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滅亡,從表面看,極為相似,其實不然。
北宋滅亡,起源於北宋朝廷念念不忘收復燕雲十六州,於是趁著遼國內部矛盾尖銳,國力衰弱,與新興的女真族政權金國結為同盟,共同滅遼。不料想前門驅狼,後門進虎。金國在佔據遼國故地後,大舉南下,俘虜徽欽二帝,佔據中原大好河山。
百年後,蒙古人在鐵木真的帶領下統一蒙古各部,稱成吉思汗,迅速崛起,憑藉其鐵蹄東征西討,肆意擴張。南宋竟然又一次與蒙古結盟,共同滅金。戰火連年不斷,最後在忽必烈時期南宋在蒙古強大軍事打擊下,終告滅亡。
有道是:“聰明人不會在同一個地方絆倒兩次。”北宋統一北方收復失地是天經地義,但是北宋沒有看清真正的戰略利益所在,而是維繫三者平衡,一旦天平傾斜,大廈將傾一發不可收拾。
綜上分析,似乎兩宋滅亡原因相似,其實這只是表象,他們的滅亡原因還有深層次原因內含其中。
確實,北宋念念不忘故土燕雲十六州,南宋不忘北方故土。但是其敗亡原因並不是不能與宿敵摒棄前嫌,共禦外侮,而是不能審時度勢,錯誤估計自身實力,加之不能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崇尚重文輕武,不能創造有利機會主動出擊,經常處於被動應戰,準備倉促,不能謀劃久遠所致。
宋朝在中國歷史上是奇特的王朝,她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享譽世界,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不能與之比肩,盛唐猶不及,另一方面,她又是歷史上宣告遠揚的懦弱無能之王朝。
唐末藩政割據,各地方勢力倍增,中央集權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唐被取代後隨即進入更加混亂的五代軍閥混戰時代,兵變就跟家常便飯般隨時發生,儒家思想受到重創,毫無利益仁愛之說,只有拳頭,宋太祖趙匡胤就是在這種局面下黃袍加身,一躍而成為宋朝開國皇帝,他深知地方武裝強勢對中央政權的影響,因而採用強幹弱支偃武修文的政治策略。直接導致將不知兵,兵不能戰的結果產生。空養著百萬大軍到了應戰時一潰千里。這種國策指導下的北宋王朝不得不採取花錢買和平的方針,對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遼、西夏、金輸送歲幣乞求和平,偏安一側。
北宋的局面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王朝格局。漢人朝廷一向講求“大一統、天下共主”。只有萬邦來朝,哪有向蠻夷進貢的道理。分裂的南北朝,也是兩面分治,從沒有交保護費一說。然而現實就是這樣無情,對於北方的遊牧民族而言,宋的地位只不過比藩屬高一點。這對於大宋皇帝來說都是極大的侮辱。所以每當少數民族政權國力出現衰退,宋朝的任務便是趁機收復故土,恢復中華上國國威,兩宋的兩次選擇就在情理之中。
與強者合作,自身也應有一定優勢。北宋末年,文恬武嬉。朝廷供養的禁軍竟然連馬都不能騎。本來攻擊被金軍打的無還手之力的遼軍不過是順手摘桃,然北宋軍隊竟然被落魄的遼軍打的頭破血流,要靠金軍擦屁股。這自然會引發金軍的胃口,進一步助長了金軍南下的氣焰。
北宋軍隊雖不擅長野戰,但善於守城。金軍南下初始並不順利,到達堅固的開封城下時,如果不是宋朝君臣腦子發昏,竟然搞“六丁六甲”,自動放棄開封城防,金人輕鬆拿下開封導致屈辱不斷。
遼國的滅亡並未加速北宋的滅亡。而以北宋軍隊的野戰能力援遼抗金,拖住金軍後腿。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北宋君臣既不知彼,也不知己,對自身實力毫無判斷。這種局勢,應該閉關自守,潛心發展生產,增強國力,而不是主動出戰,自取滅亡。
南宋則不同,偏安一隅,經歷多年恥辱,南宋軍隊戰鬥力遠勝北宋。宋高宗整編軍隊,削弱武將,防止武將奪權。採用監軍制,顯然是疊床架屋的領導,但比起北宋任用不知兵的韓琪,拍馬屁的童貫還是有很強的戰鬥力。
南宋的問題在哪呢?
