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唐小懷
-
2 # 都市南鄉子
提問者是個軍盲和歷史小白。那就簡單科普一下。當年民國政府與納粹德國開展軍事合作,按德軍編制,標準和訓練方法改造國軍是其中最亮點內容。所謂“德械師”就是這樣的產物。按統一規範,德械師就是參照當時德國國防軍輕步兵師的標準建設,單兵武器使用的步槍是“中正式”,它是德國1924年毛瑟式步槍的中國改進版。不是後來德軍二戰中聞名天下的98K式。一看定型時間,中正式步槍的原型毛瑟是24年定型的,而98K是35年定型。二98定型時,德械師裝備已經到位,並開始訓練整編中,一方面不可能讓中國軍人等槍玩空手道;另一方面,肯定首先要滿足德軍當時大規模擴軍的需求,不會再有餘力供應中國。三,任何進口武器裝備時,都須根據自己國情進行改造,這是常識。至於根據,當年德械師可是和平年代民國的明星部隊,新聞紙媒和宣傳資料大把,請去圖書館或上網查詢。
1937年的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中國的“德械師”開始在淞滬、南京等戰線上,一步步抗擊著日本侵略者。而這個所謂的“德械師”其實就是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與德國合作期間,中華民國政府在德國軍事顧問指導下按德國軍事訓練標準改編和組建的“國民革命軍”。這便是當時的“德械師”了。他們的裝備一般都是“德國鋼盔”,穿著皮靴以及揹著棉衣被的。
在這合作期間,中國與德國一直在進行著軍事貿易合作。德華人對中國進行槍械等武器裝備的貿易。而在這同時,德華人也在更新自己的武器裝備系統,讓自己用上改新換代的新武器。當然,有許多的殘次裝備德華人也並沒有浪費,在與中國進行軍事等貿易等同時,這些殘次品自然而然的淘汰給了中國。這其中最讓人爭議的莫過於這款二戰時期的名槍——“98k”。
其實在之前就有人表明當時中國從國外引進的“98k”其實就是捷克人的“Vz.24型步槍”。經歷史研究人員研究表明,不可否認,“98k”在中國軍隊中確實使用過。
這款“Vz.24型步槍”是捷克人以毛瑟1898型步槍為原型,在其基礎上加工改良後所生產的步槍。在賣給中國軍隊後,也是被認為是當時毛瑟步槍裡品質上乘,做工精良的步槍了。而剛才也提到了的“德械師”在早期抗日戰爭打響的時候,便是使用了“Vz.24型步槍”給予了日軍重創,在當時證明了中國軍人也是優良的,也是無畏用鮮血證明中國領土的主權的。
當然這是在著裝“Vz.24型步槍”時,我們民族佼佼者的表現。但在這之中自然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在當時的1938年,抗日戰爭已經打響。德華人也是在這個時候出售給了中國“kar98k步槍”。這個時候中德軍事貿易已經被全面禁止了。所以這些槍支彈藥都是在一些中國外交人員去到德國,繞開德國政府,在毛瑟工廠直接購買的。所以在瞞著政府所承受的壓力以及戰爭已經開始的迫在眉睫,這些“98k步槍”的質量並無法大肆檢查,質量也著實堪憂。
這些“98k”步槍其實是德國生產線上所淘汰下來的。原本打算賣給西班牙,上面也早已經打上了西班牙共和國的標誌。但為了應付中國外交人員的需求量,德華人這才不得不將那些早已打好的標誌磨掉。自然而然的也不會去管這些“98k步槍”是否合格,一股腦的直接賣給了中國。不過事實證明,這些從德華人手中購買的十萬支“98k步槍”,竟然有80%是屬於不合格的。這樣想想,著實感到可怕。而民國政府採購的“Vz.24步槍”與“98k步槍”的長相差距也微乎其微。只是在做工上,“98k”有揹帶的設計,其手槽和拉柄也有些許差距。但就質量和先進性而言,遠遠不如這個1935年採購的“Vz.24”。所以並沒有大規模的讓軍隊裝備使用。可當時槍支裝備極度緊張,即便是精銳部隊也使用著這種“98k步槍”。不過事實證明,這些從生產線上淘汰下來的槍支其質量上實在是令人一言難盡。中國在這種緊張的情況下,不得已只能將其淘汰。
不過我們跳出事實看本質。 抗戰時期的中德軍事交易只能說的上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罷了。1938年中國開始了全面的抗日戰爭。中國原本的武器生產工廠不得已進行了遷移,也很少再有工廠生產輕武器裝備。再加上我們的援軍並未到達,在各大戰役中我們損失慘重急需大量的武器裝備,在這種雪上加霜的情況下。中國與德國的軍事貿易不得不被迫進行著。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在後來我們國家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已經向德軍政府提出了索賠。要求引進一批先進且質量過關的武器裝備,這當中就有“98k”。不過這一次的“98k”並不是淘汰下來的,上面也沒有被印上其他的標誌。真真正正的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槍支。
這種槍支一直到我們全中國解放戰爭的結束,才徹底將它們封存退居幕後,至此成為了我們對於過去探索研究的歷史。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政治立場如何。中國為保衛國家的好男兒從未有退縮過,從未有失望過。也讓子孫後代感受著當時熱血沸騰的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