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藥師談健康
-
2 # 營養師說
幽門螺桿菌已經用藥治療了,但是治療的時候效果不佳,感受度不理想,那我們根據常見的效果不理想,或是治療失敗的因素來分析一下,那麼我們就能儘可能的止損,再下下次治療的時候我們也好多加註意,那就是根除失敗的主要因素包括:
1、環境因素影響治療結果
在用藥結束後約4周後檢測幽門螺桿菌,在這一個月中,很可能已經復發了,或者被周圍的人再感染,這是因為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存在明顯的人群或家庭的聚集性,就是一個家庭中一個人治療,其他人也是需要服用對抗益生菌舒克幽的來進行抑制。
2、治療時候的擅自用藥
治療的時候要保持有良好的依從性,這也是決定幽門螺桿菌能否徹底乾淨的根除重要前提條件。在現實治療中發現有很多患者在服藥的時候發現出現不適,不良反應。就擅自不吃藥了或者減少劑量,這樣的行為都會影響最終的根除結果。
3、幽門螺桿菌耐藥性的發生
由於幽門螺桿菌陽性的人近年來越來越多,需要治療的人也越來越多,抗生素藥物就頻繁的使用,就造成了濫用抗生素,幽門螺桿菌面對藥物發生染色體突變,對抗生素藥物的耐藥就逐年增加,這也是幽門螺桿菌老師治療不好,失敗的主要原因,中國幽門螺桿菌對抗生素的耐藥率為甲硝唑50%~100%(平均73.3%)、克拉黴素0~40%(平均23.9%)、阿莫西林0~2.7%。耐藥性還是比較嚴重的,所以在治療過程中就需要加入對抗益生菌舒克幽,來降低藥物的耐藥減少藥物的副作用。
4、沒有科學合理的治療
在首次治療的時候,沒有使用科學合理的用藥,沒有適時的加入對抗益生菌,還有的由於受到醫療條件及技術水平的限制,很多地方診所,社群醫院,沒有能力處理好治療過程,這也是導致治療失敗的一個原因。
幽門螺桿菌陽性,說明是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幽門螺桿菌作為目前胃部唯一發現的致病菌,很多胃部的疾患問題,如消化道潰瘍、慢性胃炎、糜爛性胃炎、MALT淋巴瘤等等,都與其有著密切的關係。如果有胃部不適,同時還有相關的疾病問題,同時又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那麼經過幽門螺桿菌的根治後,是否所有的胃部不適症狀就會消失呢?其實對於胃部疾病的治療和改善,遠沒有那麼簡單。
先來簡單說一下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治療,目前正規的治療方式還是通用的四聯療法,透過兩種抗生素的組合,如阿莫西林+克拉黴素等,加上一種質子泵抑制劑,如艾司奧美拉唑、雷貝拉唑等,加上一種胃黏膜保護的鉍劑,如膠體果膠鉍、枸櫞酸鉍鉀等,服藥療程一般為兩週,通常如何選擇合理用藥,根除治療的成功率可以達到70%左右。
但根除治療是否成功的標準,並不是以症狀來判斷的,通常如果想確認幽門螺旋桿菌根治是否成功,一般建議在停服所有相關藥物(包括後續制酸治療服用的質子泵抑制劑或替丁類藥物等)一個月之後,再進行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查,一般推薦C13或C14尿素呼氣檢查法,如果顯示結果為陰性,就證明幽門螺桿菌的根除已經成功,如果仍然是陽性,則說明根除治療失敗。
對於根治失敗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根治完成後胃部仍然不舒服當然是很有可能的。是否要進行二次、三次的根除治療,應該經過醫生的嚴格評估,如果是有嚴重的確系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胃部疾患,可以考慮二次根治,但一定要選擇對感染者敏感的抗生素組合,同時也要考慮身體的耐受性。但對於二次根治均失敗的情況,不建議進行第三次根除治療。
即使是根治成功,胃部就應該舒服了嗎?也不一定!根治成功並不代表所有的胃部疾患問題都解決了。幽門螺桿菌分泌毒素,破壞胃黏膜,形成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糜爛性胃炎等問題,這個細菌被根除了,並不代表胃部的粘膜也被修復了,想要解決胃部的相關不適症狀和問題,還應該根據情況,合理的應用藥物,改善胃動力,保護胃黏膜,逐步的去改善胃部的問題。
對於胃部的不適問題,除了服藥,養成良好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注意護胃養胃也是很重要的方面,胃部是人類進行初步消化的重要器官,酸甜苦辣,冷的熱的燙的,都會刺激到胃部,如果能夠堅持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對胃部的劇烈刺激,同時注意健脾祛溼,經過慢慢的調理,相信在根除幽門螺桿菌以後,透過合理用藥加上健脾養胃,您的不適症狀一定會慢慢改善,甚至會完全恢復健康。
另外,還有一點需要提醒的是,對於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成功的朋友,一方面不要認為根除成功就解決了所有胃部疾患問題,另一方面更不要認為根除成功後,就不會重複感染,實際上,如果生活上不注意,即使幽門螺桿菌根治成功,其重複感染率還是很高的,因此,對於根治成功的朋友,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同時注意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儘量的減少幽門螺桿菌重複感染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