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崊蓉
-
2 # 中觀自在
都可缺,為什麼,因為有了他們,革命先驅者被打壓了,他們只是清朝的奴才,為清政府辦事的,有沒有他們其實根本不重要,沒有民族的先行者就根本不行,像譚嗣同,秋瑾,孫中山,袁世凱等一批新思想者,踐行者,中國可能變化嗎?還不是繼續被外國佬奴役,沒有現代革命先驅,更不行,像毛澤東,周恩來,等等,所以,中國的命運是這些革命先驅決定的,不是那些清朝的奴才。
-
3 # 小魚談文史
1.李鴻章,不用做太多介紹了吧,大家都已經十分熟悉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捻軍起義,洋務運動的領導者,北洋水師的奠基者,清政府搞外交的主要人物。
大家對其印象可能都停留在他作為全權大臣,給清朝簽訂了許許多多不平等條約,不少人罵他是漢奸。其實李鴻章作為清政府的大臣,自然是為延續清朝統治在兢兢業業,從中斡旋,這一點無可厚非。
2.張之洞,作為清末的封疆大吏,當過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等諸多大官。和李鴻章一樣,也是洋務派的代表人物。
創辦了自強學堂、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炮廠等很多利國利民的學業和工業。
政治上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算是腐朽的清政府統治中的一股清流。
總體來說,李鴻章是一個政治家和外交家,趨於穩固清朝統治,對內鎮壓起義,鎮壓革命黨不含糊。
張之洞,是一個實業家,思想家,精於學術,喜歡做實業興國的事情。
對於延長清朝統治,李鴻章更不可或缺吧,要是沒有李鴻章和列強從中斡旋,爭一爭,或許賠款更多,割地也更多,大清亡得更快一點。
-
4 # 毛筍56561098
毛筍應邀答題:
先簡說李鴻章,(1823一1901)安徽合肥人。字少荃。道光進士。選庶吉士,三年散館,進翰林院,授編修。1853年,(咸豐三年)1858年入曾國藩幕,襄辦營務。1861年,奉曾國藩命回籍召劉銘傳、潘鼐新等組建淮軍,悉法湘軍,助曾國藩兄弟剿滅太平軍,立下蓋世奇功。並升任江蘇巡撫。1865年署二江總督,調集淮軍六萬遣劉銘傳、郭松齡等將領剿滅東捻(西捻已滅),並活捉賴文光。1867年,授湖廣總督。1870年,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掌管請廷外交、軍事、經濟大權,成為洋務派首領,疆臣領袖。1873年授武英殿大學士,次年調文華殿大學士(二殿二閣大學士之首)仍留任直隸總督。他和張之洞一樣,提出"師夷制夷"強國口號,並付緒行動。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主要有:江南製造總局、金陵機器局、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漠河金礦、天津電報局、津榆鐵路、上海機器織布局等企業。並"稍分洋商之利"與洋人爭利,減少白銀大量外流,又利用海關稅購買軍火和軍艦,創立北洋水師學堂,建立中國第一支北洋海軍。由於中國關閉自守,積弱已久,在和列強戰爭中均告失敗。簽訂一系列屈辱的不平等的條約,如中日"馬關條約"、在莫斯科簽訂"中俄密約"1900年,以古稀之年遠渡日本(列強指定李鴻章談判)和慶親壬奕劻簽訂了"辛丑條約"在談判桌上,李鴻章據理力爭,毫不退讓,使賠款縮至四億五千萬兩(仍是鉅額賠嘗),在日本又遭到刺殺,受重傷回國。說李鴻章出賣主權,有些差強人意,七十八歲老翁正是在家納福的時光,而他卻為國家到此奔走,可敬可佩。難道一點也不同情他嗎?死後諡"文忠"僅次於"文正"。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再簡說張之洞
張之洞(1837一1909)直隸南皮人(今屬河北)。字孝達,號香濤,晚年號抱冰。同治進士。歷任翰林院侍講學士、內閣學士之職。1873(同治十二年)授四川學政,辦尊 經書院。奉旨出任山西巡撫時,曾狂言"旌表八方"成為笑柄。在兩廣總督任上起用馮子材,利用宋景詩的黑旗軍,在廣西邊境擊敗法軍。又設廣東水陸學堂,創辦槍炮廠、開礦務局,立廣雅書院,武備文事並舉。在籌議海防中,主張購船、籌款、練將、設船廠、造炮臺,大治水師。1889年調湖廣總督,開辦漢陽鐵廠和湖北槍炮廠,設織布、紡紗、繅絲、制麻四局、創辦兩湖書院,籌辦蘆漢鐵路,以盡地利,抵洋貨,育人材,為了進一步幹更大事業,也與孝鴻章爭權奪利。1894年代劉坤一為兩江總督。死後"諡文襄"僅次於"文正、文忠"著有《張文襄公全集》
李鴻章與張之洞乃清朝時的國家柱石,賢臣,能臣、幹臣。是近代工業的創始人,締造者。在風雨搖擺的晚清,如沒有他兩力撐政局,恐怕清朝提前幾十年就亡了。所以兩人缺一不可。
2019.3.21
回覆列表
李鴻章,他表面上簽訂了很多賣國條約,實際上是以退為進。遇到基本報廢的清朝,才讓人們忽略了李鴻章驚世的才華。
好比一輛抬過發動機基本上報廢的寶馬車,任憑你車技多麼優秀,也比不上新手開輛桑塔納。所以我覺得是李鴻章。
張之洞不是不好,只是說他是想翻修這輛寶馬,且不說翻修成本,能不能修還是一回事。第二天就要用車時間上也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