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河馬醫生
-
2 # 單純已過成熟未滿
拔牙前先要消炎,也就是你發炎了,不能拔,等到消炎不痛了才能拔。拔完後經常要用鹽水漱口,以防傷口發炎。
一般智齒髮炎痛的不行才會去拔的,去了之後醫院又不給拔消炎後才能拔,消炎後不痛了,又不想拔了,每個人都這樣
-
3 # 中藥師說健康
當牙齒患有齲病或者是反覆發作的牙周病,有可能就需要施行拔牙術。在拔牙前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
拔牙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患者的身體狀況應該是健康的,沒有任何不適症狀。在拔牙的前一天需要好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放鬆心情,消除思想顧慮,使身體在拔牙的時候能夠保持良好的狀態。拔牙前應該吃東西,因為空腹拔牙容易引起低血糖而暈厥。對醫生來說,應該讓患者有一定的術前思想準備,對患者要進行耐心細緻的解釋,以增強患者的信心,維持情緒上的平衡。應該向患者介紹病情、拔牙的必要性、拔牙時候的感覺、拔牙後的注意事項、估計有可能在拔牙中發生的情況,如斷根等,使患者有充足的思想準備和信心,很好的配合拔牙治療。
拔牙前醫生需要了解哪些情況拔牙術前醫生會詢問病史,例如患者過去有沒有拔牙經歷,有沒有系統性疾病,注意患者的全身情況,有沒有拔牙禁忌,必要時還需要做進一步檢查,如實驗室檢查和胸透等,對於阻生牙還需要拍片瞭解牙齒的位置和結構。
拔牙的禁忌症有哪些有以下這些情況的時候是不能進行拔牙手術的:
處於口腔急性期炎症的患者,需要控制炎症後才能進行手術;急性心梗患者不能進行拔牙手術;有血液系統疾病的患者不能進行拔牙;糖尿病患者需要先控制血糖在正常範圍之內;妊娠期的婦女拔牙容易引起流產和早產;急性傳染病患者不能拔牙,抵抗力低,容易引起感染。
拔牙前,切勿隱瞞病史
拔牙雖是小事,但是卻馬虎不得,因為生命開不了玩笑。所以拔牙前,如實告知醫生病史,而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健康狀況和病史決定是否進行拔牙手術或做好相應的準備:以下病史,在拔牙前須告知醫生:
月經期女性
女性在月經期原則上應當避免拔牙,因為月經期間牙槽可能發生代償性出血。所以月經期除非緊急,應延期拔牙。
孕婦
懷孕前三個月拔牙容易流產,後三個月易早產,故在懷孕第4、5、6三個月期間較為安全。對有習慣性流產或習慣性早產史的病人,在妊娠期間禁止拔牙。
高血壓
血壓過高的患者應先控制血壓後再考慮拔牙。
心臟病
心臟病患者如果6個月內發生過心肌梗塞;或最近才發作過心絞痛;或出現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不宜拔牙。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拔牙後易發生傷口感染,加重糖尿病。因此要先控制好糖尿病再進行拔牙,並在拔牙前後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血液病
血友病、血小板減少、白血病患者貿然拔牙會引起出血不止,甚至危及生命。
肝、腎疾病患者
對急性期肝炎或肝功能損害嚴重者應暫緩拔牙,因為此類肝病可以因凝血酶原及纖維蛋白缺乏,或肝臟無能力利用維生素K合成有關的凝血因子而導致術後出血不止,必須待疾病好轉後再考慮拔牙。
有嚴重腎功能損害者不能拔牙,以免引起腎功能衰竭。一般腎臟病較輕者,拔牙前應注射抗生素以防拔牙造成的暫時性菌血症,促使腎病急性發作。
甲亢
此類病人可因感染、手術、焦慮引起甲狀腺危象,重者可引起衰竭甚至死亡,故不宜貿然拔牙。
急性傳染病
嚴重的肺結核,營養不良,過度勞累都可以降低機體的抵抗力,延遲傷口癒合,因此應暫緩拔牙。
器質性及功能性神經疾病
有這種病的患者,應考慮術中及術後誘發疾病發作的可能性。如必須拔牙,應在神經內科醫生會診於治療後才能進行,術前還應給予鎮靜劑。
放射性治療的患者
在放射治療期間及治療結束後一年內不宜拔牙,以免引起放射性骨髓炎,放療一年後若必須拔牙時應使用抗生素預防術後感染。
患牙位於惡性腫瘤區域
禁忌單獨拔牙,而應在切除腫瘤的同時,連同患牙整塊切除。所以如在患牙區有經久不愈的潰瘍、腫物時應先取活檢,排除惡性腫瘤後再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