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是巴爾幹半島上的兩個重要民族。他們有著共同的祖先斯拉夫人,還是兩度共屬同一國家下的兄弟民族。可是為什麼,這兩個民族如今卻矛盾重重水火不容呢?
早在公元七世紀時,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人的共同祖先斯拉夫人,就大量湧入巴爾幹半島。多年以後,塞爾維亞族和克羅埃西亞族,成為了南斯拉夫最大的兩個民族。
那時的巴爾幹半島,處於東西羅馬的邊界線上。奧斯曼帝國崛起後,這塊區域又成為它和哈布斯堡王朝的爭奪熱點。二戰之後,世界兩大陣營又將這裡變為對峙冷戰的前沿陣地。
南斯拉夫人最初在今天桑賈克地區的新帕爾扎爾附近聚居。15世紀時,奧斯曼帝國擴張侵略時,被迫北遷至哈布斯堡王朝邊疆地區。隨著奧哈邊疆的變遷,塞族人多居住在奧斯曼土耳其境內,而克羅埃西亞人則歸於哈布斯堡王朝轄地。
正因為歷史上屬於不同的爭端國,受地理和不同統治因素的影響,作為兄弟民族的克羅埃西亞族人和塞爾維亞族人,形成了不同的歷史和文化。
塞爾維亞人信奉東正教,使用西里爾文字,和俄羅斯、希臘等東正教國家向來親近。而克羅埃西亞則信奉天主教,使用拉丁文字,和中西歐國家交往甚密。
這些長期處於外族統治下,已經有著不同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南斯拉夫人,卻對建立一個統一的斯拉夫國家,有著強烈的渴望。
1918年,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統一王國成立,又稱為南斯拉夫王國。在這個新生國家裡,塞爾維亞的卡拉喬爾傑成為最高統治者。
1934年,南斯拉夫國王亞歷山大一世,在出訪法國時遇刺身亡。後經調查,此事為克羅埃西亞納粹組織“烏斯塔沙”所為。在德國和義大利扶持下,“烏茲塔沙”鼓動克羅埃西亞獨立。
二戰前夕,為了安撫和拉攏克羅埃西亞,塞維利亞和克羅埃西亞簽訂協議,只要克羅埃西亞不獨立,塞爾維亞將達爾馬提亞地區劃給克羅埃西亞。這樣一來,克羅埃西亞成為三個民族中,領土最多的自治區。
塞爾維亞作出如此巨大的讓步,並沒有換來克羅埃西亞人的同宗結盟。相反,“烏斯塔沙”掌控克羅埃西亞後,成立了克羅埃西亞獨立國,開始殘酷屠殺境內的塞爾維亞人。
在此之前,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兩族間。雖因權力分配有些矛盾,但並沒有過規模性的屠殺事件。克羅埃西亞的“烏茲塔沙”法西斯政權上臺後,開始鼓譟克羅埃西亞人對塞爾維亞族的仇恨。其政府教育文化部長布達克公開宣傳:對於克境內的塞爾維亞人,應該殺掉1/3,趕走1/3,餘下的1/3改信天主教。
“烏斯塔沙”殘害了多少塞爾維亞人呢?據以色列亞德-瓦舍姆大屠殺資料記載,大約60萬塞爾維亞人被殺害,25萬被趕出克羅埃西亞,還有20萬被迫改信天主教。
連佔領克羅埃西亞的義大利軍隊都看不下去了,開始制止“烏斯塔沙”的屠殺行為。塞爾維亞人不得不為躲避同宗克族人殘害,尋求外族義大利軍隊的保護。
塞族人的報復組織“切特尼克”也展開了復仇行動,對克族人展開屠殺。但其程度遠遠不及“烏斯塔沙”的暴行。
鐵托領導的社會主義南斯拉夫成立後,塞族和克族再一次歸屬於同一國家。
鐵托刻意淡化塞克間的民族矛盾,把當初的大屠殺歸結於法西斯暴行,迴避屠殺根源的民族屬性。但兩族間的傷口並沒有癒合,掩蓋事實不會實現真正的和解。
來自克羅埃西亞的鐵托,還刻意打壓塞爾維亞,將馬其頓分離成單獨的共和國,授予科索沃自治省身份,使塞爾維亞的南斯拉夫主導地位不保。但是這樣一來,也為後來的科索沃獨立埋下了隱患。
1971年,“克羅埃西亞之春”事件後,鐵托撤換了克羅埃西亞領導人。但同時也換掉了塞爾維亞的掌權機構。不過,大一統的南斯拉夫,並沒有解決克塞矛盾。
南斯拉夫解體後,克羅埃西亞境內的塞族人在塞爾維亞支援下,成立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所轄克拉伊納、東西斯拉沃尼亞三部分。
最終,克羅埃西亞拒絕了塞族人高度自治的和平方案,在美國支援下,1995年連續發動閃電行動和風暴行動,奪回東西斯拉沃尼亞和克拉伊納。25萬塞族人被迫離開家園,逃往塞爾維亞。
克羅埃西亞成功清除了境內的塞族心頭大患。克羅埃西亞總統圖季曼自己都沒有想到能如此輕鬆,他說:他們走得很快,好像這兒並不是他們祖輩生存的地方。
在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數個世紀的爭端中,克羅埃西亞雖然處於下風,但它充分利用國際勢力得到了不少好處。在它加入北約和歐盟後,更是多次對塞爾維亞進行威脅,並甘當美國馬前卒,極力支援科索沃獨立,唯恐塞爾維亞不亂。
這樣看來,這對同宗同源的不同民族國家,仍然看不到和解的希望。
(參考資料:《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恩怨史》)
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是巴爾幹半島上的兩個重要民族。他們有著共同的祖先斯拉夫人,還是兩度共屬同一國家下的兄弟民族。可是為什麼,這兩個民族如今卻矛盾重重水火不容呢?
