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納蘭曉倩

    偷拍偷聽偷錄看是幹什麼?如果是為了採訪或和新聞有關的可以理解,如果是為了窺探別人的隱私,以此想達到某種目的,這樣的方法是犯法的,是侵犯了個人生活自由和權利的行為?法律是禁止的,估計你給我提這個問題?可能是生活中遭遇了困惑,其實沒必要的,有些真相不知道最好,知道了會心生煩惱,與其煩惱不如留一份美好在心裡,生活本就不易,讓自己和別人都各自安好,不是更好!

  • 2 # 極客視界

    在南韓,女性上公共衛生間時通常都十分小心,因為在一些不易被發現的角落裡,常常暗藏著一些偷拍攝像頭,而這些偷拍的影像資料,最終都會在一些色情網站上被找到。

    事實上,這樣的情況由來已久,而且在過去的幾年內愈演愈烈。

    據統計,去年南韓警方就接到了超過 6000 起利用偷拍攝像頭製作色情片的報案,而這個數字已經是 2012 年的近 3 倍。當然,這還不包括那些沒有報案的案例。

    對此,9 月 2 日南韓首爾市政府宣佈從 10 月起每天將投入超過 8000 餘人(目前僅 50 人)對全市 20554 個公共衛生間進行排查,以「幫助市民在使用公共衛生間時感到安全,不必對偷拍而感到擔憂」。

    每天 8000 人,這無疑是個巨大的人力成本,相信首爾政府對此也十分無奈,但事情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現在這樣的?

    ▲圖自:AFP

    發達的網路與隱蔽的手段

    自 1987 年起,南韓政府就陸續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推動資訊化程序的法律法規,並將刺激寬頻需求、增強數字資訊讀寫能力列為了南韓的一項享有高優先順序的國家戰略。

    也是自當年起,南韓政府在網路基礎設施建設上總共花費了 50 億美元,而這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目前南韓以 96% 的網際網路普及率位列全球第一;作為對比,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釋出的相關資料,截至 2018 年 6 月 30 日,中國網民規模達 8.02 億,網際網路普及率為 57.7%。

    ▲圖自:Pixabay

    此外,南韓還是世界上智慧手機普及率最高的國家,普及率達到了 94%。由此也不難看出,發達的網路覆蓋和便攜拍攝裝置的普及無疑給偷拍影片的快速製作與傳播提供了一個溫床。

    一名叫 Park Gwang-Mi 的檢察官表示她用了兩年時間在首爾龍山的 1500 間衛生間裡尋找偷拍相機,她說:「我知道要抓到那些罪犯有多難,那些男人能在 15 分鐘內將攝像頭裝好並拆下來」。

    如此有效率的偷拍過程也就意味著罪犯可以輕鬆地銷燬證據,使得警方很難取證定罪。這樣的結果便是:在去年的 6465 起案件中,有 5437 人被拘捕,但最終僅有 119 人(2%)最終入獄。

    ▲帽子都能被改裝用來偷拍,十分隱蔽

    不僅如此,因為有發達的網路,偷拍者往往會向國網路站傳播,而對於這些使用國外伺服器的人,他們既不會受到海外的懲罰,南韓警方也無權調查。

    不過,光有這些「技術上」的條件似乎也不能讓偷拍變得如此氾濫,伴隨著事件的發酵,南韓社會中的一些矛盾似乎也正逐漸顯現出來。

    覺醒的南韓女性

    事實上,一直以來南韓女性往往也像中國、日本女性一樣,對於偷拍往往會選擇隱忍。受到偷拍的影響,她們通常會辭職、整容甚至是自殺。此外,「你穿這麼少不被 xx 才怪」等言論在南韓也是屢見不鮮。

    不過,隨著去年席捲美國好萊塢的 #MeToo 運動在南韓扳倒了一批導演及明星,這樣的情況似乎在發生變化。

    ▲南韓電影《熔爐》裡偷窺的校長

    5 月,在首爾弘益大學偷拍了一名男性模特並將其上傳至「極端女權主義網站」的一名女性偷拍者安某在 12 天之後就被警方逮捕,網站也被嚴查。作為對比,一家傳播女性偷拍內容的網站,相關部門花了 10 年才將其關閉。

    8 月 13 日該案宣判,安某被判 10 個月監禁。但是在同一天的另外一場男性偷拍女性並上傳的案件判決中,該男性卻僅被罰款 200 萬韓元(約合 1.22 萬元人民幣)。

    如此「雙標」的判決結果自然是招致了南韓女性的不滿。在 5 月舉行的女性集會上,她們的口號便是「南韓公民不只有男性,還有女性」,而在 8 月的集會上更是有 7 萬餘名南韓女性走上街頭髮表抗議。

    ▲抗議的標語寫著:「我的生活不是給你看的色情片」

    壓力之下,除了上文中提到的 8000 多人的公共衛生間排查隊,南韓警方還設立「無偷拍放心公廁」,甚至還想出了讓被偷拍的女性變成女鬼等點子。事情似乎在改變。

    正在南韓發生的這場運動還在繼續,最終它將走向何方還未可知。不過想想此前國內 Airbnb 民宿裡屢屢爆出的偷拍攝像頭、滴滴順風車司機直播女乘客等等新聞,它似乎離我們也並不遙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統計學系新生應該要知道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