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個人的理解,這首詩的詩眼是“我被聰明誤一生”,而並非後兩句。這首詩,他所想表達的不是抱怨,也不是憤怒,而是對自我價值的肯定,一種基於逆境而對人生的深度思索而趨於恬淡的探索。這是蘇軾處世之道建立的開端。
為什麼會有此感嘆,蘇軾到底經歷了什麼,這就成了理解這首詩的重要前提。
這首詩作於元豐六年十月(1083)謫居黃州,即經歷烏臺詩案(1079)被落職黃州就團練副使的黃州,也是“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的黃州,這一年蘇軾46歲,幾個月以後他就要赴任汝州。所謂烏臺詩案,即熙寧元豐變法黨爭的一個產物。蘇軾在變法中大致可以說偏向舊黨,因此見到變法中的一些弊端,創作了一些諷刺變法的詩歌,就被變法的實際負責人呂惠卿等人捉住腳,下獄而成烏臺詩案。蘇軾當年以制科考試“能直言直諫”策題的第一名入仕,在宋朝“大丈夫感激論天下事”計程車風影響下,加之深受儒家“詩教諷諫說”的薰陶,雖然自己的詩歌諷刺是有些意氣之爭,但要因此而淪落階下囚,行動處處受到監視,還是一時讓人難以接受。
理想和現實的背反是人類恆久的困惑,起初這境地實在讓他有些困惑不解,不僅是對世事反覆無常,更是對自己一直以來所信仰的觀念的懷疑,早先的蘇軾無疑是苦悶而不解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均作於1081年)就充分展示了這種懷疑,無論是“揀盡寒枝不肯棲”的無所皈依,還是“世事一場大夢”的真幻冷暖不定,歸之在於對自我價值的思考,因為不能充分肯定自我的合理性和正確性,在詞中就充分表達了對自我的懷疑和質問。
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蘇軾並非完全頹靡不振,他也在尋求解脫和超越之道。作於元豐五年(1082)年的《赤壁賦》和《後赤壁賦》就可以看到蘇軾對處世之道探索的答案。那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則“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而要:
意思就是以不變應萬變,那就是自我鎮定,超越無常人生的悲苦,處變不驚,失志而不失意,以化解憂生貧窮,這一探索在後來謫居嶺南時又被髮揮到了極致,而能超脫達觀至於天地境界。作於同時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所代表的豪放氣勢便是英雄本色的迴歸。那麼作於元豐五年十月的《示兒》同樣也是這一時期的探索答案。
“我被聰明誤一生”,還沒到知天命之年呢,其實也算不上一生,算是一種戲語。所謂的聰明也不是“自作聰明”,是行士大夫之道,奮發蹈厲,感激論事,更何況還有為民請命的成分在裡面,是一種責任所在,因而被奸人陷害落職就不再是憂患之語,而成為價值的肯定。同樣慶曆改革,范仲淹三次被貶,歐陽修就稱頌范仲淹越貶越光榮,而有“三光”之美譽。作為歐陽修的高足,蘇軾不可能不受此士風意氣激勵。另外,蘇軾仰慕韓愈,韓愈作文有“小譏小好,大譏大好”的自我期許,並不尋求世俗的認同。因為被俗世的認同就意味著同流合汙,解構自我,蘇軾所謂的“我被聰明誤一生”在已經找到超越之法的背景解讀下,“所誤”就傾向於正面價值的建構,就變成了對自我價值“聰明”的肯定。惟其“聰明”方能堅持自我。後人所評此事“玩世嫉俗”則更傾向於玩世。
“但願孩兒愚與魯,無債無難到公卿"是希望子嗣不要走我的老路,愚笨度世,我也覺得不合適。若是希望孩子平安,又何必要到公卿之高位,隱居度日遠離政治之爭豈不更好?還得解釋”愚與魯“。作為對立面的聰明有很多種,第一是大聰明大智慧,以國家蒼生為念,也就是張載所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文人的最高價值所在。還有就是小聰明,則蠅營狗苟、顛倒是非、惟個人前途為是非,傾軋報復。“愚與魯”無疑則是這種聰明的對立面。“正是正話反說,希望不要作那黑白顛倒的小人,秉承本心,去那公卿之位去實現自我的理想和價值吧。結合蘇軾後來的興蘇堤、辦學校,拯救災民和溺嬰等,他確實也在忠實地履行一個文官的責任,以蒼生為念即行士大夫之道。
如果說蘇軾希望讓孩子成為只是享受榮華富貴的高階政府官員,那不是蘇軾,蘇軾一生頗不以富貴為掛礙,”讀書仕官“仍然是報國之道,或者說是”無災無難“鑑於黨爭之激烈而對清明政治生態的期許倒更貼合其意。當然“愚且魯”也有以不變應萬變的意思。
因此,個人則傾向於蘇軾在經歷黃州的掙扎後,再回頭反思這一思想鬥爭歷程,並非憤怒和譏諷,而是正向的解脫和價值的建構,因為苦難而找到了自我解脫之道,因為過程太痛苦並不想自己的孩子經歷,但希望子嗣秉承本心,勿做奸邪反覆之人,在一個清明之世去實現讀書人的理想,或許更合適一點。
