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始於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最早發源於中國古代北部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那時叫“奚琴”。宋朝學者陳蜴在《樂書》中記載“奚琴本胡樂也……”唐代詩人岑參所載“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的詩句,說明胡琴在唐代已開始流傳,而且是中西方拉絃樂器和彈拔樂器的總稱。 到了宋代,又將胡琴取名為“嵇琴”。宋代末學者陳元靚在《事林廣記》中這樣記載: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宋代大學者沈括在《補筆談·樂律》中記載:“熙寧中,宮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進酒而一弦絕,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終其曲。”說明在北宋時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徐衍為皇帝大臣們演奏”嵇琴”時,斷了一根弦,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沒有嫻熟的技藝是做不到的。後來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又記載“馬尾胡琴隨漢東,曲聲猶自怨單于。彎弓莫射去中雁,歸雁如今不寄出。”說明在北宋時已有了馬尾的胡琴。 元朝《元史·禮樂志》所載“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顧龍首,二絃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進一步闡述了胡琴的製作原理。到了明清時代胡琴已傳遍大江南北,始成為民間戲曲伴奏和樂器合奏的主要演奏樂器。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為二胡。半個多世紀以來,二胡演奏水平已進入旺盛時期。劉天華先生是現代派的始祖,他借鑑了西方樂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膽、科學地將二胡定位為五個把位,從而充擴了二胡的音域範圍,豐富了表現力,確立了新的藝術內涵。由此,二胡從民間伴奏中脫穎出來,成為獨特的獨奏樂器,也為以後走進大雅之堂的音樂廳和音樂院校奠定了基礎。 新中國成立以後,民族、民間音樂發展很快,為了大力發掘民間藝人的藝術珍寶,華彥鈞、劉北茂等民間藝人的二胡樂曲經過整理被灌成唱片,使二胡演奏藝術如雨後春筍迅猛發展起來。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先後湧現了張銳、張韶、王乙等為代表的一批二胡教育家和演奏家,在他們的影響下,又培養出了新的二胡演奏家閔惠芬、王國潼等。二胡作曲家劉文金的《長城隨想曲》等將二胡的效能超常發揮,並刻意創新,使二胡煥發出新的生機和異彩。 補充 —— 據《中國文化史三百題》提供資料,宋代是外來樂器與中原文化融合發展的第二階段。宋元明清時期,隨著戲曲、曲藝的發展,民間樂器隨著“勾欄”“瓦舍”的興起而發展了自己的伴奏樂器。其中最主要的樂器是源自蒙古、西域的馬尾胡琴(又稱二絃琴),經與前朝留下的嵇琴、軋箏融合,創制出新穎的胡琴。這一樂器充分標誌中國弓弦樂器走向成熟。後來,由於地方戲唱腔風格需要,胡琴又逐漸分化,出現配合秦腔、豫劇需要的板胡,京劇、漢劇需要的京胡、京二胡,河南墜子需要的墜胡,廣東粵劇需要的高胡,潮劇需要的椰胡,湖南花鼓用的大筒,蒙古說唱用的四胡,川劇用的蓋板子,河南越呼叫的四弦,福建莆田戲用的枕頭琴,侗戲用的牛腿琴,壯劇用的馬骨琴,晉劇用的二股弦等等弓弦樂器。所以,二胡實際上是這眾多的弓弦樂器中的一種,它的得名遠遠後於胡琴。