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多位名人大談教育理念方法,到底對不對,該不該學? 現在一聽到名人談教育就頭皮發麻。 網路上,自媒體各種“教育專家”層出不窮,多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架勢。 按理說,別人有說的權利,信不信在自己,但是架不住名人效應,家長跟風效仿。動不動就拿著名人的教育方法跟老師來一番討論。 舉例說明:圖一 這樣的觀點,想必並不少見,對嗎?我們前段時間不是還熱議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怎麼這麼快就變了!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敢輕言命運之語,我們看不見未來,所有的努力只是希望孩子們能夠更好,學習是飛翔的翅膀,萬一你將來是要在海里航行,我也非常開心。 還有一個例子:圖二 每個孩子本不同,因材施教是關鍵! 我們做好該做的,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子,那就要看他自己了,不是嗎?
15
回覆列表
  • 1 #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名人明星宣傳自己的教育理念,對於多數人來說可以有一定的借鑑作用,但想完全效仿,可能結果並不會理想。

    首先,我們說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天賦和性格,這也是我們一直倡導要因材施教的最重要原因。同一個孩子可能在語文上類似於白痴,但數學上是天才。另一個孩子在語文上近乎天才,在數學上近乎白痴。如果這兩個孩子用同樣的方法去培養和教育,哪怕你的方法再好,能有一個培養的還不錯,就算邀天之幸了。

    另外每一個家庭的情況也是不一樣的,家庭教育必然影響到孩子的成長。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未來發展的道路和方向,卻沒法選擇自己的出生家庭和環境。比如說對孩子嚴格要求好不好,當然也是好的,有很多對孩子嚴格要求的家庭,培養出非常優秀的子女。但是平等自由交流的家庭環境就不好嗎?這樣的家庭也培養出大量優秀的子女。所以,從來沒有絕對好和絕對不好的家庭教育環境,當然那些完全錯誤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除外。一般來說有爭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觀念,都是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敗的案例,所以才會引起爭議,如果完全是失敗的案例,幾乎就不會有爭議。

    我在講課和做教育解決方案的時候,就一直強調,同樣100個人來聽我同樣一堂課,但是做出來的教育解決方案應該是100套完全不同的教育解決方案,因為每一個家庭的實際情況是不一樣的,每一個孩子的天賦和性格秉性是不一樣的,只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切實可行的根據科學規律來制定教育解決方案,才有可能制定出最適合自己的最優的教育解決方案。

    名人明星們其實大多並不是在教育上有特別深入的研究,當然他們可能也學過這方面的知識,所以有一些內容是值得我們借鑑的,但也有很多的東西本身也是有問題的。辯證的來看,辯證的來思考,就可以讓我們在教育上少走彎路,少走錯路。

    對於教育相對還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所以我建議家長朋友們儘量去選擇聽在這個領域有著深入研究的專家的意見。術業有專攻,每一個人應該都有自己深入研究的領域,比如有的擅長做家庭教育頂層設計,有的擅長做孩子的學科思維訓練等等。

  • 2 # 家有倆寶初長成

    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可以參考,但不可完全效仿。

    我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我也經常看一些關於孩子的教育理念,但我不會完全效仿,甚至有些覺得非常有道理的事情,我也不會完全照搬,去要求孩子。

    我是一個傳統觀念很強的人,作為家長,我比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我對孩子最嚴厲的一件事,而且是沒有商量餘地的事,就是孩子不可以對我撒謊。至於是否對其他人撒謊,我並沒有限制。

    教育孩子之前,我們是否應當回想下,我們年少時,最大的快樂是什麼?我們的童年,最希望得到的是什麼?我們的童年,最害怕的是什麼?當所有這些事情,作為家長的我們,全都仔細回想數遍後,我們再去思考自己的子女,他們是否和曾經的我們一樣?

    年少時,我們討厭父母為我們安排一切,討厭父母拿我們和其他孩子作比較,討厭父母動不動就說一大堆至理名言,討厭父母限制我們做這做那,討厭父母將一切事情強加給我們。可以說,年少時,我們討厭太多太多關於父母的作為。

    等到我們長大,做了父母,幡然醒悟,原來父母做的這些,都是為我們好。於是我們重蹈覆轍,將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再強加給孩子。將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情,讓孩子去完成,卻忽略了現在的孩子,正是年少的我們。

    週而復始

    孩子沒有選擇的權利。他們唯一能做的,除了言聽計從,就是無聲的反抗,正如從前的我們。這樣週而復始的迴圈,才是問題的根源所在。

    我們要明白一點,孩子不是家長夢想的延伸!自己的夢想,只屬於自己,孩子有自己的未來,有自己的愛好,有自己的夢想。

    我們需要做的,是發現孩子的長處,鼓勵孩子的興趣,支援孩子朝著自己喜愛的方向前行。當然前提是,我們要告訴孩子,知識是一切的基礎,沒有文化作為底蘊,任何事情都很難做到第一。

    我對倆孩子的教育,一直秉承著三個觀點:

    不許對我撒謊,這個沒有任何可以商量的餘地。我曾發現過一次,結果是將網球拍都打碎了。懂得尊卑,我是一個傳統觀念很強的人,華夏被譽為擁有五千年文明古國,任何事情都可以追本溯源,相對文化知識的教育,我更加註重道德的教育。對於自己堅信的事,要敢於理論。我多次以朋友的身份,與子女聊天。我告訴他們,家長不是萬能的,處理事情也不是全對的。如果一件事,他們認為對,而我反對的話,他們可以和我理論,將他們的觀點說出來,我再將我的觀點說不出來,我們一同探討。如果我沒能把他們說服,那就證明他們是對的,可以做。

    尊重,不分年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胃消化酶少怎麼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