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楠竹一

    由於蒙大拿級計劃的終止,衣阿華成了美軍最後一種戰列艦。二戰日本戰敗後,就是在衣阿華級上籤署的無條件投降條約。這條戰列艦時代的最後繼承者不僅體型很大,其外形也相當的獨特。和其他戰列艦相比,衣阿華級的船身相當的細長,甚至在總排水量不如當時旗鼓相當的大和級之外,船體比大和級還長。其實,衣阿華之所以有如此狹長的艦體,和巴拿馬運河的河道脫不了干係。

    在二戰時,美國要同時參加西邊的太平洋戰爭,對抗日本強大的艦隊,同時又要隨時準備來到東方的西線戰場,為膠著的西線戰場提供支援。這種情況下需要美國的艦隊能很輕鬆快速的透過美洲大陸,快速到達戰略位置。南北美洲大陸有陸橋連結,如果不想千里迢迢繞道何恩角,就得透過巴拿馬運河,在運河透過船閘通行。但是在當時因為技術限制,船閘對於大型船隻來說過於狹窄,而戰列艦因為防護性與穩固性的原因,船體都修的很寬。這樣無法透過巴拿馬運河,也就無法在太平洋和西線間快速機動。

    所以,衣阿華級在設計時就要求其船體寬度要能透過巴拿馬運河,這導致其相比其他正常的戰列艦,艦體更長,吃水更深。一方面來說,這種設計會讓戰艦橫投影面積提高,更容易接到敵方飛來的炮彈;而另一方面,狹長的船體有益於提高適航性,增加航行速度,使得衣阿華有能力跟得上航母,為其提供掩護支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肺癌患者怎樣快速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