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294238941030

    “彼可取而代也”——項羽,唯一的霸王。

    在“取而代之”這個成語早已用爛的今天,很多人都忽略了這個成語的出處,忘記了這是一句霸氣側漏、不折不扣的狠話。有多狠?項梁算狠人吧,楚國大將項燕之子,殺人如麻,但聽到這句話也差點嚇尿了褲子,急忙捂住項羽的嘴:“哎,大侄子,我叫你叔父行不?你別說了,你不怕被滅族嗎?我怕。”

    項梁不得不怕,因為侄子口中的“彼”正是秦始皇,毫無爭議的千古一帝。其時秦始皇南巡至浙江、江蘇一帶,隊伍一路向前,氣勢磅礴,盡顯始皇帝威嚴。萬千圍觀群眾只有羨慕,不敢妒忌也不敢恨,連著名的劉邦同學見到此陣勢也只能嘆一口氣,發出了“大丈夫當如此也”的感慨,語氣裡全是滿滿的羨慕。與之相比,項羽的話足夠霸氣。

    吹牛誰都會,能把自己吹過的牛變為現實的才算猛人,何況項羽這個牛吹得實在太大,換誰聽到都會覺得他已經把牛皮吹破了,簡直是幼稚得可笑。但霸王之所以是霸王,豈是爾等凡夫俗子可以揣測的?他要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並不是異想天開,他有這個實力。

    不過此時還不是項羽正式登場的時候,反而是他日後推翻秦朝的最大敵人先行出場了。

    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吳廣揭竿而起,起義軍猶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一路勢如破竹,勝利在望,兩位領導很快一個稱王,一個為“假王”,開始幻想推翻暴秦後到底該納幾門妾了。然而,此時秦朝最後一位名將章邯出現了,真正做到了“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幾乎憑一己之力為帝國續命。

    章邯先是建議秦二世大赦天下,然後帶領著這批臨時組織起來的刑徒和奴隸和起義軍開幹,一舉擊敗了幾十萬起義軍,解了咸陽之危。然後,章邯奔赴各地繼續平叛,屢戰屢勝,把各路起義軍按到地上摩擦,很快就逼死了陳勝,順便在攻打楚軍的定陶之戰中幹掉了項梁。沒錯,正是項羽的叔父,楚軍的統帥,當時各路起義軍中的最強將領。

    至此,項羽正式登場,他早已厭煩了之前的小打小鬧,他要挑戰現階段最強boss——章邯。雖說你章邯可以力挽狂瀾,揍得起義軍哭爹喊娘,但我項羽不怕你,我要把你揍趴下。

    公元前208年,章邯、王離四十萬大軍圍困趙軍於鉅鹿城,鑑於唇亡齒寒這個道理,各路諸侯紛紛前往救援。項羽為幫叔父報仇,主動請纓,於是楚懷王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帶領數萬人前往鉅鹿。

    眼看快到了鉅鹿城,宋義一聲令下——可不是進攻秦軍,而是全軍就地休息,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一停就是一個半月。項羽大為不滿,我的大刀早已飢渴難耐,再說趙軍眼看都快要涼涼了,你還在這裡停滯不前,真要趙軍死絕我們才動身?宋義卻表示他早有妙計,天下必定是楚軍的,論打架我打不過你項羽,但論計謀你項羽還嫩,你要好好向我學習。之後還下了一道軍令,大概意思是我是老大,你們都要聽我的,不然一刀砍了你。

    項羽越想越氣,好啊,原來是你這大草包怕死,那你這上將軍也別當了,讓我來當吧,於是一刀將宋義秒了,再略施小計,榮升上將軍。終於不必再受掣肘,終於可以統領全軍了,章邯、王離,你們給我等著,我們既分高下,也決生死!

    然後就是大家都熟悉的“破釜沉舟”了:項羽下令,這頓飯大家要吃得飽飽的,吃完給我帶足三天的口糧,鍋都給我砸了,船都給我沉了,帳蓬都給我燒了,此戰,要麼勝,要麼死,這是一場自絕退路的豪賭。

    在項羽身先士卒的激勵下,楚軍以一敵十,殺聲震天,越戰越勇,以五萬人硬撼秦軍四十萬精銳,其他前來救援的諸侯各軍不敢出戰,作壁上觀,目睹楚軍直殺得天昏地暗、山搖地動、血流成河,最後九戰九捷,生擒了王離,擊退了章邯,大獲全勝。諸侯軍隊人人膽戰心驚,不得不擁立項羽為上將軍,諸侯的軍隊全歸他統率。

    鉅鹿之戰落幕,項羽一戰封神,秦帝國名存實亡。從此,項羽天下在手。

    “彼可取而代也”,當年誇下的海口、撂下的狠話,項羽實現了。

    歷史上,項羽一直是個頗受爭議的人物,但他的霸氣側漏、勇猛無匹卻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同。與他相關的成語有很多,正如歷代人們對他的評價那般褒貶不一,如“沐猴而冠”、“錦衣夜行”、“四面楚歌”、“垓下之圍”、“作壁上觀”、“披堅執銳”、“扛鼎拔山”、“所向披靡”……當然還有大家最為耳熟能詳的“破釜沉舟”,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取而代之”。

    那年,還是落魄貴族的青年項羽,面對一統六國、俯瞰天下、如日中天的始皇帝,心中有一萬個不服,國恨家仇彷彿在那刻完全爆發。他怒目而視,攥緊拳頭,發出了與其處境和年齡極不相符的戰鬥宣言:“你牛什麼牛,總有一天,我會取代你!”

    年少氣盛?魯莽衝動?不不不,“百二秦關終屬楚”。

    這很項羽,這很霸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狗肉的醬料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