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魯南製藥健康小達人
-
2 # 吳一波
簡單來說,布洛芬是非甾體抗炎藥,主要功能是解熱鎮痛抗炎。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對胃腸道的刺激造成的噁心、嘔吐、出血等,另外還有一定的肝腎毒性,大劑量時還會造成骨髓抑制、肝功損害。
在生活中,尤其是佳節前後,大家經常聽到的就是“頭孢就酒,說走就走”,其實作為止痛的優秀選手布洛芬,也就是,和酒精聯手的話會加重藥物的不良反應,增加對胃腸道的刺激,引起噁心嘔吐,嚴重時可以導致胃潰瘍、胃出血,增加藥物的肝腎毒性,而且還會影響藥物的作用,所以建議大家避免服藥的同時飲酒或攝入含有乙醇的藥物食物(如酒心巧克力)等。
首先飲酒會加重藥物對胃黏膜的損害。布洛芬本身就會對胃腸道產生刺激,所以服藥前可以喝些牛奶保護胃粘膜,或者選擇緩釋膠囊來減緩對胃粘膜的刺激,而酒精也會對胃粘膜產生刺激,因此服藥喝酒會加重胃粘膜的負擔,尤其是對於本身有消化道基礎病的人來說危險更大,易發生出血穿孔等,應該慎重選擇。
另外,酒精會加重肝臟負擔,布洛芬有一定的肝腎毒性,因此二者同時作用會加重布洛芬的肝腎毒性。布洛芬主要在肝臟代謝,經由腎臟排出。因此而這同時服用對肝臟工作負荷較大,對於肝功不好的患者來說更為嚴重。
但是,酒精只是加重布洛芬的不良反應,與酒精和頭孢的相互作用本質上是不同的。乙醇會在肝臟代謝為乙醛,乙醛在乙醛脫氫酶的作用下代謝成為乙酸排出體外。而頭孢類藥物的化學結構中含有甲硫四氮唑取代基, 後者會競爭性抑制乙醛脫氫酶活性, 導致乙醛在體內聚集,誘發雙硫侖樣反應,經常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 心率加快, 心肌耗氧量增加, 從而使冠狀動脈的血流量減少,心律失常。此外還可減少血管活性物質生成, 出現低血壓, 胸悶氣短, 面部潮紅, 頭痛惡心, 嘔吐, 煩躁, 嗜睡等臨床表現, 有時會有意識喪失。因此在服用頭孢菌素類藥物期間要儘量避免乙醇的攝入。
除布洛芬、頭孢類藥物以外,還有許多藥物會與乙醇發生反應,比如咪唑類抗菌藥物, 如甲硝唑, 替硝唑, 奧硝唑, 塞克硝唑等, 以及其他抗菌藥如呋喃唑酮, 氯黴素, 酮康唑, 灰黃黴素, 琥乙紅黴素, 異煙肼等, 降糖藥物如苯乙雙胍, 格列本脲, 格列吡嗪, 胰島素等, 其他藥物如華法令, 三氟拉嗪, 妥拉唑林, 水合氯醛等化學結構中含有甲硫四氮唑取代基, 後者可競爭性抑制乙醛脫氫酶活性, 誘發雙硫侖樣反應。因此,建議大家在服藥期間儘量避免乙醇的攝入,減少意外的發生。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藥品的說明書,安全用藥。即使在節日期間,也不要存在僥倖心理,造成嚴重的後果。
回覆列表
服用布洛芬後飲酒可能會使胃腸道粘膜受到藥物和乙醇的雙重刺激,甚至引起消化道潰瘍和出血。除了布洛芬不能和酒同用,吃下面這些藥也不可以喝酒。
感冒藥+酒=肝衰竭大多數感冒藥都含有對乙醯氨基酚,而大量的飲酒會消耗體內的谷胱甘肽,致使對乙醯氨基酚生成的代謝物無法與谷胱甘肽結合,增加肝臟衰竭的風險。
頭孢類+酒=毒藥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在體內會轉換成乙醛,繼而在酶的作用下轉換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而頭孢類抗生素會抑制乙醛的轉換,進而出現一系列嚴重的不良反應。
降壓藥+酒=低血壓休克因為酒精具有擴張血管、抑制交感神經和心機收縮力的作用,可增強降壓藥的效果,引起頭痛、甚至休克。
解熱鎮痛藥+酒=消化道出血除上面所說的布洛芬,還有阿司匹林、雙氯芬酸也不可以與酒同服。
降糖藥+酒=低血糖休克酒精具有增強降糖藥的效果,可引起頭昏、心慌、出冷汗、手發抖等低血糖的作用,嚴重者可發生休克。
安眠藥+酒=一條人命與上面的道理相同,有增強要藥效的作用。
抗癲癇藥+酒=藥物失效服用抗癲癇藥物時飲酒會大大降低治療作用,導致對發作不易控制。
抗過敏藥+酒=嗜睡昏迷可引起嗜睡、精神恍惚、昏迷等情況、
腸胃炎藥+酒=更易醉酒比如呋喃唑酮片,服用後在腸道內會生成羥乙胺的代謝物,使機體對酒精的敏感性增強,至少停藥半個月才可以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