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仁太極館

    練太極拳,首先要夯實基本功,在紮實基本功的基礎上,多看拳理拳論書籍,書理明白,學拳練拳自然就會不斷的進步。

  • 2 # 楠楠的農村事

    我們練習太極拳要想學到太極拳運動的真正內涵,就要掌握太極拳的運動規律,瞭解勁力的根源在那兒,中節在那兒,梢在那兒,執行路線怎麼走,怎樣做到節節貫串、虛實轉換、不偏不倚,做到“無過不及,隨屈就伸”,其關鍵問題是抓住根本性的東西,才能綱舉目張、舉一返三、一通百通。不然的話,盲目練拳,錯著練、練著又錯,或是隻注意枝節問題,不抓住主要問題,十年、八年也練不出什麼名堂,這叫做“差之毫釐,謬之千里”。所以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只要抓住一個動作把它“吃透”、練透,就能從中找出太極拳的運動規律。掌握了這個運動規律,就好比做好了一個人像雕塑的骨架子,有了這個骨架,再練套路時,就等於在骨架上添肉,添衣服,“活兒”越做越細。不過做出來的作品有一般的、有優秀的、也有精品,所以這是個細緻“活兒”,很吃功夫,許多人沒有此番耐心,所以難取“真經”。其實越是最簡單、最基礎的,也就是最根本的,今天我們解開這個“秘密”: “基本功是練好太極拳的根基”!讓我們從太極拳的站樁、採氣、基本纏絲功開始吧!“提綱攜領,綱舉目張”!掌握太極拳精髓功法

  • 3 # 太極道講堂

    一篇回答讓你讀懂太極拳(內家拳)與外家拳的功法與區別。

    答案是:練太極拳一定要練好基本功。基本功是所有職業都必須要具備的職業要求,太極拳也不例外。

    如修建房屋一樣,首先要依據房屋的形狀,打好地基,在地基上建房。因為,只有在好的地基上,才能建造出堅固實用的房屋。

    那麼,太極拳的基本功,都有什麼呢?

    第一,要練好“筋骨皮”,為什麼要練好“筋骨皮”?對於傳統武術來說,大家經常聽到的是:“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把練習“筋骨皮”列為外家拳,把練“一口氣”列為內家拳,這種劃分是不科學的,並且對傳統武術的發展是有害的。這樣的劃分,造成的對立,影響的是“強身健體”,由於“強身健體”的主要要求是:要有強健的“筋骨皮”,目前大家練習的太極拳,無不是為了“強身健體”,所以,練習太極拳,也要練習“筋骨皮”,“筋骨皮”的練習也是太極拳的基本功之一。練習“筋骨皮”和“一口氣”是不矛盾的,出現矛盾是因為內、外家拳劃分的問題。

    第二,既然是內、外家拳的劃分出了問題?那麼出問題的根源是什麼?找出根源也就解決了分歧。

    首先,我們從外在的方面來講,外家拳的基本理論是: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從一點到另一點在同樣速度下,用時最短,可以做到效率最高,則外家拳講究直來直去,快進快收,這一點對任何武者來講,都是正確的,且有一句名言“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從內家拳來講,內家拳的基本理論:兩點之間曲線最短,而在我們的認知中,曲線永遠都比直線要長,難道這個解釋是錯誤的嗎?顯然不是。如果是,就沒有了太極拳的“如日中天”的發展。那麼,如何解釋這個“曲線”最短呢?這就是太極拳的核心秘密了,太極拳有句核心的諺語:“上下一條線,全憑左右轉”。這句話道出了太極拳的真諦,我是有中心線的,是可以左右旋轉的,我展開的“筋骨皮”,在我旋轉時,即使我轉動的速度慢,但我的伸出的手也是可以劃出的比對方直線更長的弧線,這就是太極拳的快,快在我走的是轉動。這就是站的角度不同,應用方式不同,所產生的結果也不同。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知道了,“轉”是太極拳最重的基本功之一。至於太極拳是如何轉的,在這裡就不進行講述了。但有一點,太極拳的轉絕對不是擰腰挒胯。

    第三,內外家拳既然都有“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內、外家拳的區別是什麼呢?區別就是:對身體的運用不同,如果把人體形容成一輛汽車,那麼,習武的目的就如何駕御這輛汽車,這就是內家拳和外家拳內在的東西。外家拳是練習在己方有利的情況,直接攻擊對方,其缺點是:被攻擊方在被攻擊時,失去防禦變化,被擊中。如不被擊中,那麼攻擊方可能會被對方的防守反擊擊中。也就是高速行進的汽車,突遇斷崖,後果是可以想像的,如果是老司機,可以將車死死的剎住在懸崖邊,如果是新司機,就只有墜崖一條路。擊中對方,那麼對方是攻方的剎車皮,擊不中對方,能剎住車的是老司機,不能剎住的要練習剎住車。所以,在身體條件相當的情況下,外家拳練習的是剎車技,不把自己置於危險之中。而內家拳則不然,特別是太極拳,以自我為中心的旋轉,從不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這就是太極拳論中說:“無過不及,隨曲就伸”。理解為司機,就是我不能開過到不能轉彎,也不能開不到能轉彎的地方轉彎。所以,真正的內家拳(太極拳),練習的是過彎道的能力。

    所以,太極拳的基本功包括傳統武術的所有基本功,增加了一個“轉”(變向),少了一個止(剎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家電腦寬頻連線屬性常規服務名怎麼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