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啟量投

    期貨預測的準確率有多少?

    這個問題有很多漏洞。

    1、以什麼方式預測?

    是基本面,技術指標,資金面,還是各種其他的手段,比如卦,五行等等…

    2、誰在預測?

    預測者的水平如何?是號稱自己幾年幾千倍的大師,還是號稱走勢具有絕對確定性的大拿?期貨市場號稱自己是“神一樣”的人有很多。

    3、預測什麼?幅度還是方向?

    預測接下來能漲到多少個點,還是接下來是漲是跌?要知道,這兩者可是天地之差,是科學與算命的區別,前者容易證偽,但是後者可真是有無窮變化。因為行情要麼漲,要麼跌,交織在一起。

    4、預測的週期是什麼?是一分鐘的走勢,是接下來1天的走勢?還是一年?不帶週期的預測都是耍流氓。比如,未來看好。是未來一分鐘看好?還是未來1年看好?

    5、統計的週期是多少?

    是這一個月的預測準確率,還是一年的預測準確率?還是長期的準確率?

    ……

    預測,困住了很多人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我上述的因素交織在一起,擾亂了人們的正常判斷能力,因此,每一個正在努力研究預測的人,都應該思考一下我上面列舉的5個因素。看看自己是否處於其中的某一個幻境裡。

    各位覺得行情可否預測?如果能,誰能舉個例子?

  • 2 # 陳思進

    好問題!

    簡單而言,期貨無非就是漲和跌,那麼預測期貨就好似賭大小,那麼準確率就是50%的。

    不過,說說簡單,實際並非如此。

    藉著這個問題,介紹一下Black-Scholes Model(布萊克-舒爾斯模型)吧。這個模型是解決專為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定價用的,可間接地用來預測期貨。

    布萊克-舒爾斯模型的最初基本概念,是1973由斯坦福大學的舒爾斯先生(Myron Scholes)提出的。1977年舒爾斯先生在原有模型的基礎上,又與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布萊克先生(Fischer Black)共同合作,發明了布萊克-舒爾斯模型,不久便漸漸地被華爾街採用。不過這個模型直到90年代才真正“火”起來。在實際運用時,由於外界環境的 不斷變化,模型裡的各種引數也隨之不斷地被修正,於是形成了一個個不盡相同的版本,後來麻省理工的教授默頓(Robert C. Merton)也參與了這個模型的修改。

    這個模型在應用前有六個假設:1。其特定股票(Underlying Stock)是可以賣短的;2。不存在套利的機會;3。這種股票能在市場上連續交易;4。能有機會借貸現金,股票的交易費和稅費支出都不計;5。這種股票 能被完整分割(如百分之一股);6。其利息沒有風險等等。

    即使滿足了上述提到的所有六個條件(事實上也不可能),而方程式裡有一個引數叫σ,這 個符號是特定股票在特定階段的上下浮動率(Volatility )。在布萊克-舒爾斯的模型方程式裡,這個引數最為重要,它等於預示著這支股票的未來走向。而我們都知道,“人不可能再次踏入同一條河中”,時過境遷,以 過去的資料預示未來最多隻是個權宜之計。在投機市場中不存在百戰百勝的法寶,任何分析方法與作業系統都有缺陷與誤區。不由得你不信,所謂華爾街“四大天 王”(LTCM、量子基金、老虎基金和歐米伽基金)的陸續跌下馬,就是最好的明證,其中LTCM的陷落特別令人震驚。

    篇幅有限,不另贅述了。

  • 3 # Gu12hu

    股指期貨在國內就是國家給機構用來割韭菜的工具。現在,韭菜基本沒有了。加上,國家在股災後限制使用。就機構自己玩,玩來玩去也沒什麼意思。跟三板市場一樣,那全是機構啊,結果就跟死魚一樣,完全沒有成交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腳腕扭腫了一星期用涼水還是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