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這世界上最可愛和最純潔的東西。 ——美國諺語
但娃他爹也有苦惱,孩子從四五個月開始,增加了一個習慣,不論手中抓的是啥,上一秒還在手裡,下一秒沒看住就已經塞進了嘴裡。有一次,這寶貝拿起手鈴,張嘴就啃,結果那手鈴竟被他生生啃下一個,要不是娃他爹眼疾手快用手摳出,就吞進肚子裡了,這一扣扣的孩子直噁心,哭鬧了半天才罷休。
這不,朋友約吃飯,夫妻兩帶著萌娃,那叫一個美呀,這孩子真是不比任何明星的娃遜色,真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見我們開心孩子也開心,張開小嘴樂起來,順便就把手裡抓著的小豬佩奇塞進了嘴裡,可憐的佩奇一腦袋就扎進了這萌寶黑洞洞的嘴巴里……果然名不虛傳啊,初為人父母,束手無策,夫妻兩苦惱不已。
正好手頭有一本《華人育兒百科》,我專門翻看了孩子亂吃東西的章節,閱讀之下明白了這孩子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人類的口腔內神經末梢比身體任何部位都多,寶寶在吮吸的過程中可以從物品與神經末梢的接觸得到滿足和快感。抓啥吃啥是一種本能,是好奇的嚐鮮。通常寶寶3個月大時,就會喜歡將一切手中的東西都當做“美味”。 所以,父母大可不必大驚小怪,更不要採取一些往物品上抹辣味或苦味的東西這樣的虐待行為,要知道,這樣根本無法抑制本能。
《華人育兒百科》中給出了正確的做法:
*隨時保持孩子活動半徑內環境和物品的清潔衛生,移除危險物,注意玩具的形狀、大小、才智,隨時留心孩子的安全,防止噎食、吸入等危險。
*寶寶在和大朋友一起玩時要做好監護工作,杜絕紐扣、小彈珠、小零件等過小的玩具。
*小心餵食,注意果凍、堅果、小糖果甚至豆腐等,防止一不留神造成嗆咳、吸入引起窒息。
最重要的一點,一般寶寶3歲左右時,就會漸漸改掉這個習慣了。
我把這個收穫迫不及待地分享給朋友,夫妻兩如釋重負,連連道謝,同時對我手中的這部育兒寶典垂涎欲滴。不忍割愛,給了他們購買連結,哈哈。
2 閨密的孩子三歲了,聰明伶俐,說話有條理,非常惹人喜愛。隨著與孩子的接觸,發現這孩子還有一大優點,就是專注力很好。孩子極愛玩積木類的玩具,我們聊著天,孩子自己玩積木,摩天輪、小汽車、飛機……拆了裝、裝了拆,一玩就是一兩個小時,動手能力極強。
我問閨密有啥秘訣,孩子這麼好的專注力怎麼培養的,閨蜜說就是從小就給他讀故事書,發現他喜歡積木就鼓勵他並陪他一起玩,每拼出一樣玩具就會誇獎他。
閨密還給孩子報了一些早教班,教學方式開放、形式活潑,比如在媽媽或老師的陪伴下動手包餃子、做蛋糕、沙拉、小朋友協作拼積木等活動,孩子很喜歡,動手時很認真,也常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誇獎,孩子也很有成就感。久而久之,面對喜歡的東西時,孩子就表現出了非常好的專注力。
《華人育兒百科》中也提到了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
*讓孩子參與一些適齡的活動,保持新鮮、有趣,幫孩子獲得成就感,讓孩子樂於參與活動,從而促進孩子的專注力。
*激起孩子對事情本身或事情背後的人、事、物的興趣。
*家長幫助孩子進行與人互動及創造性、自由度高的活動,以刺激孩子腦部的積極發育。 我們會發現,閨密的做法和《華人育兒百科》中所說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方法不謀而合。
3. 現代社會,人們面臨的教育問題越來越多,追究起來,這問題出現的源頭來自原生家庭。事實上,孩子0-3歲是大腦和智力發育最快也最為關鍵的時期,此時對孩子的教育將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甚至命運。因此這個階段的養育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與重視。大家在感嘆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的同時也意識到,從備孕階段起就做好相關的準備與對養育知識的學習有多麼重要。
前面兩個小故事中提到了《華人育兒百科》這本書,事實上這兩件事對這本書中知識的應用只是鳳毛麟角。這本書其實是一部涵蓋面非常廣,知識非常豐富的一部育兒書。
《華人育兒百科》是由臺灣前長庚兒童醫院院長、長庚大學醫學系兒科特聘教授林奏延帶領長庚紀念醫院兒童醫學中心15門分科的百餘位骨幹醫生、營養專家、護理人員攜手幼兒教育專家、兒童專刊主編周育如根據華人兒童的養育經驗編寫而成,是一部針對中國孩子的養育百科書。
在這部百科書中,結合世界潮流與華人育兒習慣,不僅對備孕知識及新生兒護理還有嬰幼兒餵養進行詳細科學的說明,還透過身體發育與保健、心理健康、認知發育、社會情感等方面對0-6歲嬰幼兒的早期教育進行了全面的介紹並提出了很多極具實際操作性的科學建議,語言生動活潑,內容淺顯易懂,是適合每一位華人閱讀的育兒寶典。
