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小護談健康

    因為擔心支架後運動影響健康而放棄原來的運動習慣。那麼,支架後到底能不能運動,該不該運動呢?

    1運動讓你更健康!

    眾所周知運動可保健康,這是因為經常運動可使人體心血管系統的形態、機能和調節能力產生良好的適應,同時還會緩解精神心理壓力。你難道沒有發現愛運動的人笑口常開且周身散發著青春氣息嗎?

    低強度有氧運動可以升高肱動脈內皮依賴性舒張功能,降低輕度原發性高血壓。規律的有氧運動還能改善神經系統的平衡和冠狀迴圈的通暢(好比幫助人體“根據路況及時踩油門或剎車”),以及透過改善糖、脂代謝等減少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

    總之,運動帶來的好處是很多的!

    2支架術後能運動嗎?

    我們為什麼要放支架?是為了打通堵塞的血管重獲健康。既然運動有益心血管健康,那麼裝了支架的心血管病患者也應該運動。

    很多患者因為擔心支架植入後有“脫落”的風險,所以日常活動時都非常小心。其實大家不用這麼緊張,因為支架一般都採用特殊的合金材料製成,具有很強的支撐力和耐腐蝕性,塑形功能也比較可靠,幾乎不會生鏽和塌陷。再者,術中擴張支架時給予的高壓力使得支架緊緊地鑲嵌於動脈壁上,好比生長在上面一樣,因而甚少出現移位和脫落的情況。

    臨床研究發現,患者支架術後進行適量的運動康復,不僅能夠減少再通血管的狹窄率,還能減低血小板聚集、增加纖溶性,預防再次心梗和改善心臟功能。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消減患者的緊張情緒,幫助其重塑生活信心。當然,這需要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身的運動,特別是病情嚴重者,運動之初還應配給心電監護。

    由於患者的個體差異和心臟康復本身的複雜性,主治大夫通常會對患者的心肺功能、有氧運動能力、骨骼肌力量、柔韌性、協調性、心理和平衡能力等綜合情況進行評估,一般會分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個層面,針對不同的層面量身制定“運動處方”。

    只有瞭解清楚患者的確切狀態,然後再遴選適合該患者的運動形式、頻率、強度和持續時間等。就像吃飯一樣,定式定時定量,一人一份。

    3支架患者運動要循序漸進

    運動是支架術後康復期的重要組成部分,運動康復效果顯著,但是不能急於求成,需要循序漸進。一般來說,支架手術後的運動康復分為3期——住院期、出院早期和院外長期,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運動策略和目標,三者呈遞進關係。

    比如住院期,如果患者病情穩定(僅僅是心絞痛等),術後24小時即可以考慮運動康復;如果病情不穩定(如急性心梗、大面積心梗等),則需要在術後3-7天再進行(具體應參考康復師的重要意見)。住院期運動康復主要是為了提高患者術後耐受力,縮短住院時間,預防併發症,為出院早期康復做準備。

    具體來說,支架術後的運動形式主要分為兩種:有氧耐力訓練和抗阻訓練。前者包括散步、慢跑、騎腳踏車和游泳等,後者包含舉啞鈴和器械訓練等。鍛鍊過程強度不宜過大,以舒適為標準。倘若運動過程中出現了胸疼、氣短、哮喘或疲勞等症狀,應立刻停止活動,直到症狀消失。

    運動時間與頻率

    熱身:患者在運動前要先進行5~10 分鐘的熱身。

    有氧訓練:低風險患者開始每次5~10 分鐘,可根據自身情況考慮延長至30~60分鐘;中/高風險患者開始每次15~30分鐘,視具體情況可延長至30~60分鐘。

    抗阻訓練:每組10~15個,每次1~3組。

    訓練結束後要做“整理運動”——放鬆至少5分鐘。

    有氧訓練至少1周3次,抗阻訓練從1周1次開始,視情況加量。

    4運動後出現疲勞怎麼辦?

    對於心血管病患者而言,不論做什麼手術,其康復過程都比較辛苦,在完全恢復體力之前,疲勞也是不可避免的。

    與常人有差別的在於,患者活動時往往會感到自己的心臟跳動更為劇烈。但是,只要不是特別快且能耐受,也就無需顧慮。少數情況下,有些人會感到心臟突然失控或跳數過快,甚至輕度頭暈、乏力和脈搏不規則等,此時就得抓緊時間與自己的醫生聯絡,必要時可能還需去醫院檢查。

    “你想變得健康嗎?那你就跑步吧!你想變得聰明嗎?那你就跑步吧!你想變得美麗嗎?那你就跑步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萬以內有什麼好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