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上弦月A
-
2 # 獵奇動物社
河馬是非洲體型第三大的動物,僅次於大象和犀牛,而在非洲的鱷魚是世界上體型第二大的鱷魚-尼羅鱷,這兩種動物有兩個共同點,一個是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水中的,一個是都有極強的領地意識,所以,二者的衝突是在所難免的。那麼,在對決中,河馬和鱷魚誰更厲害呢?我們簡單地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世界上體型第二大的鱷魚-尼羅鱷現存的鱷魚一共有23種,其中體型最大的是灣鱷,不過灣鱷在非洲沒有分佈,體型僅次於灣鱷的就是尼羅鱷了。尼羅鱷是非洲獨有的一種鱷魚,因此又被稱為非洲鱷,成年的尼羅鱷體長平均都在3米以上,其中雄性比雌性要大很多,雄性的平均體長在4.5米左右,體重平均在600公斤左右,雌性的平均體長在3.3米左右,體重平均在300公斤左右。目前已知的尼羅鱷來自非洲中部,它就是“鱷魚王”古斯塔夫,據相關的資料顯示,古斯塔夫的體長超過了6米,而它出名的原因除了體型外,還有據傳它曾經殺死了超過300人。
從外觀上看,尼羅鱷的腹部呈淡黃色,背部呈橄欖褐色,有黑色的斑點和斑紋。在非洲尼羅鱷主要分佈在非洲東部、中南部的河流和湖泊之中。與其他的鱷魚一樣,尼羅鱷除了繁殖期也是單獨活動的,除了天氣晴朗的白天,它們幾乎很少上岸。
成年的尼羅鱷是一位冷靜的獵手,它們通常會在河邊的淺水區內潛伏很長一段時間,而且為了保持潛伏狀態,尼羅鱷會透過吞下石頭的方式讓自己在水下保持平衡。等到獵物前來喝水時,它會以時速7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從水底竄出來,將獵物拖入水中享用。
雖然在許多野生動物紀錄片中經常看到尼羅鱷捕食,但其實,它們一年能夠吃到動物的機會屈指可數,對於馬拉河裡的尼羅鱷來說,它們一年只有兩頓大餐,這兩次都與東非動物大遷徙有關,因為馬拉河的對岸就是動物遷徙的目的地馬賽馬拉大草原,而它們的兩次大餐分別是動物遷徙的來時和去時。
因此,尼羅鱷有著極強的耐餓力,它們可以在進食一頭斑馬後,連續半年以上不進食。
“饕餮盛宴”已就位,尼羅鱷出動了
尼羅鱷能打過河馬嗎?河馬雖然是一種陸地哺乳動物,但是由於它們的四肢短小,身體龐大,再加上身上沒有毛髮覆蓋,所以它們必須長時間待在水中(防止脫水和減輕身體壓力)。但是,在熱帶氣候下的非洲,水源並不多,這就造成了河馬與尼羅鱷經常在同一片水域中生存。而且河馬雖然是一種食草動物,但是它們有著極強的領地意識,尼羅鱷和河馬的衝突由此而來。
從兩種動物的習性上看,尼羅鱷是獨居動物,而河馬是群居動物,再加上河馬的體型比尼羅鱷大很多,所以在衝突中,落下風的始終是尼羅鱷。也正是因為這樣,尼羅鱷總是會主動地規避河馬的活動區域,因為一旦不小心誤入河馬群的領地,就是這樣的結果:
那麼,如果兩種動物單挑的話,誰更厲害呢?
在同是成年的情況下,尼羅鱷拿河馬毫無辦法,反而河馬會成功趕走,甚至重傷鱷魚。這是為什麼呢?問題就出在攻擊方式和體型上。
首先是體型。尼羅鱷雖然是現存第二大的鱷魚,但是即使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尼羅鱷(古斯塔夫)也不過只有不足1噸的體重,但是河馬就不同了,河馬的雌雄平均體重都在1.4噸左右,遠大於最大的尼羅鱷。在兩種動物對決時,體型的巨大優勢往往能夠彌補“武器”的缺憾。這是其一。
其次是攻擊方式。鱷魚的攻擊方式很簡單,就是咬住然後拖入水中,再死亡翻滾(鱷魚沒有直接將獵物的肉咬下來的能力,只能利用翻滾的方式撕裂獵物)。而河馬則不同了,雖然它是食草動物,但是它的嘴巴最大開合可以達到150°,再加上河馬雖然牙齒很稀疏,但是它的下犬齒長度可達50公分,配合上開合角度大帶來的強大咬合力(1000多公斤),它可以輕鬆咬住對手,並且形成貫穿傷。
並且尼羅鱷與其他鱷魚一樣都是身體細長的一種爬行動物,而河馬則不同,它是一種圓滾滾的哺乳動物。所以,根據兩種動物的攻擊方式看,尼羅鱷很難咬住河馬,而河馬可以輕鬆咬住鱷魚。因此,在同為成年的情況下,河馬確實比尼羅鱷要厲害得多。而這也是尼羅鱷怕河馬的原因。
