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向宇宙進軍的第一個目標是我們的近鄰——月亮。月亮是地球酌衛星,顧名思義,它就象一名衛兵,環繞在地球的周圍。月亮與地球可以說是形影不離,它的柔和的光亮,曾使天文學家和詩人們激動不已。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賦詩著文,為月亮編織了層層奇妙的面紗。自從伽利略以來,人們用望遠鏡可以看到月球上有許多環形山,山與山之間有凹地,天文學家開始把它叫“海”,其實根本不是什麼海,更沒有水。月球上有大大小小數不清的坑,這是由宇宙中的流星擊中月球所造成的。為什麼月球這麼“不幸”呢?說來還得怪月球自己,這是因為月球的引力很小,它“抓”不住空氣,於是月球上的大氣層很薄很薄。流星在闖入月球過程中不能燒燬,可以無遮無礙地、無情地砸到月球上,就留下了點點“傷痕”。月球是一個完全沒有生命現象的世界,這一點科學家們是清楚的。我們探索月球的目的,並不想從月球上尋找生命,而是想把月球開闢成一個宇宙航行的基地,從這裡向更遠的宇宙探索。此外,由於在月球上更便於瞭解宇宙空間的知識,我們可以把更多的儀器放在那裡,獲得更多的寶貴資料。還有一點是,月球一直保持著原始的未開發狀態,還是幾千萬甚至幾億年前的老模樣,因此研究月球岩石和地質構造,對了解地球的生成及演變是很有幫助的,這就是人們一直對月球感興趣的原因。2000年前,人類就嚮往月球。16世紀義大利物理和天文學家伽利略(1564~1642)發明瞭望遠鏡,人類第一次透過望遠鏡觀察到月球。這大大有助於人們認識月球。18世紀末,拍攝到的照片仍然是始終面向地球的月半球,解析度為1千米左右;同時出版了月球圖。至此,人類能看到月球的輪廓,但對月球結構、月面實際隋況以及月球空間環境仍不清楚。月球自轉和繞地球執行是同步的,週期為Z7.32天;可見面中約1/3是陰暗色盆地。最初稱它為“海”,實際上是盆地。月球赤道直徑是3476千米,為地球直徑的27.25%;它的體積為地球的2%,質量是地球的1%(地球密度為5.5克/釐米3,而月球密度則是3.3克/釐米3)。月球軌道呈橢圓形,近地點356330千米,遠地點406610千米。月球表面佈滿沉積的塵埃,既無空氣,又無水。由於是一個真空環境,向日面和背日面溫度差別極大。根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威爾遜天文臺的紀錄,月球赤道點中午溫度是101℃,而子夜為-152.7℃。在空間時代之前瞭解月球,只能依靠對電磁和粒子輻射的研究,利用望遠鏡觀察,測量原始行星引起的太陽風,並尋找隕星落到地球上的碎塊進行分析。在“阿波羅”宇宙飛船登月前,許多天文學家認為月球與地球有相同球粒隕星的組分。有的行星學者以為月球相當熱。一段時間裡,月球“熱”和“冷”的學派爭論不休,各執己見。1893年,格羅夫·卡爾·吉伯特(1843~1918)對月球表面提出了新的解釋,支援月球寒冷學派。他用美國海軍觀測站的0.67米焦距望遠鏡觀察了月球18個夜晚,並假定平坦的淺灰色月球表面是與巨大的物體面碰撞而成的。1961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哈羅德·克萊頓·尤里(1893~1981)這樣解釋他看到的月一地之間的差別:“地殼岩石大概是由於經過未完全熔化過程和長期的分裂而形成的。在月球上似乎未產生後期的分化。”美國史密森天體物理觀測臺臺長弗雷德·惠普爾斷定在月球上有許多火山活動證據,最大火山口是小行星或隕星碰撞的結果。天文學家和企業家拉爾夫·鮑德溫推測,大部分月面是由於強大物體碰撞、透過熱和壓力使岩石成形。1963年英國天文學家帕特里克·穆爾指出,月球硬殼是灼熱粘稠岩漿的固化;1966年美國地質學家傑克·格林描述月球海是由玄武岩構成的,像地球上的火成岩。根據美國宇航早帶回採的月岩分析,證實了美國耶基斯和麥克唐納天文臺臺長傑勒德·凱珀(1905~1973)1954年作出的結論:月球是由放射性熱物質構成的。在上述有關月球起源爭論中形成了三個學派:凱珀主張月球的形成是與地球一樣長久;尤里假定月球是因太陽陰霾的某一個地方被捕獲而形成,這是從動力學觀點推測月球起源;喬治·達爾文(1854~1912)提出了第三種不同的說法。他介紹說,在聚變過程中,月球是由地球噴射出的物質中一個巨大滴分化而迅速旋轉形成;那個巨大滴停留在近地球軌道上,以後,由於潮汐驅動分開成為月球。他的設想得到美國天文學家威廉·皮克林的支援。他還進一步認為太平洋盆地是巨大滴分化的遺蹟。月一地分開論的一些支持者援引了月球密度(3.3克/釐3)低於地球平均密度(5.5克/釐米3),相當於地殼和地幔部分密度的情況作證據。前蘇聯對月球起源所持的觀點,是根據月球演化物理力學概念。該理論認為,在地球形成時小物體和重粒子聚集在地球周圍,最後形成月球。關於地一月系的形成,前蘇聯傾向從8Jb軌道粒子開始,由一個小核心起,在質量上逐漸增大而形成月球;或者在繞地球質量中先形成幾顆大衛星,每一個有月球現在質量的一半或1/3,以後受潮汐的摩擦,使之接近軌道並引起碰撞結合。