按照我個人的理解,這首詩的詩眼是“我被聰明誤一生”,而並非後兩句。這首詩,他所想表達的不是抱怨,也不是憤怒,而是對自我價值的肯定,一種基於逆境而對人生的深度思索而趨於恬淡的探索。這是蘇軾處世之道建立的開端。
為什麼會有此感嘆,蘇軾到底經歷了什麼,這就成了理解這首詩的重要前提。
這首詩作於元豐六年十月(1083)謫居黃州,即經歷烏臺詩案(1079)被落職黃州就團練副使的黃州,也是“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的黃州,這一年蘇軾46歲,幾個月以後他就要赴任汝州。所謂烏臺詩案,即熙寧元豐變法黨爭的一個產物。蘇軾在變法中大致可以說偏向舊黨,因此見到變法中的一些弊端,創作了一些諷刺變法的詩歌,就被變法的實際負責人呂惠卿等人捉住腳,下獄而成烏臺詩案。蘇軾當年以制科考試“能直言直諫”策題的第一名入仕,在宋朝“大丈夫感激論天下事”計程車風影響下,加之深受儒家“詩教諷諫說”的薰陶,雖然自己的詩歌諷刺是有些意氣之爭,但要因此而淪落階下囚,行動處處受到監視,還是一時讓人難以接受。
理想和現實的背反是人類恆久的困惑,起初這境地實在讓他有些困惑不解,不僅是對世事反覆無常,更是對自己一直以來所信仰的觀念的懷疑,早先的蘇軾無疑是苦悶而不解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均作於1081年)就充分展示了這種懷疑,無論是“揀盡寒枝不肯棲”的無所皈依,還是“世事一場大夢”的真幻冷暖不定,歸之在於對自我價值的思考,因為不能充分肯定自我的合理性和正確性,在詞中就充分表達了對自我的懷疑和質問。
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蘇軾並非完全頹靡不振,他也在尋求解脫和超越之道。作於元豐五年(1082)年的《赤壁賦》和《後赤壁賦》就可以看到蘇軾對處世之道探索的答案。那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則“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而要: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意思就是以不變應萬變,那就是自我鎮定,超越無常人生的悲苦,處變不驚,失志而不失意,以化解憂生貧窮,這一探索在後來謫居嶺南時又被髮揮到了極致,而能超脫達觀至於天地境界。作於同時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所代表的豪放氣勢便是英雄本色的迴歸。那麼作於元豐五年十月的《示兒》同樣也是這一時期的探索答案。
“我被聰明誤一生”,還沒到知天命之年呢,其實也算不上一生,算是一種戲語。所謂的聰明也不是“自作聰明”,是行士大夫之道,奮發蹈厲,感激論事,更何況還有為民請命的成分在裡面,是一種責任所在,因而被奸人陷害落職就不再是憂患之語,而成為價值的肯定。同樣慶曆改革,范仲淹三次被貶,歐陽修就稱頌范仲淹越貶越光榮,而有“三光”之美譽。作為歐陽修的高足,蘇軾不可能不受此士風意氣激勵。另外,蘇軾仰慕韓愈,韓愈作文有“小譏小好,大譏大好”的自我期許,並不尋求世俗的認同。因為被俗世的認同就意味著同流合汙,解構自我,蘇軾所謂的“我被聰明誤一生”在已經找到超越之法的背景解讀下,“所誤”就傾向於正面價值的建構,就變成了對自我價值“聰明”的肯定。惟其“聰明”方能堅持自我。後人所評此事“玩世嫉俗”則更傾向於玩世。
“但願孩兒愚與魯,無債無難到公卿"是希望子嗣不要走我的老路,愚笨度世,我也覺得不合適。若是希望孩子平安,又何必要到公卿之高位,隱居度日遠離政治之爭豈不更好?還得解釋”愚與魯“。作為對立面的聰明有很多種,第一是大聰明大智慧,以國家蒼生為念,也就是張載所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文人的最高價值所在。還有就是小聰明,則蠅營狗苟、顛倒是非、惟個人前途為是非,傾軋報復。“愚與魯”無疑則是這種聰明的對立面。“正是正話反說,希望不要作那黑白顛倒的小人,秉承本心,去那公卿之位去實現自我的理想和價值吧。結合蘇軾後來的興蘇堤、辦學校,拯救災民和溺嬰等,他確實也在忠實地履行一個文官的責任,以蒼生為念即行士大夫之道。
如果說蘇軾希望讓孩子成為只是享受榮華富貴的高階政府官員,那不是蘇軾,蘇軾一生頗不以富貴為掛礙,”讀書仕官“仍然是報國之道,或者說是”無災無難“鑑於黨爭之激烈而對清明政治生態的期許倒更貼合其意。當然“愚且魯”也有以不變應萬變的意思。
因此,個人則傾向於蘇軾在經歷黃州的掙扎後,再回頭反思這一思想鬥爭歷程,並非憤怒和譏諷,而是正向的解脫和價值的建構,因為苦難而找到了自我解脫之道,因為過程太痛苦並不想自己的孩子經歷,但希望子嗣秉承本心,勿做奸邪反覆之人,在一個清明之世去實現讀書人的理想,或許更合適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