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講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一天,人在路上碰見一隻老虎哦,
老虎要吃人,人就跑,
跑啊跑啊,人鑽進了一個山洞...
不一會兒從山洞裡走出來一隻黑猩猩,
老虎說道:
“小樣,別以為你穿上黑皮襖我就不認識你了?”
哈哈,明白了吧。
生物方面:
自從達爾文創立進化論,提出人類起源於古猿以來,100多年來,對於人類與猿類的分野問題,動物學家們一直是從比較解剖學和古生物學方面進行研究的。透過對人體和猿體大量的解剖比較,他們歸納出人類和黑猩猩、大猩猩、猩猩等猿類在形態解剖方面的不同點和相同點,從而把人類歸屬於人科,把黑猩猩、大猩猩、猩猩等歸屬於猩猩科。多數動物學家認為,在現存的各種猿類中,長臂猿和人類的關係最遠,其次是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與人類的親緣關係較為接近,但比較起來,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之間的關係要比它們和人類的關係更為接近得多。對於這樣的人猿分野理論,100多年來沒有受到過懷疑。
然而近年來,隨著現代生物學的進展,特別是分子生物學理論和實驗的應用,傳統的動物分類學面臨挑戰,自從達爾文時代開始確立起來的靈長目分類系統樹受到衝擊。正是在這些新的理論、新的實驗基礎上,主張黑猩猩應該歸屬於人科動物的學說醞釀誕生了。那麼,這一學說有什麼依據呢?
25年前分子生物鐘理論問世。這一理論認為:兩種生物如果起源同一祖先,在這兩種生物體內應能找到源於共同祖先的同源分子。因為起源於同一分子,不同物種的同源分子結構上基本相同;又因為不同物種經歷了不同的進化歷程,同源分子在結構上會發生不同的變異。如果分子結構變異的速率恆定,就可以把這一分子看成一隻進化的時鐘:每隔若干萬年,分子結構變化為一定的百分比。這樣,只要比較兩個物種同源分子在結構上的差異,同時參考已掌握的化石資料,確定分子鐘的“走時”(過多少萬年變化百分之一),就可以從分子結構的差異推算出兩個物種分化的時間。
美國耶魯大學鳥類學家、匹堡地自然博物館館長查理斯·西伯雷和另一位動物學家阿爾魁斯特一起,對動物進化與DNA分子鐘的關係進行了長達10年的研究。透過對數千種動物的DNA分子作近20,000個對照測定,並參照了大量的化石資料,西伯雷得出結論:DNA分子鐘的走時約為450萬年變化1%。西伯雷和阿爾魁斯特比較了人類、普通黑猩猩、俾格米黑猩猩、大猩猩、猩猩、普通長臂猿、合趾猿,以及五種舊大陸猴類的DNA分子,研究了它們之間的親緣關係,發現所有猴類的DNA分子與人類、猿類差異很大,說明猴類與人類、猿類的關係較遠,這與傳統的分類理論一致。而人類和六種猿類中,普通黑猩猩和俾格米黑猩猩DNA分子差異最小,僅為0.7%,根據分子鐘走時可推算出,這兩種黑猩猩是在大約300萬年前由同一祖先分化而來的。其次最為接近的,就是人類和兩種黑猩猩了,人類和這兩種黑猩猩DNA分子結構差異均為1.9%,由此推算出人類和黑猩猩是在大約700~800萬年前由共同的祖先分化出來的。人類和大猩猩的DNA分子結構差異為2.1%,而大猩猩和黑猩猩的DNA分子結構差異卻為2.4%,這表明大猩猩和黑猩猩的親緣關係,還不如人類和黑猩猩親緣關係來得近!這一結論和傳統的人猿分野理論大相徑庭。根據上述研究結果,西伯雷指出,無論從遺傳特徵上還是進化起源上,人類和黑猩猩的關係要比黑猩猩和大猩猩的關係接近,因此以往把人歸於一科,把黑猩猩和大猩猩歸於另一科的分類方法是不正確的。而且,從DNA分子的差異來看,普通長臂猿和合趾猿的差異遠比大猩猩、黑猩猩、人類之間的差異大,可這兩種長臂猿歷來被歸於同一科同一屬:長臂猿科長臂猿屬。根據這樣的分類方法,人類和黑猩猩、大猩猩都應該歸屬於同一科同一屬,應該用人科人屬來命名黑猩猩和大猩猩,這樣,今天地球上生存著的人科動物就不是一種,而應該有四種:人類、人科人屬黑猩猩、人科人屬俾格米黑猩猩、人科人屬大猩猩。
西伯雷的人猿分野新理論一提出,立刻引起學術界一片譁然。一位英國動物學家說:我一聽到這樣的說法就害怕。試想,要是帶著孩子去動物園,在介紹牌上讀到“人科人屬黑猩猩”這樣的字眼,人們會作何感想呢?不少專家直截了當地反對這一學說,認為光憑DNA分子差異來斷定動物之間的親緣關係,排斥傳統的比較解剖學方法,是武斷的,不足取的。也有人懷疑西伯雷的DNA分子差異測定是否精確可靠。而更多的科學家,如美國加州大學荻阿蒙德教授等,則願意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改進和運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把人猿分野的難題搞個水落石出。
總之,圍繞著“黑猩猩是否屬於人科動物”的難題,學術界激烈的爭論還剛剛拉開序幕。
給你講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一天,人在路上碰見一隻老虎哦,
老虎要吃人,人就跑,
跑啊跑啊,人鑽進了一個山洞...
