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021水逆退散
-
2 # 大俠遊天下
這首詩有一種哲學的思辨力,從無限到有限,從而讓詩歌有種淡定從容的張力
一、“春、江、花、月、夜”景色中的宇宙意識
作者在詩歌一開始,便用空靈的筆墨,將“春、江、花、月、夜”的景色一一鋪展開來,在這幅水墨的畫卷中,作者集中體味的是在景色之後的宇宙無窮的意識,展現了作者對宇宙深邃的思考。
1.空間的無限給作者帶來的“自我渺小”之感
空間上來看,作者將春江花月夜的美感用一個“生”字點活,緊接著採用優美的語言,將眼前這些水繞汀州、月照花林的景色意義鋪敘開來,分別敘述了春、江、花、月、夜得優美動人,寫的人陶醉其間,心馳神往。這空間上的開闊與無限延伸,給了作者以無限的想象,同時也給了作者對比自我的渺小之感。
2.時間的不盡給作者帶來的“生命短暫”之感
時間上來看,在景物描寫基礎上作者提出了生命和宇宙永恆的話題:“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面對江天的浩瀚無際,作者從空間上的景物起興,感嘆時間上的永恆,面對著不盡的歷史,作者集中體會到了生命的短暫。
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些對比是有側重的,在空間無限與自我渺小的對比中,作者突出的強調是空間的無限,同樣在第二個比喻之中作者側重表達的是時間不盡之感,從中我們可以體味出作者深邃的宇宙意識。
二、“時空永恆”和“人生短暫”對比中的生命意識
時空無盡與人生短暫的對比,讓人興發感嘆,有人因此而奮發向上,建功立業,也有人會因此而沉落頹廢。張若虛無疑是屬於前者的。面對空間的無限,張若虛想到的是“萬物與我為一”的十足開闊的奮發精神。而面對時間的不盡,張若虛卻寫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這樣豁達的句子,的確,個人的生命短暫之於宇宙之永恆的相比,當然是短暫的。但是人類世世代代的存在,構成了人類生命的永恆,與明月共存天地之間,到了“物與我皆無盡也”的高度。“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一句,集中表現了作者積極向上,奮發的人生意識。給人以昂揚的生命的力量。
三、“遊子—思婦”相思之中的情感意識
緊接著上文,作者將著眼點從無限的宇宙,和人類作為生命的整體轉向到個體的人物描寫,從物我的對比,轉向了思婦遊子的相思,面對這樣美麗的景色,看著江水一去不返,作者想到的一是思婦感嘆生命的流逝,一是遊子客居的思鄉之情。
回覆列表
一、“春、江、花、月、夜”景色中的宇宙意識
作者在詩歌一開始,便用空靈的筆墨,將“春、江、花、月、夜”的景色一一鋪展開來,在這幅水墨的畫卷中,作者集中體味的是在景色之後的宇宙無窮的意識,展現了作者對宇宙深邃的思考。
1.空間的無限給作者帶來的“自我渺小”之感
空間上來看,作者將春江花月夜的美感用一個“生”字點活,緊接著採用優美的語言,將眼前這些水繞汀州、月照花林的景色意義鋪敘開來,分別敘述了春、江、花、月、夜得優美動人,寫的人陶醉其間,心馳神往。這空間上的開闊與無限延伸,給了作者以無限的想象,同時也給了作者對比自我的渺小之感。
2.時間的不盡給作者帶來的“生命短暫”之感
時間上來看,在景物描寫基礎上作者提出了生命和宇宙永恆的話題:“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面對江天的浩瀚無際,作者從空間上的景物起興,感嘆時間上的永恆,面對著不盡的歷史,作者集中體會到了生命的短暫。
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些對比是有側重的,在空間無限與自我渺小的對比中,作者突出的強調是空間的無限,同樣在第二個比喻之中作者側重表達的是時間不盡之感,從中我們可以體味出作者深邃的宇宙意識。
二、“時空永恆”和“人生短暫”對比中的生命意識
時空無盡與人生短暫的對比,讓人興發感嘆,有人因此而奮發向上,建功立業,也有人會因此而沉落頹廢。張若虛無疑是屬於前者的。面對空間的無限,張若虛想到的是“萬物與我為一”的十足開闊的奮發精神。而面對時間的不盡,張若虛卻寫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這樣豁達的句子,的確,個人的生命短暫之於宇宙之永恆的相比,當然是短暫的。但是人類世世代代的存在,構成了人類生命的永恆,與明月共存天地之間,到了“物與我皆無盡也”的高度。“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一句,集中表現了作者積極向上,奮發的人生意識。給人以昂揚的生命的力量。
三、“遊子—思婦”相思之中的情感意識
緊接著上文,作者將著眼點從無限的宇宙,和人類作為生命的整體轉向到個體的人物描寫,從物我的對比,轉向了思婦遊子的相思,面對這樣美麗的景色,看著江水一去不返,作者想到的一是思婦感嘆生命的流逝,一是遊子客居的思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