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質量(Air quality),反映的是環境空氣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程度,它是依據空氣中汙染物濃度的高低來判斷的。它的量化指標是AQI(空氣質量指數)。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AQI(空氣質量指數)的含義,它是一個量化值,用數值的方式來直觀的瞭解空氣質量的好壞。這就好比評判一個學生學習好不好,在一定程度下是可以用考試分數來直觀判斷的(當然了,非絕對,勿槓)。
影響空氣質量的汙染物種類有很多,每種汙染物在空氣中的濃度都有對應的標準限值。這就好比咱們學習的科目,以百分制的科目為例:及格線(60分),高分線(80分),優等線(90分)……這樣就可以把分數都劃出等級來了。
每種汙染物因為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的最低劑量有差別,所以即使是處在同一個級別,不同汙染物對應的標準限值也不同。還是打個比方,咱們各個學科考試的卷面總分有差異,所以各個子科目的等級分數線也不相同,比如150分的科目及格線就是90分。為了更簡便、直觀,所以我們將各個汙染物對應的繁多的濃度限值轉換成統一的對應的指數。這就相當於把各學科的最終得分都換算成百分制分數一樣,便於比較。
我們的學科門類那麼多,但高考就考規定的那幾門。所以同理,為了與國際接軌,我們國家的AQI(空氣質量指數)同樣規定其中6項(重要)汙染物作為判斷空氣質量綜合水平的指標。每一種汙染物濃度換算後得到的指數,我們稱之為(IAQI)空氣質量分指數。
接下來要說的,就和我們舉例子的學科考試有點區別了:
1.考試成績是越高越好,空氣質量則正好相反,AQI值越高表示空氣質量越差;
2.高考看的是總分,空氣質量則是以6項指標中最差(數值最高)的那一項的分指數來表示空氣質量綜合水平的(木桶效應)。
再來說一下,中國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的六項指標,分別為:PM10(可吸入顆粒)、PM2.5(細顆粒)、SO2(二氧化硫)、NO2(二氧化氮)、O3(臭氧)和CO(一氧化碳)。合計2個顆粒物指標,4個氣態汙染物指標。
按照對人體健康等因素影響程度,中國將空氣質量指數分為六個等級:
一級,優(0~50),綠色,空氣質量令人滿意,基本無空氣汙染;
二級,良(51~100),黃色,空氣質量可接受,但某些汙染物可能對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較弱影響;
三級,輕度汙染(101~150),橙色,易感人群症狀有輕度加劇,健康人群出現刺激症狀;
四級,重度汙染(151~200),紅色,進一步加劇易感人群症狀,可能對健康人群心臟、呼吸系統有影響;
五級,重度汙染(201~300),紫色,心臟病和肺病患者症狀顯著加劇,運動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現症狀;
六級,嚴重汙染(>300),褐紅色,健康人群運動耐受力降低,有明顯強烈症狀,提前出現某些疾病。
例如:某地某日最差的單項指標是我們常見的PM2.5,其分指數為112,那麼根據木桶效應,當天的空氣質量情況則可描述為:AQI指數112,三級,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
值得注意的是,首要汙染物概念可以幫助快速識別空氣質量六項引數中的短板,也就是造成本地區空氣汙染的“罪魁禍首”,透過統計各項汙染物作為首要汙染物出現的頻次,可以指導大氣汙染防控工作,有利於科學治霾、精準施策。
另外一個指標,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顧名思義就是一段時間內空氣質量指數日均值為優(一級)和良(二級)兩個等級的天數佔總有效監測天數的百分比。舉例:3月份有效監測31天,其中優良兩個等級佔25天,那麼本月優良天數比例為25/31*100%=80.6%。該指標可判斷一段時間內本地區空氣質量總體好壞的程度,優良率越高,則說明空氣質量情況越好。同樣,該指標也適用於不同地區之間的同比,是比較不同地區空氣質量差異的參考之一。
剛剛過去的幾個月,我們國家經歷了艱難的對抗新冠肺炎的“封閉”時期,各類生產、生活活動降低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官方的監測資料表明,這段時間我們各地的空氣質量同比有相當明顯的改善。
近來這段時間疫情管控逐步放鬆,各行各業逐漸復工復產,街道和社群熱鬧起來了,久違的工地重新幹勁十足,生活需要這樣的“生機勃勃”,但我們也要警惕“捲土重來”的空氣汙染。減少聚集、低碳出行、積極配合大氣汙染各項防控措施,我們共同守護頭頂的藍天白雲。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國家目前執行的是《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後面括號裡的標準年份很重要,不能搞錯。因為在這之前有一個(GB3095-1996),與之對應的則是空氣汙染指數(API),只含三項汙染指標,為了避免混淆,二者的區別暫不展開講。