總結尼羅鱷是非洲最大的鱷魚,它在水中甚至敢獵殺“草原之王”獅子,但是唯獨不敢招惹成年的河馬,其中的原因除了河馬的體型比尼羅鱷大之外,河馬圓滾滾的體型不容易下口以及河馬的大嘴也是主要原因。因此,雖然尼羅鱷會偶爾偷獵河馬幼崽,但是在成年河馬面前就只要逃跑的份了。
回覆列表
我們印象裡,鱷魚兇兇的,河馬憨憨的,這不代表"老實人"就好欺負,名中帶"惡"也不行。
很多人對河馬的噸位和性情不甚瞭解。河馬和鱷魚同水域生活,鱷魚並不是這片水域的主宰。暴躁的老馬哥絕對不是好惹的。
河馬: 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
河馬是怎樣的動物?陸地最大動物前三甲☞ 大象、犀牛、河馬。
大長腿長頸鹿只能排在河馬之後。河馬每天進食100公斤上下,沒錯,理論上河馬一天吃一頭豬才能吃飽。河馬實際上是雜食性動物。
河馬腿粗短,幾千斤的體重,在爬行動物鱷魚面前就是龐然大物,鱷魚抬頭一看,河馬就像一堵移動牆擋在自己面前……
現在對河馬的個頭有概念了吧?再看看河馬身體其他各項指標。
1.河馬碩大的頭部武器
河馬頭部非常碩大,有著陸地動物中最大嘴巴,可以張開90多度,嘴巴上下高度1米多。
河馬有60多釐米長的大門齒,像鏟子一樣向外伸出。另有兩顆半米多長的大獠牙。上顎生有犬齒,也有23㎝左右。
河馬非貓科那種肉食主義,牙齒沒有那麼鋒利,但更加粗大,咬合力大概2000磅。若對付皮糙肉厚的鱷魚正好派上用場,免得硌牙。
鱷魚: 這滾圓的傢伙,我從哪裡下口?
2.河馬堡壘一般的身體
河馬體重,在陸地動物中僅次於大象和犀牛,因為腿很短,重量集中在身體和頭部。所以河馬體型碩大,肥圓敦實。
河馬是真正皮糙肉厚,外面包裹一層防護糙皮,厚達5㎝左右。河馬讓鱷魚咬又能怎樣?
鱷魚嘴巴無法左右咀嚼,只能上下張合。鱷魚會"死亡翻滾"不假,翻得動河馬麼?何況河馬4000千斤的滾圓身體,鱷魚從哪下口?
這好比你我直接下嘴咬一個500斤重大冬瓜。你聰明,你說咱倆先咬哪裡比較好?
鱷魚的大殺招在河馬身上完全用不上。
一個不高興就張大嘴嚇唬鱷魚
3.河馬的暴躁脾氣
河馬領地意識非常強,通常一胎一崽,另外發情期的河馬破壞力最強大。一旦河馬認為領地、幼崽或自身受到威脅,又或碰上情緒不好,就會異常暴躁和危險,攻擊指數飆升。
臉大到底是有氣場啊!
暴躁的河馬有時連自己幼崽都不放過,別問我為什麼,估計河馬自己也搞不清楚。
同地盤混飯吃的鱷魚能不清楚河馬的脾氣?河馬大哥瘋狂起來太嚇鱷了……
鱷魚河馬大戰會怎樣?結局基本取決於兩點☞ ①河馬先生想要什麼結果。②鱷魚是不是想作死。
①水邊鱷魚騷擾河馬幼崽
河馬張開一米多高的大嘴,直接把鱷魚咬住甩出水面。鱷魚的命運要看河馬想用多大的力量,打不打算咬死它。
鱷魚: 我感覺要完了……
②陸地上鱷魚惹到河馬
河馬在岸上晃悠,鱷魚也來曬太陽。河馬: "走遠點!你太醜了!"鱷魚瞅了河馬一眼。
河馬: 你瞅啥?!像坦克一樣衝向鱷魚,直接把鱷魚碾岔氣了。再來一波,鱷魚身體更扁了……從此非洲多了一個新名"非洲扁鱷"。
假如鱷魚水中偷襲,咬住河馬的小短腿……
理論上這是鱷魚最好的機會。可惜,鱷魚沒進化出這個本能和頭腦。鱷魚一般是潛伏水中慢慢靠近獵物,突然衝出水面突襲獵物,然後拖入水中,撕扯獵物。
鱷魚偷襲牛羚、斑馬、羚羊等等,都是如此五步驟☞ 潛伏→靠近→偷襲→入水→撕扯。鱷魚是水域王者,但上了岸就完了蛋。鱷魚進化出的獵食本能就是這樣。
即便鱷魚水中剛好咬住河馬腿,體重對比好比羊和驢,誰倒黴還不一定。河馬潛水出色,你一根菸抽菸了,河馬還在水裡憋氣呢。
鱷魚: 馬哥我們是朋友,這畫面挺好的。
反過來,河馬要欺負鱷魚就容易多了。居高臨下,碾壓優勢的體重,血盆大口大獠牙。直接把鱷魚拱翻過來,就結束了。河馬: 你教教我怎麼坐地上,我能坐死它。
河馬: 我似乎聽到有人在講我
另外,河馬糞便會引來魚類,非遷徙季,食物缺少,鱷魚也會吃魚。鱷魚有利可圖,又打不過河馬,何必惹河馬?同樣,河馬又不以鱷魚為食,水域共存,各取所需,何必沒事到鱷魚那裡找刺激?
所以,一般情況,鱷魚和河馬平時相安無事。不過,領地和幼崽問題,還有河馬暴躁時,衝突也是在所難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