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休息:休息對疾病有很大好處,特別對活動期病人要強調充分休息,減少精神和體力負擔。隨病情好轉可逐漸增加活動量,但一般應避免重體力活動。 二、飲食和營養:腹瀉期要注意補充營養,又要適當減少飲食中的纖維素成份,像韭菜、芹菜、蒜薹等,要用少渣飲食,以減輕高纖維素成份可能給結腸粘膜帶來的機械性損傷。關於結腸炎患者喝牛奶的問題,要看喝牛奶後有無腹瀉加重,因為潰瘍性結腸炎病人可能對牛乳蛋白過敏,另一方面,有些患者可能因腸道的乳糖酶缺乏服牛奶腹瀉。在中國,患有乳糖酶缺乏症的人要比西方為多,因此,對腹瀉期的炎症性腸病患者應仔細詢問有無對牛乳過敏史,限制乳製品的攝入,有時會起到止瀉的效果。 由於腹瀉便血、長期攝食過少和吸收營養不良等因素,患者可能有缺鐵、葉酸缺乏或貧血、應給予適量補充。一般可經口服或注射補充,運用益氣健脾、養血補腎中藥也可達增加體質和補充營養的目的,但不要濫補,要辯證用藥。長期腹瀉者,要補充鈣以及鎂、鋅等微量元素。 三、糾正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重度患者由於大量腹瀉、發熱,容易有脫水,水鹽代謝紊亂和低鉀,尤其是用大量激素治療時,尿鉀排出增加,更容易導致低血鉀,而低血鉀可誘發中毒性腸擴張,因此,患者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更要注意用藥後反應。門診患者如因病情加重,出現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要及時住院治療,以便及時靜脈補充水,氯化鈉和鉀鹽,糾正水和酸鹼平衡紊亂。 有以下幾點,您參考一下吧! 1.少纖維、低脂肪食物有促進腸蠕動、刺激腸壁的作用,但不易消化,對腸道不利,故應限制。多油及脂肪類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腸作用又可使腹瀉加重,所以油炸、烹調、油煎及肥肉類和食用油應控制用量。 2.注意補充蛋白質及維生素。在日常飲食中應選用一些易消化的優質蛋白質食品,如魚、蛋、豆製品及富含維生素的新鮮嫩葉菜等。最好食用菜汁,以減少纖維的攝入,因為慢性腸炎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差,應採用易消化的半流少渣飲食、少量多餐的方法,以增加營養,改善症狀。慢性結腸炎急性發作時,應食粥類、精米麵類、魚蝦、蛋及豆製品和易消化的食物,以使腸道得以休息。 3.慢性腸炎如有脫水低鈉現象時,應及時補充淡鹽水,食用菜葉湯以補充水、鹽和維生素的丟失。 4.排氣、腹瀉過強時,應少食糖及易產生髮酵的食物:如薯類、豆類、牛奶等。 5.柿子、石榴、蘋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膠成分,均有收斂止瀉作用,慢性結腸炎可適量食用。 6.慢性腸炎病人多是身體虛弱、抵抗力差,尤其胃腸道易併發感染,因而更應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堅硬及變質的食物,禁酒及辛辣刺激性強的調味品。 7.慢性結腸炎病人還應密切觀察自己對各種食品的適應性,注意個體差異。一些本不應對腸道造成影響的食品,如雞蛋、牛奶等,但食後腹瀉加重,過敏源一時也分辨不清,因此發現問題,要找出原因,摸索規律,儘量不要食用。 急慢性反覆不定的腹瀉除了積極醫治外,飲食調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飲食的調理能減輕腸胃負擔,促進腸粘膜修復,在用藥過程當中,透過飲食調理,供給腸道充足的營養,改善營養狀況,避免刺激,使腸道得到適當的休息,有利於早日康復、縮短用藥療程。 