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斯托客2019
-
2 # 海龜財經
2019年《財富》雜誌公佈,在今年的世界最大的500家企業中,有129家來自中國(包括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歷史上首次超過美國的121家。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曾經日本、德國也沒有達到,從這裡可以看出,中國在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中國實力和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得到顯著提高,社會發展和經濟水平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世界最大的500家企業在國際經濟、全球生產、國際貿易和國際直接投資方面佔主導作用。體現了大國經濟的經濟實力水平。根據世界銀行和財富雜誌的資料,2018年,全球GDP為85.79萬億美元,500強企業營收近30萬億美元,由此得出世界500強企業營收佔全球GDP的34.97%。另外,世界500強佔據全球生產的40%,佔國際貿易的50%,直接投資的90%以上。
由這些資料及主要大國上榜企業數量可以看出,上榜企業數量較多的國家其經濟實力比較強,國際競爭力水平會比較高。
中國在世界500強的企業數量從少到第一,從排名靠後到逐步向前,體現了中國經濟速度和中國企業實力的增強。在1995年,中國第一次參加世界500強這個排名,當時僅3家企業入圍,而美國以151家遙遙領先。彈指一揮間,到2019年,中國上榜企業數量已經躍居這個榜單首位,而且,在前五名裡,中國佔到了三個。
另外,在今年新進入榜單的25家企業中,有13家來自中國,說明中國經濟在全球中地位仍在穩步提升中。個別科技型企業上升勢頭明顯,比如華為由去年的72名上升的今年的61名,阿里巴巴從去年的300名升為182名,騰訊從331上升到237名。
中國在世界500強的企業反映了中國經濟的基本階段和週期,以及行業分佈和經營狀況。從中國500強名單看,金屬製造、房地產、製造企業和批發零售佔前四位,另外,銀行利潤佔較重的比重,還有5家房地產企業上榜,由此可以得出:一是除銀行外,整體淨利潤收益率並不高;二是在通訊技術、生命科學、生物醫藥、健康醫療等方面的高科技企業還很少。
而從上榜美國和世界其它國家看,與人的健康、醫療、生活等有關的產業,包括醫藥、生命、健康和生活密切相關的產業非常多,在這些方面,中國企業比較少。
綜上所述,中企上榜數量創新高,反映了中國經濟和實力的大幅提升,反映了綜合國力和企業國際競爭水平的提高,與此同時,我們應調整發展結構,在通訊技術、生命科學、生物醫藥、健康醫療等方面應該加大投入,爭取更多這些領域企業入圍。
回覆列表
你好,斯托客 來談談這個話題。
首先,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中,中國上榜企業129家,首次超過了美國的121家。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500強上榜企業從最初的3家到現在的129家。在中美力量的較量中,中國第一次完成了超越。
但是,中國的上榜企業包含了香港臺灣地區的企業,除去臺灣地區的企業,中國的上榜企業只剩下119家,勉強和美國旗鼓相當。而且,中國企業的盈利指標是比較低的,中國上榜企業的平均利潤是35億美元,低於500強企業的平均利潤43億美元。中國的上榜企業中大部分的利潤是銀行賺取的,非銀行上榜企業的平均利潤只有19.2億美元,二美國非銀行上榜企業的平均利潤有52.8億美元,是中國的近3倍。中國企業在全球化方面以及在全球市場上的賺錢能力還是比較弱的,尤其是和美國的上榜企業相比。
2018年,中國的GDP總量還只有美國的65%左右,在GDP總量上超越美國估計還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到2030年左右。根據《華盛頓郵報》的資料,2019年一季度,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單一第一大消費市場,這是一個意義非常重大的轉折。要知道美國之所以成長為全球第一大國,也是從他們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開始的。因為他們擁有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他們敢於挑戰全世界的貿易規則,挑起貿易戰。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才有培育更多更好500強企業的土壤。
從上圖可以看出,美國500強企業在2002達到最高峰的198家,然後出現拐點一路下滑到2019年的121家。中國的上榜企業從1995年開始到2019年,一直處於增長的態勢,而且增長的勢頭還未停止。歷史上,日本的500強上榜企業也曾經達到149家,在上世紀90年代,日本的經濟到達頂峰。日美廣場協議之後,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日本失去了二十年,500強上榜企業也從最高的149家滑落到現在的50家左右。中國要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轍,在中美的較量中,取得越來越好的成績。
上榜企業的數量並不是一個追求的目標,這只是一個順其自然的結果,中國的經濟強大了,上榜企業自然就多了,中國企業在全球化方面還是需要向美國,向日本企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