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覽》皇王部中,有一條記載。《河圖》曰:"秦始皇帝,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鼻,長八尺六寸,大七圍,手握兵執矢,名祖龍。"虎口,日角,大目,隆準,是說贏政相貌雍容軒昂,是古代相書中典型的帝王之相。長八尺六寸,是說他的身高,這個八尺六寸是個什麼概念呢?據《秦史稿》記載,秦制一尺合23.1釐米計算,這麼算來秦始皇的身高有1.98米還多。如果此處記載屬實的話,那麼秦始皇是一個矯健魁偉的大男子。當然,《太平御覽》這書是北宋李昉等人編纂的,據那個時候也已經一千多年了,其真實性也不見得有多高。看看另一個離得比較近的人怎麼說的,他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距秦始皇大約一百年的時間,他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這麼一個說法--受到贏政重用的尉繚說:"秦王為人,蜂準,長目,鷙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郭沫若據此分析,秦始皇有生理缺陷。峰準就是馬鞍鼻,摯鳥膺就是現代醫學的"雞胸",豺聲表明氣管炎;其胸形、鼻形變異與氣管炎常發顯示他是個軟骨病患者。這一段對秦始皇相貌的描述顯然不同於《太平御覽》,不僅人不帥了,而且還有諸多毛病。我們關心的是他的身高,但從這一段可以看出,秦始皇有軟骨病,軟骨病就是佝僂病,缺乏維生素D導致的鈣、磷代謝異常,這種病常伴隨這O型、X型腿的出現。腰身佝僂,腿腳彎曲,一般來說不是十分矯健魁偉的大男子,身高也不會趕超姚明。以前看高陽寫的《荊軻》,裡面對秦始皇的描述就是按史記來的,把秦始皇描寫的很猥瑣,以至於連劍都拔不出。而翦伯贊先生推斷,秦始皇的相貌應是相當漂亮的,他說,(秦始皇)並不如後世所想象的他是生長著一幅嚴肅得可怕的面孔,假如他多少有些父母的遺傳,他應該是一位英俊漂亮的青年。這段話有道理,卻也不能全信,不是還有說法認為秦始皇並非異人的親生子麼?還有清華大學工藝美院杜老師說過,秦始皇出生在秦地,屬西北人,應是典型的西北大漢,高大魁梧,相貌堂堂。這個還算有那麼一點點道理,不過也不能斷定西北大漢個子高,秦始皇就高,小日本兒個子不高,但裡面不也有幾頭高個子麼?我們再看看兵馬俑,兵馬俑據說是按照1:1的比例製作的,當時秦人比現代人要高,戰俑當中最矮的一個身高也達1.79米,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秦始皇應不是十分猥瑣的形象,怎麼著吃好的穿好的,缺乏點維生素也不至於個子太低。說到這裡,我們暫時可以按照機率給秦始皇的身高劃定一個範圍,1.79米-1.98米,大體我認為是在這個區間,至於發生小機率事件,那就認倒黴吧。還有一個可以用得上的線索,就是荊軻刺秦王的那段描寫。《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軻既取圖奏之,秦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惶急,劍堅,故不可立拔。荊軻逐秦王,秦王環柱而走。"這一段很驚險,荊軻作為"神勇"的刺客,比不上蓋聶的話,也起碼不至於太瘦小,而秦始皇繞著柱子跑,沒被他趕上,一般的短腿恐怕會有些困難,秦王之威能嚇得殺人犯秦舞陽變臉,怕也不是猥瑣小生所能做到的。但這裡有一個疑問,秦始皇身高到了哪一個層次?為什麼拔劍若干次都未遂?從兵馬俑坑中發現的秦劍,雖然是青銅劍,卻不同於普通的青銅劍,普通的青銅劍劍身一般不會超過60釐米,太長的話極易折斷。而秦劍採用了最佳的銅錫配比,使得青銅劍可長達91釐米以上,這就不難想像秦始皇為什麼緊急之中拔不出劍來。人張開雙臂兩手尖之間的距離與身高基本上一這樣的,手臂:身高大約是1:1,男女一樣,童叟無欺(當然,個別人除外)。我試了試,將劍跨在腰間,掛繩一般在劍鞘中上部,拔劍時手臂是彎曲的,算上劍鞘前端的那段長度,1.77米的個子也就能拔出六十五釐米左右的劍身。我量了量,秦劍的劍身和劍柄之比大約是3.3:1,這樣劍身也就大約長70多釐米,秦始皇拔不出劍來,身高不會超過1.90,最多不到1.85米。我們按1.77+(70-65)=1.82來算,秦始皇身高大概就是1.82米了。加上一個限定詞,1.82米左右。另外,據小道訊息稱,雖然尚未開掘的秦王墓,但現代的科技已經可以透過遺骸測量出秦王的身高了,那就是1.82米,差不多嘛~真希望不是小道訊息