空氣質量(Air quality),反映的是環境空氣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程度,它是依據空氣中汙染物濃度的高低來判斷的。它的量化指標是AQI(空氣質量指數)。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AQI(空氣質量指數)的含義,它是一個量化值,用數值的方式來直觀的瞭解空氣質量的好壞。這就好比評判一個學生學習好不好,在一定程度下是可以用考試分數來直觀判斷的(當然了,非絕對,勿槓)。
影響空氣質量的汙染物種類有很多,每種汙染物在空氣中的濃度都有對應的標準限值。這就好比咱們學習的科目,以百分制的科目為例:及格線(60分),高分線(80分),優等線(90分)……這樣就可以把分數都劃出等級來了。
每種汙染物因為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的最低劑量有差別,所以即使是處在同一個級別,不同汙染物對應的標準限值也不同。還是打個比方,咱們各個學科考試的卷面總分有差異,所以各個子科目的等級分數線也不相同,比如150分的科目及格線就是90分。為了更簡便、直觀,所以我們將各個汙染物對應的繁多的濃度限值轉換成統一的對應的指數。這就相當於把各學科的最終得分都換算成百分制分數一樣,便於比較。
我們的學科門類那麼多,但高考就考規定的那幾門。所以同理,為了與國際接軌,我們國家的AQI(空氣質量指數)同樣規定其中6項(重要)汙染物作為判斷空氣質量綜合水平的指標。每一種汙染物濃度換算後得到的指數,我們稱之為(IAQI)空氣質量分指數。
接下來要說的,就和我們舉例子的學科考試有點區別了:
1.考試成績是越高越好,空氣質量則正好相反,AQI值越高表示空氣質量越差;
2.高考看的是總分,空氣質量則是以6項指標中最差(數值最高)的那一項的分指數來表示空氣質量綜合水平的(木桶效應)。
再來說一下,中國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的六項指標,分別為:PM10(可吸入顆粒)、PM2.5(細顆粒)、SO2(二氧化硫)、NO2(二氧化氮)、O3(臭氧)和CO(一氧化碳)。合計2個顆粒物指標,4個氣態汙染物指標。
按照對人體健康等因素影響程度,中國將空氣質量指數分為六個等級:
一級,優(0~50),綠色,空氣質量令人滿意,基本無空氣汙染;
二級,良(51~100),黃色,空氣質量可接受,但某些汙染物可能對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較弱影響;
三級,輕度汙染(101~150),橙色,易感人群症狀有輕度加劇,健康人群出現刺激症狀;
四級,重度汙染(151~200),紅色,進一步加劇易感人群症狀,可能對健康人群心臟、呼吸系統有影響;
五級,重度汙染(201~300),紫色,心臟病和肺病患者症狀顯著加劇,運動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現症狀;
六級,嚴重汙染(>300),褐紅色,健康人群運動耐受力降低,有明顯強烈症狀,提前出現某些疾病。
例如:某地某日最差的單項指標是我們常見的PM2.5,其分指數為112,那麼根據木桶效應,當天的空氣質量情況則可描述為:AQI指數112,三級,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
值得注意的是,首要汙染物概念可以幫助快速識別空氣質量六項引數中的短板,也就是造成本地區空氣汙染的“罪魁禍首”,透過統計各項汙染物作為首要汙染物出現的頻次,可以指導大氣汙染防控工作,有利於科學治霾、精準施策。
另外一個指標,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顧名思義就是一段時間內空氣質量指數日均值為優(一級)和良(二級)兩個等級的天數佔總有效監測天數的百分比。舉例:3月份有效監測31天,其中優良兩個等級佔25天,那麼本月優良天數比例為25/31*100%=80.6%。該指標可判斷一段時間內本地區空氣質量總體好壞的程度,優良率越高,則說明空氣質量情況越好。同樣,該指標也適用於不同地區之間的同比,是比較不同地區空氣質量差異的參考之一。
剛剛過去的幾個月,我們國家經歷了艱難的對抗新冠肺炎的“封閉”時期,各類生產、生活活動降低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官方的監測資料表明,這段時間我們各地的空氣質量同比有相當明顯的改善。
近來這段時間疫情管控逐步放鬆,各行各業逐漸復工復產,街道和社群熱鬧起來了,久違的工地重新幹勁十足,生活需要這樣的“生機勃勃”,但我們也要警惕“捲土重來”的空氣汙染。減少聚集、低碳出行、積極配合大氣汙染各項防控措施,我們共同守護頭頂的藍天白雲。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國家目前執行的是《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後面括號裡的標準年份很重要,不能搞錯。因為在這之前有一個(GB3095-1996),與之對應的則是空氣汙染指數(API),只含三項汙染指標,為了避免混淆,二者的區別暫不展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