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你在幹嘛的呢
-
2 # 何以笙丶丶
大便出血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往往也容易被人們所忽視。大便出血的原因很多,其一為肛裂造成。肛裂是因大便欠缺纖維及水分,變的粗硬,在排便時更用力,用力過度經過在肛門內的血管組織,零肛門口撕裂,外痔組織也凸出來,造成出血,所以患者感到痛楚非常,其二就是痔瘡,支援便血,主要是內痔出血,多在排大便後手紙上有血跡,大便表面帶血,肛門滴鮮紅色血或噴血,血不與大便混合且常無疼痛。
-
3 # 熊貓醫學
大便出血,是許多人都會遇到的症狀。很多原因會導致便血,比如腸風、便秘、痔瘡等等,對於便血,現代醫學的治療一般是對症處理、修復黏膜等,而在中醫上,往往會根據症狀、病因辨別,而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所以就出現了許多的治療便血的方劑。
槐花散,記載於《本事方》中,用到了四味藥物:槐花、側柏葉、荊芥穗、炒黑枳殼。槐花散清腸止血、疏風下氣,主要治療腸風便血。腸風主要是因為風熱邪毒壅遏於腸胃血分,損傷血絡,血滲腸道所致。槐花苦寒歸大腸經,專門洩熱清腸、涼血止血。側柏葉可以幫助槐花涼血止血,荊芥穗在炒黑之後,可以疏大腸之風並且入血分而止血。炒枳殼可以下氣寬腸,使氣順而血不妄行。
使用槐花散的時候,用這四味藥研成細末,用清米湯調配於飯前空腹服用,米湯可以養脾胃生津,使涼血清腸而不傷害到脾胃。
總體來說,槐花散主要治療腸風髒毒下血,症狀為便前出血,或者便後出血,或者糞中帶血,以及痔瘡出血,血色鮮紅或晦暗。
黃土湯,《金匱要略》中記載的黃土湯是治療便血的一個經典方劑。用到了灶心黃土、阿膠、黃芩、乾地黃、白朮、附子、炮甘草七味中藥。灶心黃土溫中澀腸止血,附子、白朮溫陽健脾以攝血,生地黃、阿膠滋陰養血兼止血,黃芩苦寒防止附子、白朮溫燥太過而動血,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這些止血、健脾、滋陰的藥物組合在一起,主要治療因脾陽不足、中焦虛寒而失去統攝所致的先便後血的遠血證。
黑地黃丸,首載於《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使用的藥物包括有熟地黃、蒼朮、五味子、乾薑四味,用棗肉和而作丸。黑地黃丸治療便血久痔,脾胃虛弱證。脾胃虛寒,脾不統血,便血日久,會導致陰血耗傷,脾胃虛弱,生化無源。使用熟地黃滋陰補血,蒼朮燥溼健脾,乾薑溫中健脾。健脾加滋陰,使脾氣健運、統血有權,又生化有源,再佐以五味子益氣滋腎澀血,大棗補脾、滋陰血。
總體而言,黑地黃丸滋陰補血,燥溼溫中,治療脾不統血的便血久痔。
槐花散、黃土湯、黑地黃丸,三個方劑都可以治療便血的症狀,然而各自針對的證型、症狀又有所不同。可以看到,同一個症狀,病因、證型不同,其治療的藥物和原則也會有所不同。這也是中醫的一個理論特色——辨證論治。
回覆列表
便血是一種很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症狀,很多人不以為然。殊不知,便血的最大隱患是大腸癌的一種早期訊號,因此千萬不能對便血掉以輕心。但並不是大便帶血就是患了大腸癌,因為便血可見於其他很多消化道疾病,如痔瘡、肛裂、結腸息肉等。 大便帶血的四種解釋:成人最常見的是痔出血;兒童最常見的是息肉出血;老年人最常見的是大腸癌出血。 ◆ 痔--便血常見是鮮紅的,不與糞便相混而附於糞塊表面;也可表現為大便前後的滴血,嚴重的是噴射狀,多在大便秘結時發生。 預防痔瘡,應養成按時排大便的習慣,防止便秘。另外,提肛運動對於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防治痔瘡發展和脫肛均有效果。>>>>痔的防治 ◆ 肛裂--便血量較少,多數在便紙上發現;大便時可伴有肛門劇痛,以至患者不敢大便。 肛裂是肛管粘膜全層裂開,並形成急慢性潰瘍所致。預防肛裂的關鍵是解決便秘……>>>>預防肛裂有妙招 ◆ 息肉--便血大便時無不適感,糞質正常,血常附於糞塊表面。 ◆ 大腸癌--便血表現為持續性、慢性帶粘液血便,與糞便混在一起,便意頻頻,有時只解出一些血或粘液而無糞便。直腸癌約80%有便血,但是癌腫離肛門越遠,便血發生率就越低。 北京軍區總醫院消化科李世榮、盛劍秋兩位教授線上訪談:大腸癌早期診斷和治療,五年存活率100%? 大腸癌早期缺乏特異性表現,有的人只表現為排便習慣改變和程度不同的便血,因而常常被誤診為痔瘡等。所以,如果有持續的便血或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者,要作進一步的檢查,以排除是否大腸癌引起。 大便帶血原因如何檢查? 肛門指檢是最簡單的檢查方法,無論是痔、肛裂還、息肉是直腸癌,都可以透過這種方式檢查。據統計,有70%的直腸癌可透過這種檢查而被發現。 除此之外,X光鋇劑灌腸也可以發現各個節段的結腸癌腫;按腫瘤所在部位的不同還可選用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纖維結腸鏡作腫瘤組織的觀察,可鉗取少量腫瘤組織作病理切片檢查,可明確診斷病變性質,為治療提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