孩子是這世界上最可愛和最純潔的東西。 ——美國諺語
但娃他爹也有苦惱,孩子從四五個月開始,增加了一個習慣,不論手中抓的是啥,上一秒還在手裡,下一秒沒看住就已經塞進了嘴裡。有一次,這寶貝拿起手鈴,張嘴就啃,結果那手鈴竟被他生生啃下一個,要不是娃他爹眼疾手快用手摳出,就吞進肚子裡了,這一扣扣的孩子直噁心,哭鬧了半天才罷休。
這不,朋友約吃飯,夫妻兩帶著萌娃,那叫一個美呀,這孩子真是不比任何明星的娃遜色,真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見我們開心孩子也開心,張開小嘴樂起來,順便就把手裡抓著的小豬佩奇塞進了嘴裡,可憐的佩奇一腦袋就扎進了這萌寶黑洞洞的嘴巴里……果然名不虛傳啊,初為人父母,束手無策,夫妻兩苦惱不已。
正好手頭有一本《華人育兒百科》,我專門翻看了孩子亂吃東西的章節,閱讀之下明白了這孩子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人類的口腔內神經末梢比身體任何部位都多,寶寶在吮吸的過程中可以從物品與神經末梢的接觸得到滿足和快感。抓啥吃啥是一種本能,是好奇的嚐鮮。通常寶寶3個月大時,就會喜歡將一切手中的東西都當做“美味”。 所以,父母大可不必大驚小怪,更不要採取一些往物品上抹辣味或苦味的東西這樣的虐待行為,要知道,這樣根本無法抑制本能。
《華人育兒百科》中給出了正確的做法:
*隨時保持孩子活動半徑內環境和物品的清潔衛生,移除危險物,注意玩具的形狀、大小、才智,隨時留心孩子的安全,防止噎食、吸入等危險。
*寶寶在和大朋友一起玩時要做好監護工作,杜絕紐扣、小彈珠、小零件等過小的玩具。
*小心餵食,注意果凍、堅果、小糖果甚至豆腐等,防止一不留神造成嗆咳、吸入引起窒息。
最重要的一點,一般寶寶3歲左右時,就會漸漸改掉這個習慣了。
我把這個收穫迫不及待地分享給朋友,夫妻兩如釋重負,連連道謝,同時對我手中的這部育兒寶典垂涎欲滴。不忍割愛,給了他們購買連結,哈哈。
2 閨密的孩子三歲了,聰明伶俐,說話有條理,非常惹人喜愛。隨著與孩子的接觸,發現這孩子還有一大優點,就是專注力很好。孩子極愛玩積木類的玩具,我們聊著天,孩子自己玩積木,摩天輪、小汽車、飛機……拆了裝、裝了拆,一玩就是一兩個小時,動手能力極強。
我問閨密有啥秘訣,孩子這麼好的專注力怎麼培養的,閨蜜說就是從小就給他讀故事書,發現他喜歡積木就鼓勵他並陪他一起玩,每拼出一樣玩具就會誇獎他。
閨密還給孩子報了一些早教班,教學方式開放、形式活潑,比如在媽媽或老師的陪伴下動手包餃子、做蛋糕、沙拉、小朋友協作拼積木等活動,孩子很喜歡,動手時很認真,也常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誇獎,孩子也很有成就感。久而久之,面對喜歡的東西時,孩子就表現出了非常好的專注力。
《華人育兒百科》中也提到了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
*讓孩子參與一些適齡的活動,保持新鮮、有趣,幫孩子獲得成就感,讓孩子樂於參與活動,從而促進孩子的專注力。
*激起孩子對事情本身或事情背後的人、事、物的興趣。
*家長幫助孩子進行與人互動及創造性、自由度高的活動,以刺激孩子腦部的積極發育。 我們會發現,閨密的做法和《華人育兒百科》中所說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方法不謀而合。
3. 現代社會,人們面臨的教育問題越來越多,追究起來,這問題出現的源頭來自原生家庭。事實上,孩子0-3歲是大腦和智力發育最快也最為關鍵的時期,此時對孩子的教育將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甚至命運。因此這個階段的養育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與重視。大家在感嘆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的同時也意識到,從備孕階段起就做好相關的準備與對養育知識的學習有多麼重要。
前面兩個小故事中提到了《華人育兒百科》這本書,事實上這兩件事對這本書中知識的應用只是鳳毛麟角。這本書其實是一部涵蓋面非常廣,知識非常豐富的一部育兒書。
《華人育兒百科》是由臺灣前長庚兒童醫院院長、長庚大學醫學系兒科特聘教授林奏延帶領長庚紀念醫院兒童醫學中心15門分科的百餘位骨幹醫生、營養專家、護理人員攜手幼兒教育專家、兒童專刊主編周育如根據華人兒童的養育經驗編寫而成,是一部針對中國孩子的養育百科書。
在這部百科書中,結合世界潮流與華人育兒習慣,不僅對備孕知識及新生兒護理還有嬰幼兒餵養進行詳細科學的說明,還透過身體發育與保健、心理健康、認知發育、社會情感等方面對0-6歲嬰幼兒的早期教育進行了全面的介紹並提出了很多極具實際操作性的科學建議,語言生動活潑,內容淺顯易懂,是適合每一位華人閱讀的育兒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