不一會兒從山洞裡走出來一隻黑猩猩,
老虎說道:
“小樣,別以為你穿上黑皮襖我就不認識你了?”
哈哈,明白了吧。
生物方面:
自從達爾文創立進化論,提出人類起源於古猿以來,100多年來,對於人類與猿類的分野問題,動物學家們一直是從比較解剖學和古生物學方面進行研究的。透過對人體和猿體大量的解剖比較,他們歸納出人類和黑猩猩、大猩猩、猩猩等猿類在形態解剖方面的不同點和相同點,從而把人類歸屬於人科,把黑猩猩、大猩猩、猩猩等歸屬於猩猩科。多數動物學家認為,在現存的各種猿類中,長臂猿和人類的關係最遠,其次是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與人類的親緣關係較為接近,但比較起來,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之間的關係要比它們和人類的關係更為接近得多。對於這樣的人猿分野理論,100多年來沒有受到過懷疑。
然而近年來,隨著現代生物學的進展,特別是分子生物學理論和實驗的應用,傳統的動物分類學面臨挑戰,自從達爾文時代開始確立起來的靈長目分類系統樹受到衝擊。正是在這些新的理論、新的實驗基礎上,主張黑猩猩應該歸屬於人科動物的學說醞釀誕生了。那麼,這一學說有什麼依據呢?
25年前分子生物鐘理論問世。這一理論認為:兩種生物如果起源同一祖先,在這兩種生物體內應能找到源於共同祖先的同源分子。因為起源於同一分子,不同物種的同源分子結構上基本相同;又因為不同物種經歷了不同的進化歷程,同源分子在結構上會發生不同的變異。如果分子結構變異的速率恆定,就可以把這一分子看成一隻進化的時鐘:每隔若干萬年,分子結構變化為一定的百分比。這樣,只要比較兩個物種同源分子在結構上的差異,同時參考已掌握的化石資料,確定分子鐘的“走時”(過多少萬年變化百分之一),就可以從分子結構的差異推算出兩個物種分化的時間。
美國耶魯大學鳥類學家、匹堡地自然博物館館長查理斯·西伯雷和另一位動物學家阿爾魁斯特一起,對動物進化與DNA分子鐘的關係進行了長達10年的研究。透過對數千種動物的DNA分子作近20,000個對照測定,並參照了大量的化石資料,西伯雷得出結論:DNA分子鐘的走時約為450萬年變化1%。西伯雷和阿爾魁斯特比較了人類、普通黑猩猩、俾格米黑猩猩、大猩猩、猩猩、普通長臂猿、合趾猿,以及五種舊大陸猴類的DNA分子,研究了它們之間的親緣關係,發現所有猴類的DNA分子與人類、猿類差異很大,說明猴類與人類、猿類的關係較遠,這與傳統的分類理論一致。而人類和六種猿類中,普通黑猩猩和俾格米黑猩猩DNA分子差異最小,僅為0.7%,根據分子鐘走時可推算出,這兩種黑猩猩是在大約300萬年前由同一祖先分化而來的。其次最為接近的,就是人類和兩種黑猩猩了,人類和這兩種黑猩猩DNA分子結構差異均為1.9%,由此推算出人類和黑猩猩是在大約700~800萬年前由共同的祖先分化出來的。人類和大猩猩的DNA分子結構差異為2.1%,而大猩猩和黑猩猩的DNA分子結構差異卻為2.4%,這表明大猩猩和黑猩猩的親緣關係,還不如人類和黑猩猩親緣關係來得近!這一結論和傳統的人猿分野理論大相徑庭。根據上述研究結果,西伯雷指出,無論從遺傳特徵上還是進化起源上,人類和黑猩猩的關係要比黑猩猩和大猩猩的關係接近,因此以往把人歸於一科,把黑猩猩和大猩猩歸於另一科的分類方法是不正確的。而且,從DNA分子的差異來看,普通長臂猿和合趾猿的差異遠比大猩猩、黑猩猩、人類之間的差異大,可這兩種長臂猿歷來被歸於同一科同一屬:長臂猿科長臂猿屬。根據這樣的分類方法,人類和黑猩猩、大猩猩都應該歸屬於同一科同一屬,應該用人科人屬來命名黑猩猩和大猩猩,這樣,今天地球上生存著的人科動物就不是一種,而應該有四種:人類、人科人屬黑猩猩、人科人屬俾格米黑猩猩、人科人屬大猩猩。
西伯雷的人猿分野新理論一提出,立刻引起學術界一片譁然。一位英國動物學家說:我一聽到這樣的說法就害怕。試想,要是帶著孩子去動物園,在介紹牌上讀到“人科人屬黑猩猩”這樣的字眼,人們會作何感想呢?不少專家直截了當地反對這一學說,認為光憑DNA分子差異來斷定動物之間的親緣關係,排斥傳統的比較解剖學方法,是武斷的,不足取的。也有人懷疑西伯雷的DNA分子差異測定是否精確可靠。而更多的科學家,如美國加州大學荻阿蒙德教授等,則願意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改進和運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把人猿分野的難題搞個水落石出。
總之,圍繞著“黑猩猩是否屬於人科動物”的難題,學術界激烈的爭論還剛剛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