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揮弓探賾
-
2 # 放牧心靈475
元朝末年,天災人禍不斷,老百姓民不聊生,但統治者花天酒地,奢侈享受,絲毫不管老百姓的生活,於是乎,各地百姓紛紛揭竿起義,準備推翻暴虐殘酷的元朝統治。
在各路農民起義軍中,張士誠、陳友諒跟朱元璋這三人是最有實力的,而張士誠又是其中最深得民心之人,但最後卻起義失敗了,這讓人很是不解。後來,說起張士誠起義失敗,朱元璋兩個字道出原因,十分精闢!
而這個原因,與張士誠的出身跟經歷有很大關係。張士誠出生於1321年,江蘇泰州人,自幼家貧,長大後與三個弟弟撐船運鹽為生,這是個苦力活,加上元朝政府的層層壓迫剝削,日子過得很辛苦。但年少的張士誠不僅身強體壯,而且為人很仗義,雖然家裡窮得經常揭不開鍋,但鄉親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他總是慷慨解囊,盡全力相幫,漸漸的在當地百姓中樹立了很高的威信。
因為官府步步緊逼,最後,張士誠和三個弟弟及李伯升等十八人率領鹽丁起兵反元,歷史上稱之為“十八條扁擔起義”。張士誠作為首領,佔領高郵後,自稱誠王,建立大周,後來定都平江,下令廢除各種賦稅,減輕百姓負擔,對於歷年來拖欠的賦稅,一筆勾銷,還頒佈了《州縣務農桑令》,開墾荒地、興修水利,恢復農業生產。
在一系列舉措下,江浙地區的經濟得到了恢復跟發展,因為戰亂跟饑荒而外遷的流民紛紛重返家園,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場景。
此外,張士誠十分重視地方教育,開辦弘文館,招收學生,開辦禮賢館,吸收知識分子,像施耐庵羅貫中,都曾為張士誠效勞,而有著“再世諸葛”之稱的劉伯溫,也曾是張士誠的謀士之一。
不過,張士誠雖然佔據著富裕的江浙之地,並且深得民心,但江浙商人那種“小富即安”的思想,也根深蒂固的印在了他的腦海中,所以當朱元璋跟陳友諒跟元軍打得不亦樂乎、攻城掠地之時,張士誠只是守著固有城池過日子,當朱元璋跟陳友諒開打的時候,張士誠依舊置身事外,甚至想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誰知道,朱元璋在收拾了陳友諒之後,立馬氣勢洶洶朝著張士誠而來。在幾次突圍未果後,為了避免百姓生靈塗炭,張士誠無奈之下只得棄城投降,最後自縊身亡,享年47歲。如果張士誠能夠心懷天下,積極攻取,最後奪得天下的也許是他也說不定,各位讀者覺得呢?
回覆列表
明《泰州志》:東河,州治東三里,通北運河;西河,則有招賢橋。民國《泰縣誌稿》:中間河,即稻河,亦稱市河。又據史料記載,清朝嘉慶年間,泰州鹽運公司管轄範圍有11個鹽場,年產量118萬引,計4.72億斤。
這麼多的鹽,平均每天有131萬斤需要從泰州城北過壩,經過東西中三條河,而來往的其它貨船,只能經過城東門外老東河南端的鮑壩。張士誠,泰州興化白駒場人(今屬鹽城大豐),1353年與其弟士德、士信及李伯升等18人率鹽丁起義反元,攻下泰州。(招賢橋舊貌)在泰州當時水利交通最為便利的人流量非常大的滷汀河(西河)旁,張士誠設招兵站,專門用於招兵買馬,宣傳鼓動當地群眾來加入他的隊伍,後因覺得招兵站的說法不夠文雅,就改為招賢站,招賢納士,其名極富文采又兼帶詩意,很有點兒書卷氣,被世人廣泛沿用,附近建起的橋樑因此而得名招賢橋。元氏之亂,多在民窮,夫獨其君之不仁哉!良以有司,不宣德意,妄立科條,志在肥家,不恤民隱。百姓求生無路,引義不能,遂至崩解。餘起兵之意,誠欲出生民於塗炭。予所在,以安全食為民之天,農桑為民事之本,有土有財只在利導,既富且教尤要提撕。
令下之日,務曲體餘衷,相機度宜,俾處處有生養之具,毋徒以文具相塗飾也。用命慎擇長吏,嗣後以民生登耗為殿最。凡屬州縣,聿稽前典,務選明博好禮之士,朝夕諷誦以修明倫序,以興起賢能。張士誠設立禮賢館,廣徠四方賢士,先後遴選了很多的讀書人入仕,如施耐庵、羅貫中、劉亮、魯淵、陳基、陳維先。兵家之爭,歷來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1356年張士誠攻下蘇州後,派部將夏思恭坐鎮盛名不衰的海陵之倉,屯糧碾米,深得民心。據《明史》記載:士誠為人,外遲重寡言,似有器量,而實無遠圖。然而,張士誠安於一隅、為一方百姓,為人正直、行君子之事,早已被朱元璋劉伯溫看穿了,胸無大志、不敢冒險,圍困於其所佔據的平江十個月之久。
兵敗平江後,被俘不屈,其夫人劉氏在城破之際率家人已經自焚於齊雲樓。張士誠抵達南京的當晚,就趁人不備,也自縊身亡,終年47歲,而人們都在感恩張士誠沒有死守城池,投降了朱元璋,躲過了戰爭,不致生靈又塗炭。(張士誠記功碑)
張士誠完全有充足的時間化妝逃走,他為什麼要留在平江城裡坐以待斃?張士誠一生輕財豪爽仗義,待人誠懇且恩重如山,據說是有人在關鍵時刻替身了他,張士誠帶著家人埋名隱居去了。六百多年前的風雲變幻,湮沒了多少志士英豪。朱元璋曾經總結說:朕以友諒志驕,士誠器小;志驕則好生事,器小則無遠圖。其時,張士誠手握雄兵,地處富庶,實力非凡,離真龍天子就差那麼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