因此,急慢性結腸炎患者的飲食原則是 1、食物應以易消化,質軟少渣,無刺激性為宜。少渣食物可以減少腸蠕動,使腹瀉得以緩解,可進食雞蛋、細掛麵、爛米粥等。含粗纖維多的食物和水果、蔬菜儘量少吃。 2、慢性結腸炎的病程長,經常反覆發作,為改善營養狀況和腸道環境,要給予高蛋白、高熱量的飲食。還應在供給富含維生素、無機鹽、微量元素的食物,尤其是含維生素C、維生素B乃鐵豐富的食物,以補充體力、滋養身體。 3、多吃此有止瀉作用的食物減輕腹瀉,再透過綜合治療調理有利於早日康復。如:馬齒莧、薏苡仁、扁豆、山藥、山楂、烏梅、蘋果、荔枝、蓮子、糯米、粳米、茨實、藕、火腿、烏雞、胡椒等 4、適當控制脂肪。在膳食中不要用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烹調要少用油,採用蒸、氽、燴、燜等方法。忌食豬油、羊油、奶油、牛油、核桃仁等多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腹瀉。 5、忌吃產氣食物。此病由於反覆發作,在結腸粘膜中潰瘍、疤痕纖維交替產生,因而結腸內壁的彈性降低,如果多吃的大豆、豆製品、炒蠶豆、白薯等脹氣食物,則可能會導致腸內氣體充盈而發生急性腸擴張或潰瘍穿孔等併發症。 6、忌生冷瓜果。此病患者多為脾胃素虛、腎陽衰弱,如果多吃生冷食物、寒性瓜果,如各種冷飲、冰鎮食品、梨、西瓜、橘、柑、香蕉、西紅柿、蚌肉、海參、百合湯等,會進一步損傷脾腎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溼內停,同時這些食品本身性質滑利,會加重腹瀉腹痛。 7、忌食牛奶及海鮮。腹瀉患者食用牛奶、煉乳、蝦、海魚等後易發生結腸過敏,導致腹瀉加重。另外蜂蜜及其製品有潤腸通便作用,所以也不能食用。
一、休息:休息對疾病有很大好處,特別對活動期病人要強調充分休息,減少精神和體力負擔。隨病情好轉可逐漸增加活動量,但一般應避免重體力活動。 二、飲食和營養:腹瀉期要注意補充營養,又要適當減少飲食中的纖維素成份,像韭菜、芹菜、蒜薹等,要用少渣飲食,以減輕高纖維素成份可能給結腸粘膜帶來的機械性損傷。關於結腸炎患者喝牛奶的問題,要看喝牛奶後有無腹瀉加重,因為潰瘍性結腸炎病人可能對牛乳蛋白過敏,另一方面,有些患者可能因腸道的乳糖酶缺乏服牛奶腹瀉。在中國,患有乳糖酶缺乏症的人要比西方為多,因此,對腹瀉期的炎症性腸病患者應仔細詢問有無對牛乳過敏史,限制乳製品的攝入,有時會起到止瀉的效果。 由於腹瀉便血、長期攝食過少和吸收營養不良等因素,患者可能有缺鐵、葉酸缺乏或貧血、應給予適量補充。一般可經口服或注射補充,運用益氣健脾、養血補腎中藥也可達增加體質和補充營養的目的,但不要濫補,要辯證用藥。長期腹瀉者,要補充鈣以及鎂、鋅等微量元素。 三、糾正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重度患者由於大量腹瀉、發熱,容易有脫水,水鹽代謝紊亂和低鉀,尤其是用大量激素治療時,尿鉀排出增加,更容易導致低血鉀,而低血鉀可誘發中毒性腸擴張,因此,患者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更要注意用藥後反應。門診患者如因病情加重,出現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要及時住院治療,以便及時靜脈補充水,氯化鈉和鉀鹽,糾正水和酸鹼平衡紊亂。 有以下幾點,您參考一下吧! 1.少纖維、低脂肪食物有促進腸蠕動、刺激腸壁的作用,但不易消化,對腸道不利,故應限制。