所以說“二胡”始於唐朝是不準確的,應該說“胡琴”始於唐朝。 奚琴,北韓族 拉絃樂器。又稱胡琴、嵇琴、奚胡、鄉胡等,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尤以吉林省延邊北韓族自治州最為盛行。 唐宋時期的奚琴曾傳入北韓。北韓成俔編《樂學軌範》(有1494年序)載:“……以黜檀花木(刮青皮)或烏竹海竹弓馬尾弦,用松脂軋之。按用左手,軋用右手,只奏鄉樂”。 現代奚琴,全長60釐米。琴筒木或竹製,有半圓球形和長筒形兩種。前口蒙桐木薄板。琴桿木製,琴頭呈彎月狀、無飾,兩軸置於琴桿上部右側、與琴筒呈平行,軸頂旋成葫蘆形。張兩條絲絃或鋼絲絃。五度定弦A、e,音域 A—a1。 傳統演奏方法是左手扶持琴桿、滿手握弦、不換把位,右手執馬尾弓夾於兩弦間拉奏。有顫音、打音、滑音等技巧。 20世紀六十年代以來,製成改良奚琴和四弦奚琴。奚琴出現在唐代,由弦鼗發展而來。宋代稱“稽琴”,已加入宮廷樂隊的編制,最初用竹片拉奏。宋代始有馬尾胡琴,元代用於宴樂。經過長期的流傳和創造,到了清代,除原有的二絃或二胡之外,又出現了四胡、京胡和板胡等,它們都可以說是奚琴的後裔。 《樂書》記載:“奚琴,本胡樂也,出於弦鼗,形制亦類焉”,從《樂書》上奚琴的圖形可知它與現在拉奏類的樂器形制相似。 奚族在南北朝時稱庫莫奚,居住在中國東北地區的西拉木倫河流域,唐末,一部分奚人西徙媯州(今河北懷來縣),別稱西奚,五代十國時,東、西奚漸與契丹人相融合。 奚琴為唐末中國北方西奚所用的一種樂器。它是在古代彈絃樂器弦鼗的基礎上發展改革而成的,它當時不用弓,而是用竹片擦琴。 奚琴在宋時大大發展,加入了宮廷樂隊,當時宮中避忌胡名,改稱奚琴為稽琴,演奏人數多達11人。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1031~1095),在《夢溪筆談》中特別讚賞宮廷樂工徐衍演奏獨弦稽琴。((((((表明早在90 0多年前,胡琴的前身稽琴,就在宮廷宴會上用於獨奏,並有較複雜的換把、移指等相當高的演奏技巧了。)))))
二胡始於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最早發源於中國古代北部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那時叫“奚琴”。宋朝學者陳蜴在《樂書》中記載“奚琴本胡樂也……”唐代詩人岑參所載“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的詩句,說明胡琴在唐代已開始流傳,而且是中西方拉絃樂器和彈拔樂器的總稱。 到了宋代,又將胡琴取名為“嵇琴”。宋代末學者陳元靚在《事林廣記》中這樣記載: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宋代大學者沈括在《補筆談·樂律》中記載:“熙寧中,宮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進酒而一弦絕,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終其曲。”說明在北宋時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徐衍為皇帝大臣們演奏”嵇琴”時,斷了一根弦,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沒有嫻熟的技藝是做不到的。後來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又記載“馬尾胡琴隨漢東,曲聲猶自怨單于。彎弓莫射去中雁,歸雁如今不寄出。”說明在北宋時已有了馬尾的胡琴。 元朝《元史·禮樂志》所載“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顧龍首,二絃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進一步闡述了胡琴的製作原理。