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杰80164096
-
2 # 科學黑洞
在植食性動物基礎上,地球進化出肉食性動物的意義是什麼?
38億年以前,地球上出現了簡單的生命,目前科學上無法確認生命是怎樣從零到一出現的,有觀點認為地外天體帶來生命的原材料,例如彗星以及小行星撞擊地球,帶來一些有機物。目前科學家已經在隕石沒發現過氨基酸和核糖等重要的有機分子。
另外一種觀認為生命只誕生於地球之上,有機物是無機物在特殊環境中轉化的,例如實驗已經證明地球早期大氣層在雷電的作用下可以生成有機物。
根據達爾文生物進化論,我們已經瞭解生命是如何從1到正無窮髮展的,在原始海洋中有機分子聚整合大分子最後到有機物,有機物繼續聚集最後形成生命。此後一路發展演化,到今天地球上已經存在數百萬個物種,它們分散在不同的生存環境中。
生物過度繁殖的傾向所有物種都有兩個最本質的追求:一是生存、二是繁衍後代,這兩個本能毫無道理可講。一些性食類動物如螳螂等,在繁衍後代這件事情上是非常“費”雄性螳螂的,因為雌性螳螂有這樣的習慣,在交尾的前中後期都可能吃掉雄性螳螂填飽肚子。但即使在生命面臨威脅的情況下,雄性螳螂也會毫不猶豫的去赴約,這就是繁衍的本能驅使。
在這樣的機制下,所以物種都有過度繁殖的傾向,那麼就會產生一種結果,種群內的競爭壓力變大,種間的競爭壓力也會變大,畢竟地球上資源是固定的。每個物種的成員數量都有持續增長的趨勢,舉一個簡單例子,當一片草原上草食性動物增多,它就勢必面臨著填不飽肚子的情況,這樣就會有一部分群體離開草原去尋找新的生存家園。
生殖隔離的出現不同物種之間的鴻溝就是生殖隔離,它們無法進行基因上的交流,來到新領地的物種自然會面對新的環境,在自然選擇下它們會向不同的方向前進化,時間久了首先出現亞種,在經過時間的積累最終新物種也就出現了。
因為資源匱乏的因素一個種群離開生存之地來到新的家園,或者說自然環境變化下的地理隔離,例如峽谷的出現讓同一個物種被分割開來,或者曾經的島嶼被海水覆蓋一半出現了群島,曾經生活在一起的物種出現在不同群島上,它們會逐漸的發展成亞種最終變成不同的物種。
例如加拉帕戈斯象龜就是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在那裡共有14個島嶼,在海平面沒有上升之前,這些群島是連線到一起的,但是後來分開了,在每個島嶼上都有一種象龜,它們曾經都是同一個物種。“入鄉隨俗”才是關鍵,一個物種來到新的生活領地,不是在改變生存環境,而是被生存環境所改變,自然包括飲食方面。
鬣狗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它們是鬣狗科下成員的統稱,只有四屬四種分別是:斑鬣狗、條紋鬣狗、棕鬣狗和土狼。前三種都是肉食性動物,而土狼就比較特別,它們主要吃一些昆蟲白蟻等。
能量金字塔地球上所有物種都處在食物鏈和食物網中,它們既有自己的獵食目標,同時也存在天敵。地球上能量的來源歸根結底都是太陽能,植物透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固化下來變成糖類,這些能量一部分用來自己的生長繁殖,還有一部分被草食性動物吃掉。
因此植物類可以稱之為生產者,它們透過光合作用來“生產”能量,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特化的細菌可以透過其它方式來“生產”能量自給自足。而草食性動物就是一級消費者,它們是第一批消化利用生產者能量的物種。而一些小型食肉動物可以稱為二級消費者,它們的主要食物是草食性動物,再往上還有三級消費者,它們可以吃草食性動物也可以吃肉食性動物。
但是這條食物鏈並非可以一直延續下去,因為能量金字塔的存在,在食物鏈越上端的物種它們佔據的能量就會有越少,因此種群的數量也就越少。因為在能量金字塔的每一級都有能量損失,而第一級總能量是固定的,因此越往上能量越少。
說到最後地球上出現肉食性動物是最佳的發展方式,自然而然形成的,我們可以看地球上數百萬個物種它們生存方式和生存環境各不相同,海陸空全部都有,我們不吃的食物必然是其它物種的最愛,在物種過度繁殖資源確定不變的情況下,自然就會發展成這種模式。
6500萬年前,恐龍因為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滅絕,在此後1000萬年左右的時間內,哺乳動物呈現爆炸似的發展,快速的佔據了恐龍滅絕之後空出的生態位置,海陸空全部佔據。可以說有喜歡的地方就會有生命,即使曾經吃草,迫於生存壓力最終吃肉也是可以的,一切交給時間。
回覆列表
應該是扭曲的進化。
理想的自然應該是無殺氣和諧的。
未來的高維新地球肉食性動物將改變成植食性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