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qí。
1.漢字:綦
2.拼音:qí
3.多音:xì
4.基本字義如下:
1)青黑色:~巾。
2)極,很:~難。~切。言之~詳。
3)姓氏。
5.姓氏源流:綦(Qí)姓源出有三如下:
源流一:出自晉代義興(今江蘇省宜興)有綦氏。
源流二:出自北魏有複姓綦連氏所簡改。南北朝時,北魏有綦連氏,入中原後從漢俗,改為綦氏。
源流三:出自漢高祖劉邦賜姓。西漢時,因姬霖將軍殺賊有功,漢高祖賜姓綦毋。
6.組詞如下:
7.縞綦:[gǎoqí]“縞衣綦巾”之省。淺色服。清趙翼《偶得》詩:“少年貧作客,縞綦且拋棄。”參見“縞衣綦巾”。
8.綦針:[qízhēn]古代縫製衣帛的長針。
9.綦繡:[qíxiù]斜紋的彩色絲織色。
10.綦巾:[qíjīn]青白色的女服。古代未嫁女子所服。
11.綦下:[qíxià]一種用鞋帶從鞋底左右繞系使不脫落的麻鞋。
12.綦轍:[qízhé]足跡和車輪輾過的痕跡。比喻前輩的遺澤。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十:“百年綦轍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
13.綦溪:[qíxī]猶言極深。《荀子·非十二子》:“忍情性,綦溪利跂,苟以分異人為高,不足以合大眾,明大分。”王先謙集解:“《荀子》多以綦為極,溪之為言深也……綦溪,猶言極深耳。”
7.造句如下:
14.綦組錦繡,相鮮以為色。
15.《禮玉藻》:“孔子佩象牙環五寸,而綦組綬。
16.有司馬相如答書雲:“詞賦者,合綦組以成文,列錦繡而為質。
17.《韓非子詭使》:“倉廩之所以實者,耕農之本務也,而綦組、錦繡、刻畫為末作者富。
18.》卷二:“相如曰:‘合綦組以成文,列錦繡而為質,一經一緯,一宮一商,此賦之跡也。
19.清劉大《贈大夫閔府君墓誌銘》:“其端嚴之德,肅穆之言,綦組之工,書翰文辭,鹹高出儕輩。
20.而玄組授,諸侯佩山玄玉而朱組授,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授,世子佩瑜玉而綦組授,士佩玫玉而組授。
21.《禮記》:“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公候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士佩玫而緄組綬。
讀音:qí。
1.漢字:綦
2.拼音:qí
3.多音:xì
4.基本字義如下:
1)青黑色:~巾。
2)極,很:~難。~切。言之~詳。
3)姓氏。
5.姓氏源流:綦(Qí)姓源出有三如下:
源流一:出自晉代義興(今江蘇省宜興)有綦氏。
源流二:出自北魏有複姓綦連氏所簡改。南北朝時,北魏有綦連氏,入中原後從漢俗,改為綦氏。
源流三:出自漢高祖劉邦賜姓。西漢時,因姬霖將軍殺賊有功,漢高祖賜姓綦毋。
6.組詞如下:
7.縞綦:[gǎoqí]“縞衣綦巾”之省。淺色服。清趙翼《偶得》詩:“少年貧作客,縞綦且拋棄。”參見“縞衣綦巾”。
8.綦針:[qízhēn]古代縫製衣帛的長針。
9.綦繡:[qíxiù]斜紋的彩色絲織色。
10.綦巾:[qíjīn]青白色的女服。古代未嫁女子所服。
11.綦下:[qíxià]一種用鞋帶從鞋底左右繞系使不脫落的麻鞋。
12.綦轍:[qízhé]足跡和車輪輾過的痕跡。比喻前輩的遺澤。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十:“百年綦轍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
13.綦溪:[qíxī]猶言極深。《荀子·非十二子》:“忍情性,綦溪利跂,苟以分異人為高,不足以合大眾,明大分。”王先謙集解:“《荀子》多以綦為極,溪之為言深也……綦溪,猶言極深耳。”
7.造句如下:
14.綦組錦繡,相鮮以為色。
15.《禮玉藻》:“孔子佩象牙環五寸,而綦組綬。
16.有司馬相如答書雲:“詞賦者,合綦組以成文,列錦繡而為質。
17.《韓非子詭使》:“倉廩之所以實者,耕農之本務也,而綦組、錦繡、刻畫為末作者富。
18.》卷二:“相如曰:‘合綦組以成文,列錦繡而為質,一經一緯,一宮一商,此賦之跡也。
19.清劉大《贈大夫閔府君墓誌銘》:“其端嚴之德,肅穆之言,綦組之工,書翰文辭,鹹高出儕輩。
20.而玄組授,諸侯佩山玄玉而朱組授,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授,世子佩瑜玉而綦組授,士佩玫玉而組授。
21.《禮記》:“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公候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士佩玫而緄組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