到了明清時代胡琴已傳遍大江南北,始成為民間戲曲伴奏和樂器合奏的主要演奏樂器。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為二胡。半個多世紀以來,二胡演奏水平已進入旺盛時期。劉天華先生是現代派的始祖,他借鑑了西方樂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膽、科學地將二胡定位為五個把位,從而充擴了二胡的音域範圍,豐富了表現力,確立了新的藝術內涵。由此,二胡從民間伴奏中脫穎出來,成為獨特的獨奏樂器,也為以後走進大雅之堂的音樂廳和音樂院校奠定了基礎。 新中國成立以後,民族、民間音樂發展很快,為了大力發掘民間藝人的藝術珍寶,華彥鈞、劉北茂等民間藝人的二胡樂曲經過整理被灌成唱片,使二胡演奏藝術如雨後春筍迅猛發展起來。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先後湧現了張銳、張韶、王乙等為代表的一批二胡教育家和演奏家,在他們的影響下,又培養出了新的二胡演奏家閔惠芬、王國潼等。二胡作曲家劉文金的《長城隨想曲》等將二胡的效能超常發揮,並刻意創新,使二胡煥發出新的生機和異彩。 補充 —— 據《中國文化史三百題》提供資料,宋代是外來樂器與中原文化融合發展的第二階段。宋元明清時期,隨著戲曲、曲藝的發展,民間樂器隨著“勾欄”“瓦舍”的興起而發展了自己的伴奏樂器。其中最主要的樂器是源自蒙古、西域的馬尾胡琴(又稱二絃琴),經與前朝留下的嵇琴、軋箏融合,創制出新穎的胡琴。這一樂器充分標誌中國弓弦樂器走向成熟。後來,由於地方戲唱腔風格需要,胡琴又逐漸分化,出現配合秦腔、豫劇需要的板胡,京劇、漢劇需要的京胡、京二胡,河南墜子需要的墜胡,廣東粵劇需要的高胡,潮劇需要的椰胡,湖南花鼓用的大筒,蒙古說唱用的四胡,川劇用的蓋板子,河南越呼叫的四弦,福建莆田戲用的枕頭琴,侗戲用的牛腿琴,壯劇用的馬骨琴,晉劇用的二股弦等等弓弦樂器。所以,二胡實際上是這眾多的弓弦樂器中的一種,它的得名遠遠後於胡琴。所以說“二胡”始於唐朝是不準確的,應該說“胡琴”始於唐朝。 奚琴,北韓族 拉絃樂器。又稱胡琴、嵇琴、奚胡、鄉胡等,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尤以吉林省延邊北韓族自治州最為盛行。 唐宋時期的奚琴曾傳入北韓。北韓成俔編《樂學軌範》(有1494年序)載:“……以黜檀花木(刮青皮)或烏竹海竹弓馬尾弦,用松脂軋之。按用左手,軋用右手,只奏鄉樂”。 現代奚琴,全長60釐米。琴筒木或竹製,有半圓球形和長筒形兩種。前口蒙桐木薄板。琴桿木製,琴頭呈彎月狀、無飾,兩軸置於琴桿上部右側、與琴筒呈平行,軸頂旋成葫蘆形。張兩條絲絃或鋼絲絃。五度定弦A、e,音域 A—a1。 傳統演奏方法是左手扶持琴桿、滿手握弦、不換把位,右手執馬尾弓夾於兩弦間拉奏。有顫音、打音、滑音等技巧。 20世紀六十年代以來,製成改良奚琴和四弦奚琴。奚琴出現在唐代,由弦鼗發展而來。宋代稱“稽琴”,已加入宮廷樂隊的編制,最初用竹片拉奏。宋代始有馬尾胡琴,元代用於宴樂。經過長期的流傳和創造,到了清代,除原有的二絃或二胡之外,又出現了四胡、京胡和板胡等,它們都可以說是奚琴的後裔。 《樂書》記載:“奚琴,本胡樂也,出於弦鼗,形制亦類焉”,從《樂書》上奚琴的圖形可知它與現在拉奏類的樂器形制相似。 奚族在南北朝時稱庫莫奚,居住在中國東北地區的西拉木倫河流域,唐末,一部分奚人西徙媯州(今河北懷來縣),別稱西奚,五代十國時,東、西奚漸與契丹人相融合。 奚琴為唐末中國北方西奚所用的一種樂器。它是在古代彈絃樂器弦鼗的基礎上發展改革而成的,它當時不用弓,而是用竹片擦琴。 奚琴在宋時大大發展,加入了宮廷樂隊,當時宮中避忌胡名,改稱奚琴為稽琴,演奏人數多達11人。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1031~1095),在《夢溪筆談》中特別讚賞宮廷樂工徐衍演奏獨弦稽琴。((((((表明早在90 0多年前,胡琴的前身稽琴,就在宮廷宴會上用於獨奏,並有較複雜的換把、移指等相當高的演奏技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