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義文學的思想特徵是:第一受到王權的直接干預,在政治思想上主張國家統一,反對封建割據,歌頌英明的國王,把文學和現實政治結合得非常緊密.古典主義作品大多描寫主人公的感情與家族責任或國家義務的衝突,表現感情服從責任,個人服從義務的主題.不少作品直接歌頌國王賢明,或者由國王充當矛盾的裁決者和調停人.對於不利於社會穩定的非法活動加以犀利抨擊,表現出擁護中央王權的強烈政治傾向性.第二宣揚理性,要求剋制個人情慾.布瓦洛指出:“首先必須愛理性:願你的文章永遠只憑理性才獲得價值和光芒.”要以理性去處理個人與國家利益、家庭義務和榮譽觀念的矛盾,因而愛情或情慾只能放在第二位.有的作家將吝嗇、偽善、淫邪等等看作是不符合理性的情慾橫流,力求加以諷刺.第三尖銳地抨擊貴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墮落,同時也批判資產階級的愚頑、附庸風雅和想成為貴族的心理.古典主義作家敢於揭露社會上的惡習和弊端,對披著宗教外衣進行罪惡活動的不法分子和團體給予毫不留情的打擊.尤其是喜劇,主張在笑中移風易俗.第四古典主義悲劇多以帝王將相、宮闈秘事為題材,繼承了古希臘悲劇的傳統.這是宮廷和貴族上層生活的折射.其中,高乃依的悲劇排除了古代悲劇的靈魂——命運觀念.他筆下的英雄是自己命運的締造者,不再屈服於超人的力量.這種人物雖然不由自主地投入意料不到的事件中,但他能從自身吸取必要的力量,戰勝巨大的困難.古典主義喜劇、寓言和散文則接觸到第三等級,具有較廣的文學視野和較多的民主精神.較之悲劇,喜劇、寓言和散文反映的生活面要廣闊得多,思維也較為活躍.喜劇描寫到資產階級、平民、學者、醫生、戲子、僕人、廚師等等;寓言除了以動物寫人外,也接觸到同樣多的人物;散文除了記錄重大的歷史事件以外,還有人物特寫,哲理沉思,善於思索人生的重大問題.古典主義文學的藝術特徵是:第一從古希臘古羅馬文學中汲取藝術形式和題材.這一點似乎同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家一樣,實際上存在不同之處.就法國而言,人文主義者所做的工作是將淹沒一千多年的古籍發掘出來;人文主義作家僅在詩歌和散文方面從古代作家那裡學到東西,至於戲劇形式則可以說還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寓言就更不用說了.古典主義的悲劇和喜劇與古希臘古羅馬的悲劇和喜劇已有很大的不同,它們已具備現代戲劇的基本形式,有一定的幕數,適宜於在一定的時間內演出.戲劇衝突十分尖銳,心理刻畫非常細膩,達到了悲劇和喜劇的新高峰.從世界範圍來看,也處於一個發展的重要階段.第二有一套嚴格的藝術規範和標準.例如戲劇創作要遵守“三一律”,即情節、時間、地點必須保持“整一”.這個主張在16世紀已有人提出.古典主義的理論家發展得更為明確:須圍繞單一的劇情進行,排除一切次要的插曲;在一天中進行;在一個地點進行.“三一律”的提出者斷言,亞里斯多德的《詩藝》中談到這些規則,其實,《詩藝》中根本沒有提地點一致.然而,古典主義者“正是依照他們自己藝術的需要來理解希臘人的,因而在達西埃和其他人向他們正確解釋了亞理斯多德以後,他們還是長時期地堅持這種所謂‘古典’戲劇”.“三一律”雖有使劇情集中,衝突尖銳的作用,但更多的是束縛.此外,古典主義對文學體裁作出高低之分,推崇悲劇,貶低喜劇、寓言和民間文學,反映了一種貴族觀念.第三主張語言準確、精練、華麗、典雅,表現出較多的宮廷趣味.高乃依和拉辛的悲劇最有代表性,它們都具有莊重、典雅的風格,高乃依的悲劇多一點雄健,拉辛的悲劇多一點柔情,但同樣都有雅緻的特點.詩體同典雅有密切關係,因為詩歌語言精練,而且出於押韻的需要,表達較之散文要委婉曲折;詩體悲劇比起散文悲劇,情調自然高雅一些.古典主義詩劇往往是完美的藝術品,它們不僅達到兩千行左右這一精練的標準,而且詩句優美.《熙德》獲得了“像《熙德》一樣美”的讚譽,這句頌詞不僅指劇本的內容而言,而且還指它的語言美達到了令人歎為觀止的地步.高乃依的語言具有雄辯遒勁的陽剛之美,代表了古典主義的崇高風格,他的詩句達到了前人所沒有達到的遒勁有力的氣勢.拉辛的語言則具有柔情繾綣、細膩動人之美,代表了古典主義的優雅風韻.他開創了一種獨到的描寫心理的詩歌語言.古典主義文學對民族語言的規範化起到良好的作用.第四、人物塑造型別化.布瓦洛要求“凡是英雄都應該保持其本性”.古典主義作家只追求“普遍人性”,性格單一.他們把人的本質看作是每個人生來就有的抽象的屬性,而不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將人物的性格塑造成凝固不變的嗜癖,忽略環境對人物產生的影響.侷限性古典主義文學發展到後期,暴露出明顯的侷限性,引發了一場“古今之爭”,這是對古典主義的清規戒律發起的一次挑戰.沙爾·貝洛(1628—1703)等人認為今人應該勝過古人,他們從文學需要發展的觀點出發,要求變革和擺脫桎梏.布瓦洛充當了維護古典主義原則的角色.這場爭論到19世紀才得出結論.