人類向宇宙進軍的第一個目標是我們的近鄰——月亮。月亮是地球酌衛星,顧名思義,它就象一名衛兵,環繞在地球的周圍。月亮與地球可以說是形影不離,它的柔和的光亮,曾使天文學家和詩人們激動不已。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賦詩著文,為月亮編織了層層奇妙的面紗。自從伽利略以來,人們用望遠鏡可以看到月球上有許多環形山,山與山之間有凹地,天文學家開始把它叫“海”,其實根本不是什麼海,更沒有水。月球上有大大小小數不清的坑,這是由宇宙中的流星擊中月球所造成的。為什麼月球這麼“不幸”呢?說來還得怪月球自己,這是因為月球的引力很小,它“抓”不住空氣,於是月球上的大氣層很薄很薄。流星在闖入月球過程中不能燒燬,可以無遮無礙地、無情地砸到月球上,就留下了點點“傷痕”。月球是一個完全沒有生命現象的世界,這一點科學家們是清楚的。我們探索月球的目的,並不想從月球上尋找生命,而是想把月球開闢成一個宇宙航行的基地,從這裡向更遠的宇宙探索。此外,由於在月球上更便於瞭解宇宙空間的知識,我們可以把更多的儀器放在那裡,獲得更多的寶貴資料。還有一點是,月球一直保持著原始的未開發狀態,還是幾千萬甚至幾億年前的老模樣,因此研究月球岩石和地質構造,對了解地球的生成及演變是很有幫助的,這就是人們一直對月球感興趣的原因。2000年前,人類就嚮往月球。16世紀義大利物理和天文學家伽利略(1564~1642)發明瞭望遠鏡,人類第一次透過望遠鏡觀察到月球。這大大有助於人們認識月球。18世紀末,拍攝到的照片仍然是始終面向地球的月半球,解析度為1千米左右;同時出版了月球圖。至此,人類能看到月球的輪廓,但對月球結構、月面實際隋況以及月球空間環境仍不清楚。月球自轉和繞地球執行是同步的,週期為Z7.32天;可見面中約1/3是陰暗色盆地。最初稱它為“海”,實際上是盆地。月球赤道直徑是3476千米,為地球直徑的27.25%;它的體積為地球的2%,質量是地球的1%(地球密度為5.5克/釐米3,而月球密度則是3.3克/釐米3)。月球軌道呈橢圓形,近地點356330千米,遠地點406610千米。月球表面佈滿沉積的塵埃,既無空氣,又無水。由於是一個真空環境,向日面和背日面溫度差別極大。根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威爾遜天文臺的紀錄,月球赤道點中午溫度是101℃,而子夜為-152.7℃。在空間時代之前瞭解月球,只能依靠對電磁和粒子輻射的研究,利用望遠鏡觀察,測量原始行星引起的太陽風,並尋找隕星落到地球上的碎塊進行分析。在“阿波羅”宇宙飛船登月前,許多天文學家認為月球與地球有相同球粒隕星的組分。有的行星學者以為月球相當熱。一段時間裡,月球“熱”和“冷”的學派爭論不休,各執己見。1893年,格羅夫·卡爾·吉伯特(1843~1918)對月球表面提出了新的解釋,支援月球寒冷學派。他用美國海軍觀測站的0.67米焦距望遠鏡觀察了月球18個夜晚,並假定平坦的淺灰色月球表面是與巨大的物體面碰撞而成的。1961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哈羅德·克萊頓·尤里(1893~1981)這樣解釋他看到的月一地之間的差別:“地殼岩石大概是由於經過未完全熔化過程和長期的分裂而形成的。在月球上似乎未產生後期的分化。”美國史密森天體物理觀測臺臺長弗雷德·惠普爾斷定在月球上有許多火山活動證據,最大火山口是小行星或隕星碰撞的結果。天文學家和企業家拉爾夫·鮑德溫推測,大部分月面是由於強大物體碰撞、透過熱和壓力使岩石成形。1963年英國天文學家帕特里克·穆爾指出,月球硬殼是灼熱粘稠岩漿的固化;1966年美國地質學家傑克·格林描述月球海是由玄武岩構成的,像地球上的火成岩。根據美國宇航早帶回採的月岩分析,證實了美國耶基斯和麥克唐納天文臺臺長傑勒德·凱珀(1905~1973)1954年作出的結論:月球是由放射性熱物質構成的。在上述有關月球起源爭論中形成了三個學派:凱珀主張月球的形成是與地球一樣長久;尤里假定月球是因太陽陰霾的某一個地方被捕獲而形成,這是從動力學觀點推測月球起源;喬治·達爾文(1854~1912)提出了第三種不同的說法。他介紹說,在聚變過程中,月球是由地球噴射出的物質中一個巨大滴分化而迅速旋轉形成;那個巨大滴停留在近地球軌道上,以後,由於潮汐驅動分開成為月球。他的設想得到美國天文學家威廉·皮克林的支援。他還進一步認為太平洋盆地是巨大滴分化的遺蹟。月一地分開論的一些支持者援引了月球密度(3.3克/釐3)低於地球平均密度(5.5克/釐米3),相當於地殼和地幔部分密度的情況作證據。前蘇聯對月球起源所持的觀點,是根據月球演化物理力學概念。該理論認為,在地球形成時小物體和重粒子聚集在地球周圍,最後形成月球。關於地一月系的形成,前蘇聯傾向從8Jb軌道粒子開始,由一個小核心起,在質量上逐漸增大而形成月球;或者在繞地球質量中先形成幾顆大衛星,每一個有月球現在質量的一半或1/3,以後受潮汐的摩擦,使之接近軌道並引起碰撞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