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戰鬥雞呀

    工具/原料Word 2013方法1:分節符-下一頁

    1、我製作了一個演示的模板,這裡邊有三章內容,每個章節裡有2篇參考文獻,共6篇參考文獻。 可以看到左側標題欄中此時只有三個標題。

    2、我們在每一章後,如圖藍色標記位置新增“下一頁分節符”,要特別注意下一頁分隔符、下一頁分節符、連續分節符的區別!新增分節符後是變成了四頁,參考文獻到了最後一頁,這就是我們通常處理前最原始的樣子。此時如果在尾註之後新增一級標題,左側的標題欄是不會顯示的。

    3、首先我們要去掉參考文獻上邊那條短線,具體的方法是:檢視選項卡---草稿---引用選項卡---顯示備註(腳註)---下拉選單選擇尾註分隔符---delete刪除----下拉選單尾註延續分隔符---delete刪除----檢視選項卡---返回頁面檢視。這時發現短橫線被刪除。

    4、在圖上寫上“參考文獻”定為一級標題,並在後邊新增 “下一頁分節符”,左側標題欄顯示“參考文獻”標題。

    5、最重要的來了!引用選項卡---腳註板塊下拉箭頭---選擇“尾註:節的結尾+應用於本節”。

    6、此時,所有的文獻都到引用它的那一節之後,即每一章後有兩篇文獻。

    7、重要!將游標置於第一節內,點選佈局選項卡---頁邊距---自定義頁邊距---版式---勾選“取消尾註”+應用於本節---應用。由於我們取消了第一節的尾註,即不允許在第一節末尾顯示尾註,此時第一節的尾註自動後移,顯示在第二節後,即第二節尾註處有了四篇文獻。

    8、繼續在第2章(第2節)、第3章(第三節)重複“佈局選項卡---頁邊距---自定義頁邊距---版式---勾選“取消尾註”+應用於本節---應用”這一操作,將所有前節的尾註都自動後退到最後一節後面顯示。直至所有6篇參考文獻都顯示到“參考文獻”這一節之後。

    9、此時在“參考文獻”分節符後面繼續新增章節,設定一級標題,我們發現標題欄正常顯示了。

    10、此外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我們這裡的參考文獻較少不足一頁,不會出現這個問題,當參考文獻超過一頁時,“參考文獻”這幾個字與參考文獻內容往往無法顯示在連續的同一頁,這時需要調整兩個行距才能成功。一是“參考文獻”這個標題的行距,設定成段前段後0,單行行距;(調整完這個標題時,如果導致其他同級標題自動改變,點選ctrl+z自動修正其他標題而僅保持此標題變化)二是按刪除分隔符短線的方法進入草稿檢視,再次找到尾註分隔符位置,將其行距設定為固定值0.7磅,字型設定為5;此時兩者就能在同一頁顯示。大家迷惑的問題基本是由這個問題導致的。

    方法2:分頁符-下一頁

    網上其他人還提到了一種方法,是從第1章開始,在章與章之間使用分頁符,此時所有的正文都是一節,這樣再透過設定“腳註:在節的結尾”,參考文獻就能在正文之後顯示,此時參考文獻之後也能方便編輯。

    但是上述方法有一個巨大弊端,就是章與章之間的頁首頁尾無法分別編輯!這對於論文來說是不合適的,因此建議採用第一種方法,第二種方法很坑!不適合調整論文格式。

    注意事項劃重點1:引用-腳註設定:尾註顯示在節的結尾+佈局-頁邊距設定:取消前節所有尾註。劃重點2:調整行距。

  • 2 # 都都觀察

    參考文獻、致謝等如何新增到目錄中。

    參考文獻和致謝與頁碼之間無點連線問題的解決方法。

    2.進入目錄的設定頁面,在選項裡選擇需要顯示到目錄中的標題樣式。一般是勾選論文裡的章標題和節標題,具體叫什麼名字,可以自己翻一翻樣式窗格。然後下拉,找到參考文獻和致謝內容的標題樣式名稱,比如我的是標題2(不同於我的節標題,我的節標題是標題 2,中間有個空格,所以名稱要看仔細),輸入目錄級別,我選的1.

    3. 找到常規→選擇你需要的風格,可在列印預覽中看是否是你要的那樣,尤其是你的參考文獻對應的標題樣式是否和你希望的一樣,如果不一樣就更換風格。對於中國的學位論文一般選擇“正式”是沒有問題的,其他可能會有參考文獻和致謝與頁碼之間沒有點的問題(我最開始進去的時候,這裡預設顯示的是來自模版,結果參考文獻和頁碼之間沒有點,但是作者簡介和學術成果那一項就有,是字數的問題,所以這個風格不合適,我換了正式之後就好了)。

    本經驗是以word2007為基礎編寫,其他版本操作流程應類似,可能不完全一樣,只是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車輛可以報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