主要是消極防禦,南宋的防線主要是沿淮河、湖廣至川陝為一道防線,以長江為依託為二道防線,沿五嶺為三道防線,這個防禦體系似乎近乎完美,然卻變成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任何一個防禦體系,不是為了防禦而防禦,而是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儲存自己,壯大實力,為反攻做準備。
不能利用有利戰機,制定克敵策略。蒙古與南宋對峙的四十年裡,蒙古西征,忽必烈回撤奪取汗位,蒙古討伐日本失敗,都是有利戰機。
南宋偏安,總害怕武將奪權,對武將多有防範,岳飛就是應證。
南宋的海軍實力強大,然南宋從沒想過派遣陸軍乘船在渤海灣或遼東登陸,抄襲金或蒙古老巢。
南宋既沒有正確的戰略方針,又只知道消極防禦,還不敢放手發動群眾,對群眾抗擊外侵的熱情恨之入骨,害怕席捲其江山,加之南宋建國期間,腐敗成風,貪圖享樂,愛慕虛榮,諸多原因導致滅亡。
縱觀兩宋滅亡之原因,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要想做到不受外力干擾,要常懷居安思危,制定適合國情的戰略方針,推行強有力的經濟發展措施,與廣大人民群眾心連心,軍民一體,萬軍不破。
兩宋滅亡,從表面看,極為相似,其實不然。
北宋滅亡,起源於北宋朝廷念念不忘收復燕雲十六州,於是趁著遼國內部矛盾尖銳,國力衰弱,與新興的女真族政權金國結為同盟,共同滅遼。不料想前門驅狼,後門進虎。金國在佔據遼國故地後,大舉南下,俘虜徽欽二帝,佔據中原大好河山。
百年後,蒙古人在鐵木真的帶領下統一蒙古各部,稱成吉思汗,迅速崛起,憑藉其鐵蹄東征西討,肆意擴張。南宋竟然又一次與蒙古結盟,共同滅金。戰火連年不斷,最後在忽必烈時期南宋在蒙古強大軍事打擊下,終告滅亡。
有道是:“聰明人不會在同一個地方絆倒兩次。”北宋統一北方收復失地是天經地義,但是北宋沒有看清真正的戰略利益所在,而是維繫三者平衡,一旦天平傾斜,大廈將傾一發不可收拾。
綜上分析,似乎兩宋滅亡原因相似,其實這只是表象,他們的滅亡原因還有深層次原因內含其中。
確實,北宋念念不忘故土燕雲十六州,南宋不忘北方故土。但是其敗亡原因並不是不能與宿敵摒棄前嫌,共禦外侮,而是不能審時度勢,錯誤估計自身實力,加之不能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崇尚重文輕武,不能創造有利機會主動出擊,經常處於被動應戰,準備倉促,不能謀劃久遠所致。
宋朝在中國歷史上是奇特的王朝,她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享譽世界,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不能與之比肩,盛唐猶不及,另一方面,她又是歷史上宣告遠揚的懦弱無能之王朝。
唐末藩政割據,各地方勢力倍增,中央集權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唐被取代後隨即進入更加混亂的五代軍閥混戰時代,兵變就跟家常便飯般隨時發生,儒家思想受到重創,毫無利益仁愛之說,只有拳頭,宋太祖趙匡胤就是在這種局面下黃袍加身,一躍而成為宋朝開國皇帝,他深知地方武裝強勢對中央政權的影響,因而採用強幹弱支偃武修文的政治策略。直接導致將不知兵,兵不能戰的結果產生。空養著百萬大軍到了應戰時一潰千里。這種國策指導下的北宋王朝不得不採取花錢買和平的方針,對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遼、西夏、金輸送歲幣乞求和平,偏安一側。
北宋的局面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王朝格局。漢人朝廷一向講求“大一統、天下共主”。只有萬邦來朝,哪有向蠻夷進貢的道理。分裂的南北朝,也是兩面分治,從沒有交保護費一說。然而現實就是這樣無情,對於北方的遊牧民族而言,宋的地位只不過比藩屬高一點。這對於大宋皇帝來說都是極大的侮辱。所以每當少數民族政權國力出現衰退,宋朝的任務便是趁機收復故土,恢復中華上國國威,兩宋的兩次選擇就在情理之中。
與強者合作,自身也應有一定優勢。北宋末年,文恬武嬉。朝廷供養的禁軍竟然連馬都不能騎。本來攻擊被金軍打的無還手之力的遼軍不過是順手摘桃,然北宋軍隊竟然被落魄的遼軍打的頭破血流,要靠金軍擦屁股。這自然會引發金軍的胃口,進一步助長了金軍南下的氣焰。
北宋軍隊雖不擅長野戰,但善於守城。金軍南下初始並不順利,到達堅固的開封城下時,如果不是宋朝君臣腦子發昏,竟然搞“六丁六甲”,自動放棄開封城防,金人輕鬆拿下開封導致屈辱不斷。
遼國的滅亡並未加速北宋的滅亡。而以北宋軍隊的野戰能力援遼抗金,拖住金軍後腿。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北宋君臣既不知彼,也不知己,對自身實力毫無判斷。這種局勢,應該閉關自守,潛心發展生產,增強國力,而不是主動出戰,自取滅亡。
南宋則不同,偏安一隅,經歷多年恥辱,南宋軍隊戰鬥力遠勝北宋。宋高宗整編軍隊,削弱武將,防止武將奪權。採用監軍制,顯然是疊床架屋的領導,但比起北宋任用不知兵的韓琪,拍馬屁的童貫還是有很強的戰鬥力。
南宋的問題在哪呢?
主要是消極防禦,南宋的防線主要是沿淮河、湖廣至川陝為一道防線,以長江為依託為二道防線,沿五嶺為三道防線,這個防禦體系似乎近乎完美,然卻變成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任何一個防禦體系,不是為了防禦而防禦,而是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儲存自己,壯大實力,為反攻做準備。
不能利用有利戰機,制定克敵策略。蒙古與南宋對峙的四十年裡,蒙古西征,忽必烈回撤奪取汗位,蒙古討伐日本失敗,都是有利戰機。
南宋偏安,總害怕武將奪權,對武將多有防範,岳飛就是應證。
南宋的海軍實力強大,然南宋從沒想過派遣陸軍乘船在渤海灣或遼東登陸,抄襲金或蒙古老巢。
南宋既沒有正確的戰略方針,又只知道消極防禦,還不敢放手發動群眾,對群眾抗擊外侵的熱情恨之入骨,害怕席捲其江山,加之南宋建國期間,腐敗成風,貪圖享樂,愛慕虛榮,諸多原因導致滅亡。
縱觀兩宋滅亡之原因,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要想做到不受外力干擾,要常懷居安思危,制定適合國情的戰略方針,推行強有力的經濟發展措施,與廣大人民群眾心連心,軍民一體,萬軍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