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軍隊中,元帥和大將的數量非常少,屬於最高領導層。中將的數量不多不少,至於少將,則出現了少將多如狗的情況。中將的地位和權力雖然不如大將,但也屬於高階將領。那麼,在日本軍隊中,中將軍銜最高能夠擔任什麼官職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日本軍隊的軍銜。日本軍隊的軍銜非常特別,日本軍隊的軍銜分為:大元帥、元帥、大將、中將、少將、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等等。其中,日本天皇為大元帥,全國只有一個。元帥屬於榮譽頭銜,主要授予那些資歷高深、貢獻巨大的大將們。由於元帥們的年齡都比較大,因此不負責實際事務,僅僅是一種榮譽而已。至於日本的陸軍大臣、海軍大臣、聯合艦隊司令、總參謀長等高官,基本上都是大將軍銜。
請注意,日本軍隊的軍銜中,沒有上將、上佐和上尉。這是因為在日語中,大和上的發音很接近,為了避免混淆,只出現大將、大佐和大尉。佐官也是日本特有的官職,在古代歷史上,日本出現了佐領這個職務。明治維新的過程中,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餘,日本的佐官相當於其他國家的校官。例如,日本軍隊的大佐,相當於其他參戰國的上校,大家是一個等級。
在抗戰爆發之前,在日本軍隊中,編制分別是: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等等。日本軍隊大本營直接管理各個師團,當時,日本軍隊總計擁有17個常備師團。按照當時的傳統,大本營的當家人們,基本上都是大將軍銜。各個師團的師團長都是中將軍銜,畢竟這些師團都是精銳力量。日本軍隊的常備師團後來被稱為甲級師團,一個師團下轄了8個聯隊,4個步兵聯隊和獨立的騎兵、炮兵、工兵、運輸聯隊,總兵力達到了27000人到30000人之間。
從兵力來說,遠遠超過其他參戰國的標準師。即使是美國軍隊的主力師,也只有15000多人。兩個步兵聯隊,組成了一個步兵旅團。旅團長的軍銜為少將,聯隊長的軍銜則是大佐。但是在抗戰爆發以後,由於戰爭局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依靠17個常備師團根本無法滿足戰爭的需要。日本開始大量徵召新兵,組成了一系列的新師團。這些新師團明顯不如常備師團,這些師團長的軍銜基本上都是少將。
由於戰爭規模不斷擴大,依靠一兩個師團,根本無法完成戰役部署。經常出現好幾個師團聯合作戰的情況,在這個時候,如何指揮是一個大問題。幾個師團長的軍銜基本上一樣,職務也都是師團長,誰指揮誰呢?為了完成管理和調動工作,日本大本營前後設立了軍、方面軍和派遣軍。一個軍下轄好幾個師團,例如第11軍下轄了7個師團。
每個軍的司令官,基本上都是那些資歷非常深的中將。在影視劇《亮劍》中,日本第1軍駐紮在山西地區。當時,第1軍司令官筱冢義男的軍銜就是中將。其他幾個軍的司令官,軍銜基本上都是中將。一個軍下轄的師團數量不同,戰鬥力也不同。由於戰爭規模太大,即使一個軍也無法應對局面。因此,軍出現以後,又出現了方面軍。一個方面軍管理兩三個軍,負責協調整個區域的各個部隊。方面軍的司令官,可以是大將軍銜,也可以是資歷高深的中將。因為,確實出現了中將擔任方面軍司令的先例。
在日本軍隊中,出現了中將擔任方面軍司令、中將擔任軍司令、中將擔任師團長的情況。雖然,大家的軍銜都是中將,但是在職務上差距明顯。例如主力師團的師團長,雖然是中將軍銜。但是不能不服從軍司令官的命令,至於見到方面軍司令官,更是需要畢恭畢敬。比較,對方比自己的職位高兩級,屬於頂頭上司之一。由此可見,日本軍隊的中將軍銜,最高可以擔任方面軍司令官。
在日本海軍中,聯合艦隊的司令,軍銜肯定是大將。但是,聯合艦隊分為了第一艦隊、第二艦隊等幾個分艦隊,這些分艦隊的司令官就是中將軍銜。在二戰的末期,日本軍隊中的少將們越來越多,因此出現了少將多如狗的說法。但是,中將的含金量還是比較高的。雖然不如大將,最少比少將高了很多。在日本軍隊的大本營中,大部分將領都是大將,不過也有幾位中將,基本上都是副職。與日本軍隊不同,其他參戰國的中將並不算高。
在抗戰時期,中國西南、西北地區的軍閥部隊中。師長基本上就是中將。因為僅僅是上將,就分成了三個等級。在這樣的情況下,出現了軍銜普遍偏高的情況。在蘇聯軍隊中,由於採用了大元帥、元帥、主帥、大將、上將、中將等軍銜。中將軍銜在蘇聯軍隊中,等級和權力並不是太高。在美國軍隊中,由於准將就是一顆星。因此,中將其實是三顆星。
所以說,雖然大將的軍銜可能都是中將,但是中將的等級並不一樣。從日本軍隊建立到二戰投降,日本軍隊總計出現了200餘位大將、1200多位中將。按照日本投降之前700餘萬的軍隊計算,日本軍隊的中將還是比較值錢的。二戰以後,日本建立了自衛隊,自衛隊的軍銜更特殊,採用了將一、將二、將補,其實類似於上將、中將和少將。
