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鎮
-
2 # 至樂無如讀書
孔子所處的時代,已經“禮崩樂壞”,舊的生產關係被打破,新的生產關係逐步在確立之中,也就是說從奴隸制社會正在向封建社會轉型!而孔子站在新潮流的對立面,還在頑固地唯護舊的社會制度、舊的社會秩序。《春秋》正是產生於這一時代背景,是維護西周奴隸制的產物,當然只能被社會拋棄!所謂的亂臣賊子懼,是對新潮流、新生的地主階級的汙衊!而正是這些“亂臣賊子”推動了社會發展,從奴隸制走向封建的中央集權制!
《春秋》是魯國的史書。
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上至王室,下至各諸侯國,都有自己的官方史書,名字各不相同。比如晉國的叫《乘》,楚國的叫《檮杌》,魯國的則叫《春秋》。
由於從所周知的原因——延續數百年的戰亂,加上秦始皇焚書的壯舉——這些史書基本上都失傳了。得以僥倖流傳於後世的,只有《春秋》。
風起雲湧的春秋時期,便因此書而得名。
傳說孔子對《春秋》進行了修訂,這也是“孔子作春秋”的來歷。
《春秋》記載的歷史,長達二百四十餘年,期間經手的史官,沒有十個也有八個,甚至可能更多。眾多史官水平不一,文風各異,孔子作為魯國的文化達人,對《春秋》進行增刪修補,本在情理之中。但他的根本目的,顯然不在於查漏補缺,貫通一氣,而是要將他的政治倫理寄於歷史,以歷史批判現實,觀照未來。
事實上,孔子究竟有沒有修訂《春秋》,學術界尚無定論。正方反方的論述,皆有可信之處,在此不贅。我們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春秋》是一本“有態度的歷史”。
所謂態度,就是將價值判斷寄寓於文字之中。每一個字,每一個說法,都有其特定含義。
我上中學的時候,語文老師講魯迅的文章,一個破折號可以講出七層意思,包括對革命者的同情,對反動勢力的憤恨,對幫閒人士的鄙視,等等。記在筆記本上,滿滿兩頁。這就是態度。
整部《春秋》,一萬六千多字,寫滿了孔子的態度。秉筆直言,撥亂反正,全在字裡行間。如果說魯迅的文章是匕首,是投槍,那麼孔子的《春秋》也是射向那些以下犯上、破壞封建等級秩序的“亂臣賊子”的利箭。是以司馬遷說:“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至於是不是真的懼,那就不太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