古典主義文學的思想特徵是:第一受到王權的直接干預,在政治思想上主張國家統一,反對封建割據,歌頌英明的國王,把文學和現實政治結合得非常緊密.古典主義作品大多描寫主人公的感情與家族責任或國家義務的衝突,表現感情服從責任,個人服從義務的主題.不少作品直接歌頌國王賢明,或者由國王充當矛盾的裁決者和調停人.對於不利於社會穩定的非法活動加以犀利抨擊,表現出擁護中央王權的強烈政治傾向性.第二宣揚理性,要求剋制個人情慾.布瓦洛指出:“首先必須愛理性:願你的文章永遠只憑理性才獲得價值和光芒.”要以理性去處理個人與國家利益、家庭義務和榮譽觀念的矛盾,因而愛情或情慾只能放在第二位.有的作家將吝嗇、偽善、淫邪等等看作是不符合理性的情慾橫流,力求加以諷刺.第三尖銳地抨擊貴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墮落,同時也批判資產階級的愚頑、附庸風雅和想成為貴族的心理.古典主義作家敢於揭露社會上的惡習和弊端,對披著宗教外衣進行罪惡活動的不法分子和團體給予毫不留情的打擊.尤其是喜劇,主張在笑中移風易俗.第四古典主義悲劇多以帝王將相、宮闈秘事為題材,繼承了古希臘悲劇的傳統.這是宮廷和貴族上層生活的折射.其中,高乃依的悲劇排除了古代悲劇的靈魂——命運觀念.他筆下的英雄是自己命運的締造者,不再屈服於超人的力量.這種人物雖然不由自主地投入意料不到的事件中,但他能從自身吸取必要的力量,戰勝巨大的困難.古典主義喜劇、寓言和散文則接觸到第三等級,具有較廣的文學視野和較多的民主精神.較之悲劇,喜劇、寓言和散文反映的生活面要廣闊得多,思維也較為活躍.喜劇描寫到資產階級、平民、學者、醫生、戲子、僕人、廚師等等;寓言除了以動物寫人外,也接觸到同樣多的人物;散文除了記錄重大的歷史事件以外,還有人物特寫,哲理沉思,善於思索人生的重大問題.古典主義文學的藝術特徵是:第一從古希臘古羅馬文學中汲取藝術形式和題材.這一點似乎同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家一樣,實際上存在不同之處.就法國而言,人文主義者所做的工作是將淹沒一千多年的古籍發掘出來;人文主義作家僅在詩歌和散文方面從古代作家那裡學到東西,至於戲劇形式則可以說還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寓言就更不用說了.古典主義的悲劇和喜劇與古希臘古羅馬的悲劇和喜劇已有很大的不同,它們已具備現代戲劇的基本形式,有一定的幕數,適宜於在一定的時間內演出.戲劇衝突十分尖銳,心理刻畫非常細膩,達到了悲劇和喜劇的新高峰.從世界範圍來看,也處於一個發展的重要階段.第二有一套嚴格的藝術規範和標準.例如戲劇創作要遵守“三一律”,即情節、時間、地點必須保持“整一”.這個主張在16世紀已有人提出.古典主義的理論家發展得更為明確:須圍繞單一的劇情進行,排除一切次要的插曲;在一天中進行;在一個地點進行.“三一律”的提出者斷言,亞里斯多德的《詩藝》中談到這些規則,其實,《詩藝》中根本沒有提地點一致.然而,古典主義者“正是依照他們自己藝術的需要來理解希臘人的,因而在達西埃和其他人向他們正確解釋了亞理斯多德以後,他們還是長時期地堅持這種所謂‘古典’戲劇”.“三一律”雖有使劇情集中,衝突尖銳的作用,但更多的是束縛.此外,古典主義對文學體裁作出高低之分,推崇悲劇,貶低喜劇、寓言和民間文學,反映了一種貴族觀念.第三主張語言準確、精練、華麗、典雅,表現出較多的宮廷趣味.高乃依和拉辛的悲劇最有代表性,它們都具有莊重、典雅的風格,高乃依的悲劇多一點雄健,拉辛的悲劇多一點柔情,但同樣都有雅緻的特點.詩體同典雅有密切關係,因為詩歌語言精練,而且出於押韻的需要,表達較之散文要委婉曲折;詩體悲劇比起散文悲劇,情調自然高雅一些.古典主義詩劇往往是完美的藝術品,它們不僅達到兩千行左右這一精練的標準,而且詩句優美.《熙德》獲得了“像《熙德》一樣美”的讚譽,這句頌詞不僅指劇本的內容而言,而且還指它的語言美達到了令人歎為觀止的地步.高乃依的語言具有雄辯遒勁的陽剛之美,代表了古典主義的崇高風格,他的詩句達到了前人所沒有達到的遒勁有力的氣勢.拉辛的語言則具有柔情繾綣、細膩動人之美,代表了古典主義的優雅風韻.他開創了一種獨到的描寫心理的詩歌語言.古典主義文學對民族語言的規範化起到良好的作用.第四、人物塑造型別化.布瓦洛要求“凡是英雄都應該保持其本性”.古典主義作家只追求“普遍人性”,性格單一.他們把人的本質看作是每個人生來就有的抽象的屬性,而不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將人物的性格塑造成凝固不變的嗜癖,忽略環境對人物產生的影響.侷限性古典主義文學發展到後期,暴露出明顯的侷限性,引發了一場“古今之爭”,這是對古典主義的清規戒律發起的一次挑戰.沙爾·貝洛(1628—1703)等人認為今人應該勝過古人,他們從文學需要發展的觀點出發,要求變革和擺脫桎梏.布瓦洛充當了維護古典主義原則的角色.這場爭論到19世紀才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