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重山

    四個種姓,一個排除在種姓之外的戝民。三千多年前,來自南俄草原的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征服次大陸,為了保持血統純正,他們按職業將人們化分為四個不同的等級,即負責祭祀的僧侶貴族婆羅門(Brahmins)、負責管理和統治軍事行政貴族剎帝利(Kshatriyas)、商人或者有地農民吠舍(Vaishyas)、無地農民或者僱工及從事其他雜役的級首陀羅(Sudras),通常認為第四種姓是非雅利安,是被征服的印度土著。神秘的天啟書《吠陀經》(Veda)裡有“原人歌”(Purasa),專門吟唱這四種姓的順序和起源。

    相傳這種制度是印度教主神梵天的兒子摩奴(Manu)在他的《摩奴法典》中有所記載。創造神大梵天的嘴巴化成祭司婆羅門,地位最高;雙臂化為武士剎帝利,是貴族和王侯;雙腿化成有地農民和商人吠舍;雙腳化為無地農民和奴隸首陀羅。

    還有一類被排除在種姓以外的“賤民”(Dalit),也叫“達利特”,意思是“不可接觸者”,居住在城外,不能與其他種姓居住在一起。其他種姓不能觸碰“賤民”身體,他們走過的足跡都要被清理掉,甚至連影子都不能交疊,以免弄髒別人。《法顯傳》裡記載說,賤民進城時,會拿根木棒邊敲邊喊“不潔不潔”,好讓其他人避開。

    聽起來臭名昭著的種姓制度,在印度人心中根深蒂固,多會自覺遵守。印度獨立後,國會通過了廢除種姓制度的議案,但在實際生活中,短期內很難消除種姓制度留下來的影響。

  • 2 # 沐言學姐

    印度人有四大種姓。

    1、第一等級的婆羅門

    掌管宗教,等級最高

    2、第二等級的剎帝利

    掌管軍政大權

    3、第三等級的吠舍

    從事手工業生產

    4、最低等級的首陀羅

    為前三個等級服務的奴隸(其中大多數人是印度土著)

    印度四大種姓的出現是因為原來生活在中亞的強悍雅利安民族(今歐美人的祖先)戰勝印度土著(達羅毗荼人)。但雅利安人數量並沒有國破家亡的土著來得多。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雅利安人從一開始對達羅毗荼人採取隔離政策(限制土著活動的地方)。到後來變本加厲地用前佛教把前三個等級與最低等級的首陀羅隔離開。

    而等級之間則用儀式、禮節及宗教條例做成複雜而又無法跨越的屏障進行區分。同時神化婆羅門,從而保證自己的統治地位。

    即使在現在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印度種姓制度依然存在。

  • 3 # 老王談兵

    樓下的回答大部分都是一知半解的瞭解。印度的四大種姓源於雅利安人入侵後執行的瓦爾納制度,前三個等級分別對應雅利安人中的宗教貴族,軍事貴族和平民,屬於有雅利安社會權利的,第四等級對應被征服的達羅毗荼人,沒有雅利安社會的宗教與政治權利。但隨著社會的分工複雜化,瓦爾納制度實際逐漸瓦解,按照細分職業劃分的迦提即亞種姓成為種姓制度的主流,而亞種姓中最低踐的旃荼羅則下降為無種姓的賤民階層。所以現代印度社會實際有幾千個種姓,對應著古代社會的上千個不同階層與職業。當然這幾千個種姓都是原來的四大種姓分裂出來的,所以也可以泛稱之為屬於哪個種姓階層。

  • 4 # 連城善居樓

    「婆羅門誕生於他(宇宙原初巨人)的口中,剎帝利誕生於他的手臂上,吠舍誕生在他的大腿旁,而首陀羅則從他的雙腳下出現。」這是印度最早文獻《梨俱吠陀》中的一首梵歌,講述了四大種姓的起源神話。在古印度社會,一個人的地位、職業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與其所處的種姓密切相關。 婆羅門(祭司) 地位最高, 剎帝利(王公) 地位第二, 吠舍(商人或農牧民) , 首陀羅(奴僕) 地位最低。 而在四大種姓之外,還有著 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賤民 ,又稱 「達利特」或「不可接觸者」,從事清理屍體或汙穢等最卑賤的工作。 種姓制度大約形成於三千年前,雅利安人入主次大陸的時期,並在歷史長河中不斷髮展鞏固,是印度文明最為人所熟知的特點之一。 進入現代以來,印度許多仁人志士對這種把人按血統劃分為三六九等的社會制度大加批判,認為它落後而殘酷,是阻礙印度進步的毒瘤,並積極推動社會改革運動,制定反歧視的法律法規,試圖徹底消滅種姓制度。 然而,時至今日,印度社會仍然沒有完全擺脫這一制度的桎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眼周護理產品真的是剛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