《太平御覽》皇王部中,有一條記載。《河圖》曰:"秦始皇帝,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鼻,長八尺六寸,大七圍,手握兵執矢,名祖龍。"虎口,日角,大目,隆準,是說贏政相貌雍容軒昂,是古代相書中典型的帝王之相。長八尺六寸,是說他的身高,這個八尺六寸是個什麼概念呢?據《秦史稿》記載,秦制一尺合23.1釐米計算,這麼算來秦始皇的身高有1.98米還多。如果此處記載屬實的話,那麼秦始皇是一個矯健魁偉的大男子。當然,《太平御覽》這書是北宋李昉等人編纂的,據那個時候也已經一千多年了,其真實性也不見得有多高。看看另一個離得比較近的人怎麼說的,他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距秦始皇大約一百年的時間,他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這麼一個說法--受到贏政重用的尉繚說:"秦王為人,蜂準,長目,鷙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郭沫若據此分析,秦始皇有生理缺陷。峰準就是馬鞍鼻,摯鳥膺就是現代醫學的"雞胸",豺聲表明氣管炎;其胸形、鼻形變異與氣管炎常發顯示他是個軟骨病患者。這一段對秦始皇相貌的描述顯然不同於《太平御覽》,不僅人不帥了,而且還有諸多毛病。我們關心的是他的身高,但從這一段可以看出,秦始皇有軟骨病,軟骨病就是佝僂病,缺乏維生素D導致的鈣、磷代謝異常,這種病常伴隨這O型、X型腿的出現。腰身佝僂,腿腳彎曲,一般來說不是十分矯健魁偉的大男子,身高也不會趕超姚明。以前看高陽寫的《荊軻》,裡面對秦始皇的描述就是按史記來的,把秦始皇描寫的很猥瑣,以至於連劍都拔不出。而翦伯贊先生推斷,秦始皇的相貌應是相當漂亮的,他說,(秦始皇)並不如後世所想象的他是生長著一幅嚴肅得可怕的面孔,假如他多少有些父母的遺傳,他應該是一位英俊漂亮的青年。這段話有道理,卻也不能全信,不是還有說法認為秦始皇並非異人的親生子麼?還有清華大學工藝美院杜老師說過,秦始皇出生在秦地,屬西北人,應是典型的西北大漢,高大魁梧,相貌堂堂。這個還算有那麼一點點道理,不過也不能斷定西北大漢個子高,秦始皇就高,小日本兒個子不高,但裡面不也有幾頭高個子麼?我們再看看兵馬俑,兵馬俑據說是按照1:1的比例製作的,當時秦人比現代人要高,戰俑當中最矮的一個身高也達1.79米,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秦始皇應不是十分猥瑣的形象,怎麼著吃好的穿好的,缺乏點維生素也不至於個子太低。說到這裡,我們暫時可以按照機率給秦始皇的身高劃定一個範圍,1.79米-1.98米,大體我認為是在這個區間,至於發生小機率事件,那就認倒黴吧。還有一個可以用得上的線索,就是荊軻刺秦王的那段描寫。《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軻既取圖奏之,秦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惶急,劍堅,故不可立拔。荊軻逐秦王,秦王環柱而走。"這一段很驚險,荊軻作為"神勇"的刺客,比不上蓋聶的話,也起碼不至於太瘦小,而秦始皇繞著柱子跑,沒被他趕上,一般的短腿恐怕會有些困難,秦王之威能嚇得殺人犯秦舞陽變臉,怕也不是猥瑣小生所能做到的。但這裡有一個疑問,秦始皇身高到了哪一個層次?為什麼拔劍若干次都未遂?從兵馬俑坑中發現的秦劍,雖然是青銅劍,卻不同於普通的青銅劍,普通的青銅劍劍身一般不會超過60釐米,太長的話極易折斷。而秦劍採用了最佳的銅錫配比,使得青銅劍可長達91釐米以上,這就不難想像秦始皇為什麼緊急之中拔不出劍來。人張開雙臂兩手尖之間的距離與身高基本上一這樣的,手臂:身高大約是1:1,男女一樣,童叟無欺(當然,個別人除外)。我試了試,將劍跨在腰間,掛繩一般在劍鞘中上部,拔劍時手臂是彎曲的,算上劍鞘前端的那段長度,1.77米的個子也就能拔出六十五釐米左右的劍身。我量了量,秦劍的劍身和劍柄之比大約是3.3:1,這樣劍身也就大約長70多釐米,秦始皇拔不出劍來,身高不會超過1.90,最多不到1.85米。我們按1.77+(70-65)=1.82來算,秦始皇身高大概就是1.82米了。加上一個限定詞,1.82米左右。另外,據小道訊息稱,雖然尚未開掘的秦王墓,但現代的科技已經可以透過遺骸測量出秦王的身高了,那就是1.82米,差不多嘛~真希望不是小道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