多油及脂肪類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腸作用又可使腹瀉加重,所以油炸、烹調、油煎及肥肉類和食用油應控制用量。 2.注意補充蛋白質及維生素。在日常飲食中應選用一些易消化的優質蛋白質食品,如魚、蛋、豆製品及富含維生素的新鮮嫩葉菜等。最好食用菜汁,以減少纖維的攝入,因為慢性腸炎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差,應採用易消化的半流少渣飲食、少量多餐的方法,以增加營養,改善症狀。慢性結腸炎急性發作時,應食粥類、精米麵類、魚蝦、蛋及豆製品和易消化的食物,以使腸道得以休息。 3.慢性腸炎如有脫水低鈉現象時,應及時補充淡鹽水,食用菜葉湯以補充水、鹽和維生素的丟失。 4.排氣、腹瀉過強時,應少食糖及易產生髮酵的食物:如薯類、豆類、牛奶等。 5.柿子、石榴、蘋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膠成分,均有收斂止瀉作用,慢性結腸炎可適量食用。 6.慢性腸炎病人多是身體虛弱、抵抗力差,尤其胃腸道易併發感染,因而更應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堅硬及變質的食物,禁酒及辛辣刺激性強的調味品。 7.慢性結腸炎病人還應密切觀察自己對各種食品的適應性,注意個體差異。一些本不應對腸道造成影響的食品,如雞蛋、牛奶等,但食後腹瀉加重,過敏源一時也分辨不清,因此發現問題,要找出原因,摸索規律,儘量不要食用。 急慢性反覆不定的腹瀉除了積極醫治外,飲食調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飲食的調理能減輕腸胃負擔,促進腸粘膜修復,在用藥過程當中,透過飲食調理,供給腸道充足的營養,改善營養狀況,避免刺激,使腸道得到適當的休息,有利於早日康復、縮短用藥療程。 因此,急慢性結腸炎患者的飲食原則是 1、食物應以易消化,質軟少渣,無刺激性為宜。少渣食物可以減少腸蠕動,使腹瀉得以緩解,可進食雞蛋、細掛麵、爛米粥等。含粗纖維多的食物和水果、蔬菜儘量少吃。 2、慢性結腸炎的病程長,經常反覆發作,為改善營養狀況和腸道環境,要給予高蛋白、高熱量的飲食。還應在供給富含維生素、無機鹽、微量元素的食物,尤其是含維生素C、維生素B乃鐵豐富的食物,以補充體力、滋養身體。 3、多吃此有止瀉作用的食物減輕腹瀉,再透過綜合治療調理有利於早日康復。如:馬齒莧、薏苡仁、扁豆、山藥、山楂、烏梅、蘋果、荔枝、蓮子、糯米、粳米、茨實、藕、火腿、烏雞、胡椒等 4、適當控制脂肪。在膳食中不要用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烹調要少用油,採用蒸、氽、燴、燜等方法。忌食豬油、羊油、奶油、牛油、核桃仁等多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腹瀉。 5、忌吃產氣食物。此病由於反覆發作,在結腸粘膜中潰瘍、疤痕纖維交替產生,因而結腸內壁的彈性降低,如果多吃的大豆、豆製品、炒蠶豆、白薯等脹氣食物,則可能會導致腸內氣體充盈而發生急性腸擴張或潰瘍穿孔等併發症。 6、忌生冷瓜果。此病患者多為脾胃素虛、腎陽衰弱,如果多吃生冷食物、寒性瓜果,如各種冷飲、冰鎮食品、梨、西瓜、橘、柑、香蕉、西紅柿、蚌肉、海參、百合湯等,會進一步損傷脾腎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溼內停,同時這些食品本身性質滑利,會加重腹瀉腹痛。 7、忌食牛奶及海鮮。腹瀉患者食用牛奶、煉乳、蝦、海魚等後易發生結腸過敏,導致腹瀉加重。另外蜂蜜及其製品有潤腸通便作用,所以也不能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