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曹萬金
-
2 # 千絲飄絮
借物喻理,是屬於作文的一種寫法,就是透過一個事物說明一個道理.這種寫法,表面上看,好像是描述事物為主的,其實,本質目的是為了說明某種道理。
以小見大指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透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或透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在寫作中指對形象進行強調、取捨、濃縮,以獨到的想象抓住一點或一個區域性加以集中描寫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達主題思想。
其實二者是有一個共同點的,那就是著眼點一定要小而具體,把握住一個小物品,一個小人物,一個小場景,一個生活中非常小的事情去思考社會上有沒有可以把它方法的層面,“小”在於細節,“大”在於深度。
初中階段,《散步》《臺階》都是這類的不錯的課文。
-
3 # 冀老師講作文
這是兩個問題。
借物喻理,就是借對物的描繪,反映一個道理,給讀者以深刻的啟迪和鼓舞。
如何做到借物喻理呢?
首先,觀察生活,選物。
比如,在家裡觀察:淨水器、飲水機、電視、冰箱等;在學校觀察:黑板、投影機、粉筆等;在馬路上觀察:路燈、紅綠燈、斑馬線、護欄等;在野外觀察:大樹、花朵、小草、蜜蜂、蝴蝶等。
其次,深入思考,悟理。
選能蘊含著一個道理的物,然後進行細緻地觀察,抓住其特點,感悟其中的道理。如,斑馬線,天天躺在馬路上,任憑風吹日曬,歷盡酷暑嚴寒,它們沒有一句怨言,一直堅守在保護人們生命安全的第一線。從中可以悟出:做人應該像斑馬線一樣,盡職盡責,堅強不屈,無私奉獻。
第三、細緻描繪,成文。
為了表現斑馬線的精神品質,源於生活,寫出斑馬線的色形聲光;高於生活,給斑馬線加波折,寫出斑馬線怎麼被風吹、被日曬、被雨淋、被冰凍,又怎麼堅強不屈、盡職盡責地、全心全意地保護著人們出行的安全,寫清楚這些畫面,最後點明其中蘊含的道理,就OK了。
以小見大,就是:寫小事,反映大主題!
怎樣做到以小見大呢?
首先,觀察生活,選事。
善於在生活中抓取素材,如:晚上,廣場上一群人排列整齊地跳起了廣場舞。這就是一件司空見慣的小事。
其次,深入思考,悟理。
跳舞中的人,男女老少都有,大家都在努力地跳好。從這種隨處可見的全民健身運動中,我們可以悟出:隨著祖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水準也得到大幅度提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第三,細緻描繪,成文。
把他們跳舞的場面寫細,讓人和物在景中動起來。音樂的韻律、節拍,人們的表情、步伐、動作的幅度、整齊度等都要寫細,再來點環境描寫的烘托,給讀者呈現一幅一幅清晰的畫面,進而突出“精神文明”這個大主題。
這不就做到以小見大了嗎?
以上兩個問題的答案,可以舉一反三哦!
回覆列表
先要模仿別人,多背誦相關經典名言名句,平時多踐行針對性練習,用心觀察生活,有靈感時隨時記下,學會摘抄名言多句,多讀而後培養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