三四聲。
註釋
譯文
綠草如茵,廣闊的原野,一望無垠。笛聲在晚風中斷斷續續的傳來,悠揚悅耳。牧童吃飽了飯回來時,已是黃昏之後了,他連蓑衣也不脫,就躺在草地上望著明月休息了。
2、
清平樂·村居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賞析】
??上闋頭兩句,寫這個五口之家,住在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裡,緊靠著房屋有一條流水潺潺、清澈見底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在這裡,作者只用了淡淡的兩筆,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組成的清新秀麗的環境勾畫出來了不難看出,這兩句在全首詞中,還兼有點明環境和地點的使命。
??三四兩句,描寫了一對滿頭白髮的翁媼,親熱地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聊天的悠閒自得的畫面,這幾句儘管寫得很平淡,但是,它卻把一對白髮翁媼,乘著酒意,彼此“媚好”,親密無間,那種和協、溫暖、愜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現出來了。這就是無奇之中的奇妙之筆。當然,這裡並不僅僅是限於這對翁媼的生活,它概括了農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樂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義。
??下闋四句,採用白描手法,直書其事,和盤托出三個兒子的不同形象。大兒子是家中的主要勞力,擔負著溪東豆地裡鋤草的重擔。二兒子年紀尚小,只能做佔鋪助勞動,所以在家裡編織雞籠。三兒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調皮玩耍,看他躺臥在溪邊剝蓮蓬吃的神態,即可知曉。
??這幾句雖然極為通俗易懂,但卻刻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描繪出耐人尋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兒無拘無束地剝蓮蓬吃的那種天真活潑的神情狀貌,饒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謂是神來之筆,古今一絕!“臥”字的用得極妙它把小兒天真、活潑、頑皮的勁兒,和盤托出,躍然紙上。所謂一字千金,即是說使用一字,恰到好處,就能給全句或全詞增輝。這裡的“臥”字正是如此。
3
小兒垂釣胡令能
側坐莓④苔⑤草映身。
路人借問⑥遙招手,
【譯文】一個蓬頭小孩學著大人釣魚,側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叢中。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連忙遠遠地招了招手,害怕驚動了魚不敢大聲答話
4、
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疏疏一徑深,枝頭花落末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解釋:小路上有個籬笆,樹上的花開得並不旺盛。孩子們快跑著追蝴蝶,可它飛到菜花中讓孩子們無處可尋找。
5、
唐代的崔道融。《溪居即事》
籬外誰家不繫船,春風吹入釣魚灣。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
《溪居即事》這首小詩描繪了春日漁村溪邊的趣事。籬外不知誰家的小船,忘了繫纜繩,被悠悠的春風吹進了釣魚灣。正在水邊垂釣的小童,不知實情,誤以為有客相訪,便急忙放下手中魚竿,慌忙跑向家門報信,想開啟柴門相迎,忙亂中卻把門關上了。詩人把小童的一系列動作寫入詩中,顯得平易自然,卻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繪出了鄉村兒童好客的天性。
6、
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宋代詩人范成大在田園組詩《四時田園雜興》中有一首這麼寫道:“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這裡描寫的是夏天農村緊張勞動時的情景。“村莊兒女”是指成年農民,“童孫”是兒童。農村的兒童雖還不會耕田織布,但看到大人除草搓麻線,便也在桑枝底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起瓜來。
7
所見——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越。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8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註釋]:
艇:船。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一道:一路。
撐:撐船,用篙使船前進。
小娃:小孩兒。
浮萍:水生植物,橢圓形葉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鬚根,夏季開白花。
開:分開。
希望滿意~
1、
牧童
呂岩字:【洞賓】
草鋪橫野①六七里,笛弄②晚風三四聲。
註釋
譯文
綠草如茵,廣闊的原野,一望無垠。笛聲在晚風中斷斷續續的傳來,悠揚悅耳。牧童吃飽了飯回來時,已是黃昏之後了,他連蓑衣也不脫,就躺在草地上望著明月休息了。
2、
清平樂·村居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賞析】
??上闋頭兩句,寫這個五口之家,住在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裡,緊靠著房屋有一條流水潺潺、清澈見底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在這裡,作者只用了淡淡的兩筆,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組成的清新秀麗的環境勾畫出來了不難看出,這兩句在全首詞中,還兼有點明環境和地點的使命。
??三四兩句,描寫了一對滿頭白髮的翁媼,親熱地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聊天的悠閒自得的畫面,這幾句儘管寫得很平淡,但是,它卻把一對白髮翁媼,乘著酒意,彼此“媚好”,親密無間,那種和協、溫暖、愜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現出來了。這就是無奇之中的奇妙之筆。當然,這裡並不僅僅是限於這對翁媼的生活,它概括了農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樂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義。
??下闋四句,採用白描手法,直書其事,和盤托出三個兒子的不同形象。大兒子是家中的主要勞力,擔負著溪東豆地裡鋤草的重擔。二兒子年紀尚小,只能做佔鋪助勞動,所以在家裡編織雞籠。三兒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調皮玩耍,看他躺臥在溪邊剝蓮蓬吃的神態,即可知曉。
??這幾句雖然極為通俗易懂,但卻刻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描繪出耐人尋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兒無拘無束地剝蓮蓬吃的那種天真活潑的神情狀貌,饒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謂是神來之筆,古今一絕!“臥”字的用得極妙它把小兒天真、活潑、頑皮的勁兒,和盤托出,躍然紙上。所謂一字千金,即是說使用一字,恰到好處,就能給全句或全詞增輝。這裡的“臥”字正是如此。
3
小兒垂釣胡令能
側坐莓④苔⑤草映身。
路人借問⑥遙招手,
【譯文】一個蓬頭小孩學著大人釣魚,側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叢中。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連忙遠遠地招了招手,害怕驚動了魚不敢大聲答話
4、
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疏疏一徑深,枝頭花落末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解釋:小路上有個籬笆,樹上的花開得並不旺盛。孩子們快跑著追蝴蝶,可它飛到菜花中讓孩子們無處可尋找。
5、
唐代的崔道融。《溪居即事》
籬外誰家不繫船,春風吹入釣魚灣。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
《溪居即事》這首小詩描繪了春日漁村溪邊的趣事。籬外不知誰家的小船,忘了繫纜繩,被悠悠的春風吹進了釣魚灣。正在水邊垂釣的小童,不知實情,誤以為有客相訪,便急忙放下手中魚竿,慌忙跑向家門報信,想開啟柴門相迎,忙亂中卻把門關上了。詩人把小童的一系列動作寫入詩中,顯得平易自然,卻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繪出了鄉村兒童好客的天性。
6、
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宋代詩人范成大在田園組詩《四時田園雜興》中有一首這麼寫道:“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這裡描寫的是夏天農村緊張勞動時的情景。“村莊兒女”是指成年農民,“童孫”是兒童。農村的兒童雖還不會耕田織布,但看到大人除草搓麻線,便也在桑枝底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起瓜來。
7
所見——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越。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8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註釋]:
艇:船。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一道:一路。
撐:撐船,用篙使船前進。
小娃:小孩兒。
浮萍:水生植物,橢圓形葉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鬚根,夏季開白花。
開:分開。
希望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