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漫步世界遺產

    苦海無涯回頭是岸出自金代·長筌子的《百寶妝》詞。

    苦海:比喻極困苦的環境。佛家語,形容深重無比的苦難。“苦海無涯,生滅甚時徹。”

    “苦海”一詞,於佛教中泛指各種苦難之世界,亦即生死輪迴之三界六道。眾生沈淪於三界之苦惱中,渺無邊際,猶如沉沒於大海而難以出離,故以苦海為喻,能回頭,表示醒悟、悔改,“回頭是岸”比喻作惡的人,一旦悔悟向善,即能得救。

    也就是說,你在理解這句話時,不能用常規的想法去理解,“海”不是海,“岸”也不是岸。所以我們不能說無邊了,就不可能有岸了。

  • 2 # 權剛66

    相信每一個華人都聽過“苦海無涯,回頭是岸”這局佛偈,那麼這個岸到底是在哪裡?

    要知道岸在哪裡,先要了解前句苦海無涯,為什麼苦海無涯?

    佛說世上八大苦:生死無所盡,生來這個娑婆世界即是痛苦,故而人們生下來的第一聲即大聲哭泣,此為生之苦;時光荏苒,匆匆歲月,歲月匆匆,稍縱即逝,再是美麗亦終將老去,此為老之苦;人吃五穀,哪有不病之時?於此般顛沛流離於塵世間,誰又能如願不受病痛折磨?此為病之苦;萬物有始即有終,我們無從印證死亡能帶給人多少恐懼,但卻知道,死亡給活著的人帶來的恐懼遠遠超過了死亡的本身,此為死之苦;無論是對家人的親情又亦或是對情人的愛情,朋友的友情,終有天這些人這些事會離我們而去,此為愛別離之哭;人的慾望,無窮無盡,蔓延滋長,哪怕是偉大如始皇,也想擁有長生不老的執念,卻未能所得,此為求不得苦;當感情注入某個地方時,不能得以回報時,另一種感情孕育而生,怨恨,傷人亦傷己,此為怨恨會之苦;凡人所見,所聽,所想,所遇,所感等各形色事物時,常為表象所迷,不免迷失自我,故而深陷其中,此為五陰熾盛之苦。

    如是這般,這般如是,苦海看來是真的過於茫茫,處處是苦。可是如何才能解脫跳離此間呢?

    佛陀說了,回頭。回頭就是岸了,岸在哪裡?並不是說回頭看得見岸,並非遠在天邊,亦非近在眼前,而是回頭本身,就是岸,岸就在你回頭那個位置。那個位置是哪裡?

    那個位置,其實是當你真正瞭解過了八苦,不忘初心的位置,當你知道了放下即輕鬆的位置,當你不著於相的位置。

    太過執著於某件事物,即是著相。譬如執著於財富,想要得到無與倫比的財富,可是在這個路途中,沉迷了財富所帶給你的快樂,忽視了原本最簡單快樂。其實執著於做好事,其實這也是一種著相,因為你執念去做了好事,你貪有所得,無論出於慈悲或是私慾,你都希望你所做的,能有所回報。

    這與《道德經》中那句名言“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不謀而合。世尊在世時曾說,各家學者言論主張,如眾盲摸象,摸的都是大象,有的人摸的是大象鼻子,有的人摸的是大象尾巴,又有的人摸大象耳朵,可誰又能說這不是大象的呢?世尊把“道”比喻成象。

    或許講個故事,各位看官就能明白,此為禪宗公案:古代有兩個和尚,兩個和尚皆是得大成者,一日二者出行,於路邊看見一具死屍,一個和尚停下腳步,將死屍安然埋葬,誦經超度,而另一個和尚看也不看就走了。旁人不解,遂問其師何故?師曰:二者皆無錯,皆是高僧,前者慈悲,後者解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風暴英狂鼠主q,主w,主e分別適合什麼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