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860侃球
-
2 # 動與靜體育
NBA聯盟本來就是一個商業化的聯盟,既然商業化就是為了賺錢,球員就是聯盟的商品,球隊根據需求會交易走或者交易來自己想要的球員。
以前的聯盟球隊一般交易都是一些角色球員,對於球星的交易還是非常慎重的,所以很多球員都會在一支球隊度過自己的職業生涯,比如科比,鄧肯等球員。當時的球員也比較念舊,不會輕易離開自己的球隊。
但是現在的聯盟和以前大大不同,現在很多球員不能在一直球隊終老,有兩方面原因,第一,球隊還是會和以前一樣,根據需求去交易球員,即使是球星也可能會交易。第二,就是球員自己為了追逐總冠軍,會選擇報團,這就讓有些球員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球隊,報團奪總冠軍也是讓很多球星甚至巨星不能在一直球隊終老的主要原因。
正如皮蓬說的,如果是喬丹在這個時代打球,他是不可能去選擇報團的,個人英雄主義在以前完全超過現在,你認為呢?
-
3 # 你知道灌籃嗎
首先題目是肯定nba是一個商業聯盟的,我個人諷刺的說,他們就是一群給觀眾表演打球的人!觀眾們掏錢看他們炫技,晃人,投三分,空接,扣籃,甚至賭球!我個人覺得他們本質上就是表演的。只是各取所需罷了!即使每場比賽都是慈善賽,也會有很多的廣告打進來。最終被商業化。
關鍵這裡說的是太過商業聯盟了。這也不光是nba太過商業化,而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似乎都趨向於商業化了。大多數事情都伴隨著經濟利益的糾紛。而對nba絕大多數的球員來說,送給他們古龍先生的一句名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首先我們說說球員自己想要被交易我始終是相信,所有的nba球員,在順風順水的情況下,沒有人願意更換自己的隊伍,外華人也是知道感恩的,不然“感恩節”就不是人家提出來的了。再次借用一句俗話“一個人想要辭職,無非就是錢給少了,或者受委屈了”這大概也是很多nba球員主動求變,希望可以被交易的原因吧。比如杜蘭特這種具備一切一生一隊條件的頂級球星,因為要打快樂團隊籃球,離開了他自超音速時期就效力的雷霆隊。也有倫納德這種我想回家,在馬刺我不高興,而要求交易的超巨。也有古登這種到哪裡都有好的發揮,誰給的錢多,我都會給你回報的萬金油球員。等等數不勝數的球員,大多是因為錢或者別的需求而交易的。至於有很多人說,還有人因為總冠軍才要求交易的,我們姑且把他歸類於“他看到別人拿冠軍了,自己心裡委屈吧”
還有就是被動交易了,球隊不需要你了。這種情況更多了,你老了,打不動了,又沒有經驗,帶不了年輕球員,不能要你了吧,畢竟球隊需要有成績,才有票房。老闆才能掙錢!你技術不適合球隊,影響球隊化學反應,不能要你了吧,球隊需要戰績,老闆要錢!你整天調皮搗蛋,不能要你了吧,廟小容不下大佛,您另謀高就。球隊強調進攻,你只會防守不能要你吧,影響戰績,耽誤老闆掙錢。種種情況數不勝數。。。。。更有甚者,球隊要擺爛了,老闆不跟你們玩了,不要掙錢了,你打這麼好乾嘛?走吧走吧,天空才是你的極限,去能展示你才華的大舞臺吧。
自身的原因,球隊的原因,市場需求的原因。這幾大原因裡這種小原因。又有多少人能得到“交易否決權”呢,即使得到了,球隊不能拿你怎樣,你自己都呆不下去了,還是交易了。
所以,我感覺即使NBA不是一個商業聯盟也會伴隨有很多的交易。而因為它商業化的運作模式,催生了更多的交易。反過來更多不近人情的交易,又會讓這個聯盟,讓人越發的覺得太過商業化!
據美國媒體近日公佈的一則訊息,目前在聯盟中同一支球隊效力超過10年的現役球員僅為6人,他們分別是達拉斯獨行俠隊的德克-諾維茨基(20年)、聖安東尼奧馬刺隊的馬努-吉諾比利(16年)、邁阿密熱火隊的猶多尼斯-哈斯勒姆(15年)、孟菲斯灰熊隊的邁克-康利(11年)和馬克-加索爾(10年)以及俄克拉荷馬雷霆隊的拉塞爾-威斯布魯克(10年)。
回覆列表
NBA的球員交易本來就很普遍,不是絕對超級球星,想要終身留在球隊是很難實現的。像之前韋德都能離開熱火,這就足以說明了NBA的商業化有多嚴重。在錢面前本來就沒有什麼忠誠度可言,這也符合現在的社會環境啊,就是追求利益至上,球迷們還是別太單純了。
其實說到底,就算是一人一城,我相信也絕對是建立在薪金合理的情況下。就拿這康利來說,如果不是灰熊給的超大合約,他能留在灰熊?威少同樣如此,沒幾錯的話,他現在的合同應該是NBA球員中最大的。
就算球隊沒有給出超大合同,能最終一人一城的,那我相信球員自己也是做出了讓步的。像如今的司機不就讓步了嗎,獨行俠計劃以一份一年500萬的合同留在司機。其實按照司機的狀態,這合同並不過分,但是考慮到司機對小牛的貢獻,500萬確實是給少了。當然,司機考慮到球隊的重建,也願意做出犧牲,願意把自己最後一年留在達拉斯。
總之,一人一城本來就是一件很難實現的事,不僅需要球員有足夠的能力,還需要球隊願意給你養老。能做到這幾點的,也就湖人、馬刺以及綠軍這幾支有文化底蘊的球隊能做到了。當然,隨著NBA商業化更加強烈,可能最後連這幾支球隊都做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