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豆媽的幸福小滋味
-
2 # 錢布斯
一、王昌齡之“黃沙百戰穿金甲”
《從軍行》是王昌齡的組詩,共七首,這是第四首頗為有名。王昌齡做為邊塞詩人,十一歲便開始了邊塞生活,來自於環境中的性格鍛造更加豪邁曠達,來自於生活中的情感體驗更加細膩真實,所以他的詩風或雄渾蒼健,或悲愴深沉。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
《從軍行》其四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Murano終不還。
青海湖旁連綿起伏的祁連雪山,在陰雲密佈的籠蓋下暗淡無光,這座古城孤獨的矗立在大漠之中,登上城臺,遙望千里之外,玉門關外可曾安好!前兩句,由邊塞惡劣的環境起筆,寫到大漠孤城中戍邊的孤寂之感,再到千里之外的邊關要塞,詩人融情入景,勾畫出一幅壯闊悲涼之景。
漫漫黃沙中,戰士們的鎧甲早已因久經沙場而磨穿,但他們的心依然堅定如鐵,不擊破Murano誓死不還。
“黃沙百戰穿金甲”七字間含數意。
“黃沙”,地處偏遠,環境惡劣;“穿金甲”,戰爭之慘烈,敵軍之強勁。
而加入“百戰”一詞,使這句七言含義耐人尋味:唐高宗永隆年間,中國邊疆飽嘗戰亂之苦,西吐蕃,北突厥時常侵擾,禮部尚書裴行儉奉命出師征討,王昌齡隨軍征戰。“百戰”二字表面在寫戰事之頻繁,歷時之長久,其實深層強調的是西北邊關之重要,三國關係之緊張。
“不破Murano終不還”,身經百戰的將士,他們的豪言壯志鏗鏘有力,震破天宇,用“視死忽如歸”的精神,肩負起國家賦予的責任與使命。
這首詩給人一種在宏大悲壯的視角之下,走進了一場戰鼓雷鳴,烽煙四起的慘烈戰爭中,給人以強烈的畫面感和既視感。
二、李白之“百戰沙場碎鐵衣”李白,唐朝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其詩歌的主要風格應是狂放豪邁,清新飄逸的。而下面這首《從軍行》則是他偏離主體風格,所創造的為數不多的邊塞詩之一。
從軍行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一位戍邊將軍,身經百戰,鎧甲早已破敗不堪,身陷城南的他被敵軍重重圍住。他率領殘部發起突圍,急中生智,“擒賊擒王”,手起箭發,百步穿楊,敵軍主帥呼延(兇奴貴族,敵軍悍將)應聲倒地,他帶領餘兵殺出重圍,絕塵而歸。
這裡的“百戰”沙場,百戰,似乎也就只能體會出“身經百戰”而已。
李白的這首邊塞詩與王昌齡的作品有很大區別,李詩通篇無一字著墨於邊疆描寫,而是已旁觀者的角度敘述了一位英勇善戰,足智多謀的將軍,率部突圍的場景。在邊塞詩中另闢蹊徑,給人眼前一亮之感 但深入體會之下又總感覺他筆下的塞外、邊關較王昌齡、高適、岑參等缺少一點點開闊悲壯的味道。包括他的《塞下曲》、《子夜吳歌》,甚至是《關山月》,其實,這也不難理解,李白並沒有深入過戍邊生活,也沒有參加過邊疆戰爭,所有他感受不到“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的壯麗,也不能體會“戰士軍前半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的諷刺,他大部分內容都是來自於奇麗的想象以及對自己“遊俠夢”的現實表現,這也是李白的邊塞詩無法成為他主流作品的主要原因。
三、無所謂總結的總結整個盛唐,若論七絕,王昌齡被譽為“聖手” ,可與之相較高下的惟有李白,二人並稱“七絕雙璧”。但就邊塞詩而言,李詩更注重具體情節,或抒發抱負,或心繫家國
回覆列表
答:盛唐時期,國力強盛,君主銳意進取、衛邊拓土,人們渴望在這個時代嶄露頭角、有所作為。武將把一腔熱血灑向沙場建功立業,詩人則為偉大的時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壯的豪情、譜寫了一曲曲雄渾磅礴、瑰麗壯美的詩篇。《從軍行》就是盛唐詩人王昌齡採用樂府舊題寫的此類邊塞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