(克羅埃西亞之戰)早在公元七世紀時,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人的共同祖先斯拉夫人,就大量湧入巴爾幹半島。多年以後,塞爾維亞族和克羅埃西亞族,成為了南斯拉夫最大的兩個民族。
那時的巴爾幹半島,處於東西羅馬的邊界線上。奧斯曼帝國崛起後,這塊區域又成為它和哈布斯堡王朝的爭奪熱點。二戰之後,世界兩大陣營又將這裡變為對峙冷戰的前沿陣地。
南斯拉夫人最初在今天桑賈克地區的新帕爾扎爾附近聚居。15世紀時,奧斯曼帝國擴張侵略時,被迫北遷至哈布斯堡王朝邊疆地區。隨著奧哈邊疆的變遷,塞族人多居住在奧斯曼土耳其境內,而克羅埃西亞人則歸於哈布斯堡王朝轄地。
正因為歷史上屬於不同的爭端國,受地理和不同統治因素的影響,作為兄弟民族的克羅埃西亞族人和塞爾維亞族人,形成了不同的歷史和文化。
(東正教教堂內的天使畫像)塞爾維亞人信奉東正教,使用西里爾文字,和俄羅斯、希臘等東正教國家向來親近。而克羅埃西亞則信奉天主教,使用拉丁文字,和中西歐國家交往甚密。
這些長期處於外族統治下,已經有著不同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南斯拉夫人,卻對建立一個統一的斯拉夫國家,有著強烈的渴望。
1918年,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統一王國成立,又稱為南斯拉夫王國。在這個新生國家裡,塞爾維亞的卡拉喬爾傑成為最高統治者。
1934年,南斯拉夫國王亞歷山大一世,在出訪法國時遇刺身亡。後經調查,此事為克羅埃西亞納粹組織“烏斯塔沙”所為。在德國和義大利扶持下,“烏茲塔沙”鼓動克羅埃西亞獨立。
二戰前夕,為了安撫和拉攏克羅埃西亞,塞維利亞和克羅埃西亞簽訂協議,只要克羅埃西亞不獨立,塞爾維亞將達爾馬提亞地區劃給克羅埃西亞。這樣一來,克羅埃西亞成為三個民族中,領土最多的自治區。
(被烏斯塔沙殺害的受害者)塞爾維亞作出如此巨大的讓步,並沒有換來克羅埃西亞人的同宗結盟。相反,“烏斯塔沙”掌控克羅埃西亞後,成立了克羅埃西亞獨立國,開始殘酷屠殺境內的塞爾維亞人。
在此之前,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兩族間。雖因權力分配有些矛盾,但並沒有過規模性的屠殺事件。克羅埃西亞的“烏茲塔沙”法西斯政權上臺後,開始鼓譟克羅埃西亞人對塞爾維亞族的仇恨。其政府教育文化部長布達克公開宣傳:對於克境內的塞爾維亞人,應該殺掉1/3,趕走1/3,餘下的1/3改信天主教。
“烏斯塔沙”殘害了多少塞爾維亞人呢?據以色列亞德-瓦舍姆大屠殺資料記載,大約60萬塞爾維亞人被殺害,25萬被趕出克羅埃西亞,還有20萬被迫改信天主教。
連佔領克羅埃西亞的義大利軍隊都看不下去了,開始制止“烏斯塔沙”的屠殺行為。塞爾維亞人不得不為躲避同宗克族人殘害,尋求外族義大利軍隊的保護。
塞族人的報復組織“切特尼克”也展開了復仇行動,對克族人展開屠殺。但其程度遠遠不及“烏斯塔沙”的暴行。
(鐵托)鐵托領導的社會主義南斯拉夫成立後,塞族和克族再一次歸屬於同一國家。
鐵托刻意淡化塞克間的民族矛盾,把當初的大屠殺歸結於法西斯暴行,迴避屠殺根源的民族屬性。但兩族間的傷口並沒有癒合,掩蓋事實不會實現真正的和解。
來自克羅埃西亞的鐵托,還刻意打壓塞爾維亞,將馬其頓分離成單獨的共和國,授予科索沃自治省身份,使塞爾維亞的南斯拉夫主導地位不保。但是這樣一來,也為後來的科索沃獨立埋下了隱患。
1971年,“克羅埃西亞之春”事件後,鐵托撤換了克羅埃西亞領導人。但同時也換掉了塞爾維亞的掌權機構。不過,大一統的南斯拉夫,並沒有解決克塞矛盾。
南斯拉夫解體後,克羅埃西亞境內的塞族人在塞爾維亞支援下,成立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所轄克拉伊納、東西斯拉沃尼亞三部分。
最終,克羅埃西亞拒絕了塞族人高度自治的和平方案,在美國支援下,1995年連續發動閃電行動和風暴行動,奪回東西斯拉沃尼亞和克拉伊納。25萬塞族人被迫離開家園,逃往塞爾維亞。
克羅埃西亞成功清除了境內的塞族心頭大患。克羅埃西亞總統圖季曼自己都沒有想到能如此輕鬆,他說:他們走得很快,好像這兒並不是他們祖輩生存的地方。
在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數個世紀的爭端中,克羅埃西亞雖然處於下風,但它充分利用國際勢力得到了不少好處。在它加入北約和歐盟後,更是多次對塞爾維亞進行威脅,並甘當美國馬前卒,極力支援科索沃獨立,唯恐塞爾維亞不亂。
這樣看來,這對同宗同源的不同民族國家,仍然看不到和解的希望。
(參考資料:《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恩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