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牛刀小試713
-
2 # 李夢龍
其實孩子的懶,絕大多數是取決於家長。因為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衣食住行生活中的瑣事包辦代替,導致孩子缺乏鍛鍊,能力不足,懶也是情理之中。
那麼如果想改變這種現狀,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對此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認知方面。
可以透過故事與圖書幫助孩子形成認知,勤勞是一種優良的美德,而懶惰是不好的習慣。並且勤勞的小朋友大家都喜歡,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勤勞的人拒絕懶惰。
第二:行為方面。
家長要經常給與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常孩子做事不好比較慢的時候不要著急,這是孩子鍛鍊學習的過程,沒有誰一生下來什麼都會,都需要學習與鍛鍊的。
第三:給與孩子支援與鼓勵。
孩子是需要鼓勵的,經常給與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同時要鼓勵孩子,也許孩子會覺得困難但是一定成功之後的喜悅對孩子來說也是很大的提升,並且可以適當的給與孩子一些獎勵,這樣孩子也會更加充滿動力。
-
3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孩子懶其實有以下幾點原因造成的,我們可以對症下藥根據孩子的情況進行不同的調整措施。
1、不重視
孩子在面對一些事情時,本身就不是很重視,認為是可有可無。甚至認為不是自己應該承擔的。例如:洗個小衣服,掃個地一些家務。在孩子的意識認知層面,本身就認為這是父母要做的事,不是自己該做的事,所以他們面對父母讓他們做這些事情時會有一種委屈感,抗拒的情緒。“又不是我應該做的,為什麼要讓我做,我不做”所以他們會千萬百計的不去做這些事情。
面對這樣的情況,要從思想認知上改變孩子的認知。
要讓孩子知道,家務是大家做的是家庭成員每人都要承擔的。可以在家裡劃分每個人要負責的區域或是排一個值日表,讓孩子對家庭有責任感,對家務有擔當意識。每週也可做一個評比,看看誰在值日時,最認真做的最好最仔細,評出當週勞動小能手並給予一定的獎勵。
在比賽與評比的過程中,都會激發孩子爭第一的勁頭,他們也會積極的去行動的。
2、習慣性懶
懶惰是一種可以形成習慣性的壞毛病。做事總是無限度的拖拉、磨蹭,家長對孩子的事情不聞不問等都會讓孩子變成習慣性的懶惰。
因為沒有規矩,沒有監督,沒有檢查,總之一句話就是沒有人管沒有人問。孩子本身的自控力又很弱,慢慢孩子就會變的懶散,而且會形成習慣性。
面對習慣性的懶,家長就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首先要與孩子建立時刻表,每一件事情要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完成,每一件事情家長要及時的檢查,對於沒有及時完成的要有相應的懲罰政策,對於在規定時間範圍內完成的事情要給予及時的獎賞。
其次要透過遊戲形式來培養孩子的時間意識,也可以讓孩子多參加一些有競賽精神的活動來讓孩子變的靈動起來。
最後,要培養孩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早起早睡,定時定點的吃飯、散步、運動等。
3、依賴性強
很多孩子的懶都是源與父母的全方位的包辦代替。很多全職媽媽可謂是把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只讓孩子學習,其他的所有事情父母全部代替孩子來做,這讓孩子的依賴性變的很強,什麼事情都不會做也不想做。
家長以為這樣是為了給孩子節省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可是往往這樣的孩子並沒有在學業上讓家長有多滿意,反而讓家長操心的地方更多。
人的大腦是需要交替性來工作,學習與簡單的生活勞動是不可分的,簡單的做一些勞動是可以促進大腦的活躍。如果長期處在學習狀態下,大腦會疲勞,會產生抑制現象,有時你看著孩子是在學習,其實他的大腦早就已經產生了抑制,看是看了卻不明白,聽是聽了卻聽不懂。經常你會聽到孩子說,我學不進去了,這不是孩子的原因是大腦產生抑制作用的一種表現。
所以我們常說學習一會就要換換腦,以免造成大腦僵化是有科學道理的。孩子能做的事就要讓孩子去做,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來制定時間表,這不僅能克服孩子的懶惰還能有效的培養孩子全面的生活能力、學習能力、自控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
☆李娜,多倫多國際心理中心認證的情緒管理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北大課題專案組成員,ACI國際心理諮詢師,中國心理學會認證的情緒管理師。
回覆列表
懶是與生俱來的天性。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這麼懶?因為現在的家長太勤勞了,很多本該孩子自己做的事情都自己代勞,孩子缺少勞動鍛鍊的機會,久而久之養成了很強的惰性。
要想治懶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多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讓他體驗勞動的快樂,收貨勞動的成果。家長只需給他們必要的指導,切勿取而代之。
相信勞動是最能塑造人格的,要對您的孩子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