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院裡的大槐樹
-
2 # Murphy水木年華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路,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我理解孝順是需要條件的:第一,要孝順父母,首先要父母身體健康,當我們還小的時候基本上都不會想到關於身體健康的問題,一旦我們到了二十多歲,父母五六十歲的時候,我們才會意識到父母老的太快了,這個時候父母已經開始出現身體各方面都不去從前,各種疾病開始出現了,我們也開始擔心父母的身體,這個時候我們最大的願望便是父母身體健康,我們才能夠陪伴父母,才有機會孝順他們。
第二點,便是時間和金錢,現在的年輕人處在一個焦慮的時代,社會快速發展。生活壓力越來越大 有的為了生活遠走他方,工作壓力大,每年能夠回家陪伴父母的時間越來越少,同時有的時候如果手上沒有充足的資金,很多事情都不一定做得了,拿最殘酷的一件事來說,父母生病需要大筆資金的時候,很有可能我們根本無法承擔,只能屈服於現實,又何談孝順呢?
第三,自己身體健康,才能真正的更多地陪伴孝順父母。你想過嗎?如果自己的身體都不好,除了讓父母擔憂之外,我們也無法做到常伴父母左右。但有的時候命運就像開玩笑一樣,誰也預料明天會發生什麼,所以珍惜現在每一天和父母相處的日子,儘量減少他們的擔心,少惹他們生氣,多逗她們開心,就是最簡單的孝順了吧。
-
3 # 源深潤廣
這幾年因著父親身體不適,每年都會住院修養近二十天。好在我們姊妹眾多,雖不能全部在病房照顧,但每天總會留一個人陪伴。醫院裡住著患不同病情,家庭背景不同的人。這形形色色的人也讓我看到了孝文化的另一面。
2010年夏天父親因為肺氣腫住院治療,一個病房裡住著三個人,病情是類似的肺病。給我影響比較清楚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年齡近80歲的退休工人王大爺,他有四個孩子,孩子們條件都很好 ,一個在北京工作,一個在江蘇,另外兩個在我們當地小縣城的企業上班。老人看病就醫都是由外地的兩個條件好的子女承擔費用,身邊的子女負責照顧。看護老人的子女說,他們的哥哥姐姐不僅老父親的所有花費全部負擔而且他們子女的求學費用也一併承擔了。王大爺和病房的人喧謊兒也是很知足很開心。
跟王大爺相比另一個李姓大爺就很悲哀,他住院的時候看起來精神還不是很差,但自從兩個兒子因為住院費用在醫院樓道里大打出手,爭吵不斷那天開始李大爺身體每況愈下,住院第四天醫院下了病危通知書,當日晚便過世了。病房裡的人都罵李大爺的兒子,說是兩個不孝順的兒子氣死了老子。
隨後又說了這倆兒子的情況,病房裡短暫的沉默了,我當時的感觸就是:孝順是需要條件的。
2013年父親再一次住院這次讓我感慨的是隔壁病房的一個阿姨,阿姨只有兩個女兒,住院的時候是小女兒送來的,看著老人住哈就走了,第二天過來看她媽媽 ,中間可能是她男人打電話的吧,總之樓道里接電話說的是:就當我的媽媽從來沒有生過我,我不管行了吧。大女兒我在的時候沒來過,等我再去醫院的時候父親告訴我那個阿姨跳水庫死了。
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我很難過,是什麼讓阿姨選擇了輕生?是為了自我的解脫還是因著兩個女兒的“為難”。
我在想無論怎樣對父母都應該盡心竭力的照顧呵護,因為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鏈條一斷是永遠也修復不了的。我也更深刻的感受到:孝順在某種程度上是需要條件的。
回覆列表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可以說你的一切都是父母給的,從主觀方面來說,孝順父母是每個人的一種天性行為。
我以前在醫院曾經見到過這樣一件事情,老母親身患胃癌,她的一個兒子為了給母親治病已經花光了自己所有的錢,媳婦也跟他離婚了,雖然如此,但是母親的病還沒之後,後續的治療還需要很大一筆錢,老母親不忍見自己兒子受苦,便在醫院鬧著要出院,說不治療了。
當時包括好多醫生和病人在內,都覺得是這位兒子不孝順自己的母親,不給自己的母親看病,好多人還在私底下暗暗譴責這位兒子,後來搞清楚狀況,大家著實唏噓了一把。
我所舉的這個例子發生在前幾年,也就是醫改之前。
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在社會中,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是你孝敬父母的首要前提。
還有一種情況是這樣的,有些人事業上很成功,每月給父母打的錢也很多,父母需要什麼他們往往在第一時間就能滿足。
我老家的鄰居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老公十年前就去世了,現在只有一個兒子在上海發展,事業做得很成功,每月會給自己的母親五千元人民幣左右,但我們每次去她家串門的時候,總是覺得她有點可憐,她家裡邊給人一種極其冷清的感覺。
孔老夫子說:父母在,不遠遊。這個是孝順的第二個條件,你除了在物質上滿足父母之外,還得拿出時間多陪陪自己的母親。
其實社會中真的能做到這兩點的人並不多,有的人有錢沒時間,有的人有時間沒錢。
不過不管怎樣,咱們還是得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