在日本軍隊中,元帥和大將的數量非常少,屬於最高領導層。中將的數量不多不少,至於少將,則出現了少將多如狗的情況。中將的地位和權力雖然不如大將,但也屬於高階將領。那麼,在日本軍隊中,中將軍銜最高能夠擔任什麼官職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日本軍隊的軍銜。日本軍隊的軍銜非常特別,日本軍隊的軍銜分為:大元帥、元帥、大將、中將、少將、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等等。其中,日本天皇為大元帥,全國只有一個。元帥屬於榮譽頭銜,主要授予那些資歷高深、貢獻巨大的大將們。由於元帥們的年齡都比較大,因此不負責實際事務,僅僅是一種榮譽而已。至於日本的陸軍大臣、海軍大臣、聯合艦隊司令、總參謀長等高官,基本上都是大將軍銜。
請注意,日本軍隊的軍銜中,沒有上將、上佐和上尉。這是因為在日語中,大和上的發音很接近,為了避免混淆,只出現大將、大佐和大尉。佐官也是日本特有的官職,在古代歷史上,日本出現了佐領這個職務。明治維新的過程中,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餘,日本的佐官相當於其他國家的校官。例如,日本軍隊的大佐,相當於其他參戰國的上校,大家是一個等級。
在抗戰爆發之前,在日本軍隊中,編制分別是: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等等。日本軍隊大本營直接管理各個師團,當時,日本軍隊總計擁有17個常備師團。按照當時的傳統,大本營的當家人們,基本上都是大將軍銜。各個師團的師團長都是中將軍銜,畢竟這些師團都是精銳力量。日本軍隊的常備師團後來被稱為甲級師團,一個師團下轄了8個聯隊,4個步兵聯隊和獨立的騎兵、炮兵、工兵、運輸聯隊,總兵力達到了27000人到30000人之間。
從兵力來說,遠遠超過其他參戰國的標準師。即使是美國軍隊的主力師,也只有15000多人。兩個步兵聯隊,組成了一個步兵旅團。旅團長的軍銜為少將,聯隊長的軍銜則是大佐。但是在抗戰爆發以後,由於戰爭局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依靠17個常備師團根本無法滿足戰爭的需要。日本開始大量徵召新兵,組成了一系列的新師團。這些新師團明顯不如常備師團,這些師團長的軍銜基本上都是少將。
由於戰爭規模不斷擴大,依靠一兩個師團,根本無法完成戰役部署。經常出現好幾個師團聯合作戰的情況,在這個時候,如何指揮是一個大問題。幾個師團長的軍銜基本上一樣,職務也都是師團長,誰指揮誰呢?為了完成管理和調動工作,日本大本營前後設立了軍、方面軍和派遣軍。一個軍下轄好幾個師團,例如第11軍下轄了7個師團。
每個軍的司令官,基本上都是那些資歷非常深的中將。在影視劇《亮劍》中,日本第1軍駐紮在山西地區。當時,第1軍司令官筱冢義男的軍銜就是中將。其他幾個軍的司令官,軍銜基本上都是中將。一個軍下轄的師團數量不同,戰鬥力也不同。由於戰爭規模太大,即使一個軍也無法應對局面。因此,軍出現以後,又出現了方面軍。一個方面軍管理兩三個軍,負責協調整個區域的各個部隊。方面軍的司令官,可以是大將軍銜,也可以是資歷高深的中將。因為,確實出現了中將擔任方面軍司令的先例。
在日本軍隊中,出現了中將擔任方面軍司令、中將擔任軍司令、中將擔任師團長的情況。雖然,大家的軍銜都是中將,但是在職務上差距明顯。例如主力師團的師團長,雖然是中將軍銜。但是不能不服從軍司令官的命令,至於見到方面軍司令官,更是需要畢恭畢敬。比較,對方比自己的職位高兩級,屬於頂頭上司之一。由此可見,日本軍隊的中將軍銜,最高可以擔任方面軍司令官。
在日本海軍中,聯合艦隊的司令,軍銜肯定是大將。但是,聯合艦隊分為了第一艦隊、第二艦隊等幾個分艦隊,這些分艦隊的司令官就是中將軍銜。在二戰的末期,日本軍隊中的少將們越來越多,因此出現了少將多如狗的說法。但是,中將的含金量還是比較高的。雖然不如大將,最少比少將高了很多。在日本軍隊的大本營中,大部分將領都是大將,不過也有幾位中將,基本上都是副職。與日本軍隊不同,其他參戰國的中將並不算高。
在抗戰時期,中國西南、西北地區的軍閥部隊中。師長基本上就是中將。因為僅僅是上將,就分成了三個等級。在這樣的情況下,出現了軍銜普遍偏高的情況。在蘇聯軍隊中,由於採用了大元帥、元帥、主帥、大將、上將、中將等軍銜。中將軍銜在蘇聯軍隊中,等級和權力並不是太高。在美國軍隊中,由於准將就是一顆星。因此,中將其實是三顆星。
所以說,雖然大將的軍銜可能都是中將,但是中將的等級並不一樣。從日本軍隊建立到二戰投降,日本軍隊總計出現了200餘位大將、1200多位中將。按照日本投降之前700餘萬的軍隊計算,日本軍隊的中將還是比較值錢的。二戰以後,日本建立了自衛隊,自衛隊的軍銜更特殊,採用了將一、將二、將補,其實類似於上將、中將和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