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聯合防務
-
2 # 紅色手電筒
二戰中,美軍和蘇軍相比,部隊的摩托化程度要好的多,無線電器材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高於蘇軍的配備,美軍的無線電步談機可以配備到班甚至可以到單兵,美軍的一個師配有兩千多輛各種車輛,美軍的師可以陪有155毫米的重炮,這些都是蘇軍望塵莫及的,蘇軍的步兵師基本上都是靠腿和馬機動,無線電不多,而且師一級的支援火炮一般只有76毫米炮,或者是120迫擊炮,同時人員的滿員程度很低,美軍一個師編制有1.5萬人,這個是有保證的,美軍的一個團一般都保持在3800人左右,而蘇軍的一個師經常只有3000到4000人,這種情況使得兩軍對於火力的使用有了很大的不同。
對於炮兵的使用,蘇軍強調集中使用,就是將重型火炮集中在炮兵師一類的大編制中由上級指揮機關直接掌握,在主攻方向,會集中大量的炮兵部隊,尤其是重炮兵,這種情況下,主攻方向的火力密度極大,德軍回憶中的炮火鋪天蓋地,蘇軍士兵打也打不完都是指這種地方。
由於蘇軍的無線電器材有限,尤其是缺乏步談機,對於炮火的使用以實現計劃為主,就是首先由空中以及地面部隊偵察,偵察德軍的預設陣地,由炮兵進行集中射擊,這種情況下,火力的反應靈活性稍差,當然,蘇軍也會在適當的地方設立炮兵觀察所,指揮炮兵及時消滅臨時發現的德軍火力點,但是受到觀察視野的限制,並不是能夠及時的發現新冒出來的德軍火力點。
蘇軍航空兵的使用和炮兵類似,都是強調計劃使用,所以看到的都是蘇軍在計劃火力準備後坐著坦克向德軍攻擊。
而美軍的情況不一樣,首先美軍的隊屬火炮十分強大,那個步兵團就有6門105榴彈炮,戰時還有一個營12門105榴彈炮的加強,更不用提師裡還有一個155榴彈炮營了,同時美軍部隊的滿員程度很高,這些編制上的火炮都是實在的。而美軍沒有蘇軍那樣的炮兵師那樣的大編制,不過會有一些獨立的榴彈炮營,用來加強給師或者軍。
美軍和蘇軍一樣,都重視戰前的偵察,透過偵察制定火力計劃。不過,由於美軍的通訊裝置數量質量遠遠好於蘇軍,所以美軍的火力計劃的彈性要大於蘇軍,可以由前線計程車兵直接呼喚後方的炮火支援,當然這些也是主要方向,不會是前線每一個士兵都有權力呼叫炮火支援的。
二戰中,美軍士兵的文化素質要好於蘇軍士兵,列寧在提出什麼是共產主義的時候,有一條就是要有美國的國民教育,而蘇聯當時還是沒有那個條件,士兵的文化素質不高。文化素質高,看地圖確定目標方位的能力要好於文化素質低的,這個不用多說什麼。
蘇聯和美國對於炮火以及空中力量的使用方法的差異,原因是兩國裝備水平不同,尤其是無線電通訊器材的水平的差異決定的,對於這種差異,其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各國都是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來作戰。
-
3 # 飛翔的荷蘭貓
感謝邀請,這可能是對戰爭的意識形態造成了此類分別,前蘇聯是大炮兵主意即火力即正義的意識形態,真理存在於火炮的射程內,而且前蘇聯喜歡用兵海去衝破對方防線,烏拉一聲喊,千萬毛熊衝向前,而且二戰期間前蘇聯的軍事用無線電或其它通訊設施沒有美國的那麼發達那麼多,據說當年T34鋼鐵洪流中只有各連隊的長車才有通訊設施,其它車輛只能在車長探出頭與友軍進行溝通。所以不可能再把這東西配備到連級單位了,而美國剛好相反,非常注重對戰場上各單位的聯絡,所以,美軍更喜歡用簡單的炮火準備後,大兵向前衝,發現敵火力點後通知後方對其定點清除,這也造就了美國大兵在歷次戰爭中有10%的兵員損失在自己的炮火誤炸下。
回覆列表
應該說這是題主的錯覺。二戰期間,美蘇炮兵的使用從大面上來說還是相似的,尤其是一些基本的戰術和原則。蘇聯固然是以戰前大規模的炮兵火力準備著稱,美軍的火力準備也不比蘇軍規模小。舉兩個例子:1944年10月的亞琛戰役中,美軍在戰前集中了372門火炮,火力準備的時間長達2小時,共打出去1.8萬發炮彈。要知道,進攻的美軍僅僅是一個第19軍而已,這個火力準備的強度絕對不亞於蘇軍。1944年9月底開始的對梅斯的進攻中,美軍炮兵同樣進行了2小時的火力準備。所以,從炮兵的基本戰術上來說,美蘇還是有很多共同之處的。
當然,兩國炮兵的區別也很大。首先就是蘇軍有獨立的炮兵師而美軍沒有。之所以會如此,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美軍的空中力量太強大了。戰前的火力準備中,炮兵只是一個組成部分而已,空襲才是重頭戲。同樣是亞琛戰役中,炮兵火力準備之前,美軍先出動了432架飛機對德軍陣地進行空襲——飛機的數量比火炮還多!這也是美軍作戰的標準模式。而蘇軍的火力準備則主要依靠炮兵,空中力量相對要弱不少。這種情況下,儘量集中炮兵,尤其是大威力炮兵(這也是炮兵師的主力),就成為蘇軍進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另一個原因則是蘇軍由於“大清洗”和戰爭初期的慘重損失,一直嚴重缺乏能指揮較大規模部隊的指揮和參謀人員。因此,蘇軍的各單位規模普遍偏小,戰爭中後期時,一個步兵師只有三四千人是常態,其合成度也相對較低。炮兵、裝甲兵、工程兵等技術兵種多以配屬、協同的方式參與戰鬥。這一點就與動輒2萬人以上、十幾個營的“大型”美軍步兵師形成鮮明對比。
至於伴隨的炮兵掩護。首先,美軍一般情況下也做不到召喚之後不到一分鐘就能得到炮兵支援;其次,蘇軍也不是沒有伴隨火力支援。只不過,美軍的步兵通訊器材裝備得很多,步兵排甚至班都能有步話機,和炮兵聯絡方便準確,因此經常能得到後方的團屬、師屬甚至軍屬炮兵支援。而蘇軍就沒有這個條件,所以只能指望伴隨的炮兵,比如說迫擊炮和自行火炮,從場面上看自然不如大口徑壓制火炮來得壯觀。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