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常吃奧利奧
-
2 # 醫患家
(特約回答:協和阿偉)
醫學生剛入學後,開始會覺得很不適應,這種不適應體現在幾個方面:第一,醫學課程很繁重,幾十門主要課程,每門課都是厚厚的書本;第二,老師講課的速度飛快,一節課能講幾十頁書,甚至上百頁;第三,醫學生的課程絕大多數內容是要求死記硬背的,不同於大部分理工專業。所以對醫學新生來說,會比較困惑,這麼多的內容都需要一頁一頁仔細的去看嗎?
首先,把每一門課程學好這個是必須的,這是我們成為一名優秀醫生的前提條件,醫生是一個需要積累、需要沉澱的專業,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看的更高更遠,但這不是說就需要一頁一頁仔細去看,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門課程都有一個課程大綱,在看書之前先把相應大綱的要求看一遍,那些需要掌握的,就要仔細看;需要了解的,蜻蜓點水即可;需要理解的,就意味著把知識點前後融會貫通。課程大綱是很多醫學生容易忽略的減輕學習負擔的法寶。其次,醫學課程裡分選修課和必修課,這就直接給你劃分了哪些課程需要重點學,哪些課程只是有益的補充。
學醫是很辛苦的一個專業,醫學知識的海洋是浩瀚無邊的,學會取捨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
3 # o響
要看你怎麼選擇了,考專碩要精看生理生化病理診斷內外;學碩重點(生理生化病理 )診斷 外科總論;要想畢業工作,還要規培門 考執醫(涉及11門),像那些書核醫學,法醫學,遺傳學等不重要的,大型考試基本上不涉及的就瞭解瞭解就行了,除非你要從事其中專業有關涉及到的。就算你大一大二生理生化學的多麼好,兩年不碰,到大四備研你可能也快忘記差不多了,還要重新開始看
-
4 # 使用者92583850191
沒有必要 因為醫學生那麼多書 你怎麼可能讀的完 而且醫學是專業性很強的學科 以後你上班了當臨床醫生了 生化上那些三羧酸迴圈 氨基酸代謝的有什麼用 醫學重在理解 只要你能只要原理 都可以透過自己的知識推匯出來的 主要是看臨床經驗的
回覆列表
首先回答問題:有必要,但不是絕對。下面我做一個說明
1、有必要的但不絕對。意思是,要挑重點的去記憶,而不是所有課本內容都背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這也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你要明白什麼對你是重要的,做到有的放矢。比如你是臨床醫學專業的,那麼你得把臨床相關的內容記憶純熟。比如內外婦兒,同時還要記憶基礎的內容,比如生理,比如病理,比如解剖。這些都是臨床內容的基礎。許多人可能會認為背誦的目的只是為了應付考試,一過期末考就都忘了,這是我們的通病,但其實這很不可取。因為當你經過前三年的基礎學習,進入臨床見習實習時,你會發現之前學習的內容,幾乎每一條都有可能在實際行醫過程中體現出來。如果你的基礎不牢固,必然會對你的見習實習形成阻礙。你可能完全不能理解一個疾病表現的內在意義,只是去死記,耗時耗力。
2、要看自己所處的階段。你問這個問題,說明你可能還在本科階段,這個階段就是打基礎的時間。你要明白,你下面還要經歷執業醫師考試,或者考研,甚至考博。我可以明確告訴你,如果你把我剛剛提及的那些重要內容背誦的很熟練,理解的很透徹,那你幾乎不怎麼需要複習,就用自己的基礎,幾乎就能考的不錯的成績。
3、應該掌握的必須掌握,無法迴避。我自己的切身體會,就是但凡學醫的,該你掌握的你就必須掌握,現在不掌握以後總是要掌握。用一句流行的話來講就是: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比如你大一大二每次都是抱佛腳通過了期末考,許多東西都不理解只是硬背了下,你以為過關了,但你以後總得考執業醫師吧,那個時候可不是投機取巧可以透過的了,你還是得看書,得去記憶。你以後可能還得考研吧,那你還是得背那些基礎的內容。你甚至以後還會考博,考博的內容還是之前教材上講的那些,只是要求你理解的更深刻而已。所以你但凡希望在醫學的道路上走下去,該你掌握的你必須掌握,逃不掉的。
4、要做到有的放矢地記憶。到底如何找到重點,做到有的放矢呢?我的建議是做到以目標為導向學習。比如你如果在基礎年級,那你首先以期末考為導向去記憶,在此之外,同時以考研為導向去記憶。甚至可以說考研是金標準,考研的重點,就是你要記憶的重點,絕不會錯。
5、記憶各個系統的內容不會影響自己的專業性。這是又要提及的一個問題,比如你以後做兒科醫生,那婦科,外科什麼的是否不一定要去記憶呢?這其實是個偽命題。因為作為現階段的你,必須要把這些背上。整個醫學框架,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每門學科間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是互為補充的,缺一不可。那什麼時候可以不去記那些跟自己感興趣科目不相關的東西呢?那就得等你讀研時,那個時候的你要做的是磨練自己專業的技能,比如你研究生讀兒科,那你確實不用花太多心思在婦科,外科上了。但還是不能過於鬆懈,為什麼呢?因為你如果其他專業的內容都有所涉獵,那會對你對自己科的疾病診斷有極大幫助,畢竟,人體是一個整體,每個系統都互為聯絡的。當然,那都是以後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