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一概而論說“通假字”。
最早的語文書裡註釋“某通某”的,很多都刪掉了。為什麼?因為過去的註釋把同源字,古今字,通假字,異體字全都算在通假字裡了,這樣不符合學術規範,對將來學中文的同學會造成誤導,現在註釋裡只保留通假字一項,把其他的刪了。
舉個例子,鴻門宴裡“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中的“蚤”就是通假字通“早”,這種情況是用同音字來代替本字。
但是杜甫的望嶽中“蕩胸生曾雲”,中的“曾”字本身就是“層”的意思,是“曾”這個字的意思太多了,說以在表示“層”的含義上加了“屍”這個部首,寫成“層”,後來簡化成“層”了,所以杜甫寫詩用的是這個字本來的意思,就不能寫成“曾通層”。
再比如“景”和“影”字,“景”字的意思就是“日光”,後來引申為“日影”,因為“景”字含義太多,所以在表示“日光”的含義上加了三撇,所以兩字屬於古今字的關係,不屬於通假字,比如,杜甫的《閣夜》中“歲暮陰陽催短景”,中的“景”,要讀成“影”,但是不屬於通假字,所以語文教材上把這一類的註釋刪掉了。
然後,其他答案中,有人把造字法中的假借字和用字法中的通假字混為一談了。大家要注意區分。
舉個例子“花”,草字頭,肯定跟草有關,植物類的東西,但是“花錢”的花,是個動詞,看不出來跟植物有什麼關係,那麼“花錢”的“花”跟“鮮花”的花,就是兩個字,“花錢”這個意義上沒有新造字,只是借用了鮮花的花字。所以在另外一些作品中我們見到有寫成“化”的,意思是花錢的花,只有字音,沒有造出字來,而是借用一個讀音相同的字來代替,這種情況在字典中要單列詞條的。就是我們看字典時,你會發現同一個字,寫了兩遍,但是兩遍意思不一樣。
這種情況近代還存在,比如“米”,這個字是吃的,“大米”,“小米”,之類的。後來英文meter這個詞進來了,直接借用“米”表示長度。
這種情況是造字,是一種比較偷懶的造字法。
通假字是用字法,是在使用時臨時用甲字來表示乙字。
甲乙兩字的關係是,可能讀音相似,可能字形相似。臨時借用,用完就結束,在意項上不存在引申,類推的情況。
不能一概而論說“通假字”。
最早的語文書裡註釋“某通某”的,很多都刪掉了。為什麼?因為過去的註釋把同源字,古今字,通假字,異體字全都算在通假字裡了,這樣不符合學術規範,對將來學中文的同學會造成誤導,現在註釋裡只保留通假字一項,把其他的刪了。
舉個例子,鴻門宴裡“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中的“蚤”就是通假字通“早”,這種情況是用同音字來代替本字。
但是杜甫的望嶽中“蕩胸生曾雲”,中的“曾”字本身就是“層”的意思,是“曾”這個字的意思太多了,說以在表示“層”的含義上加了“屍”這個部首,寫成“層”,後來簡化成“層”了,所以杜甫寫詩用的是這個字本來的意思,就不能寫成“曾通層”。
再比如“景”和“影”字,“景”字的意思就是“日光”,後來引申為“日影”,因為“景”字含義太多,所以在表示“日光”的含義上加了三撇,所以兩字屬於古今字的關係,不屬於通假字,比如,杜甫的《閣夜》中“歲暮陰陽催短景”,中的“景”,要讀成“影”,但是不屬於通假字,所以語文教材上把這一類的註釋刪掉了。
然後,其他答案中,有人把造字法中的假借字和用字法中的通假字混為一談了。大家要注意區分。
舉個例子“花”,草字頭,肯定跟草有關,植物類的東西,但是“花錢”的花,是個動詞,看不出來跟植物有什麼關係,那麼“花錢”的“花”跟“鮮花”的花,就是兩個字,“花錢”這個意義上沒有新造字,只是借用了鮮花的花字。所以在另外一些作品中我們見到有寫成“化”的,意思是花錢的花,只有字音,沒有造出字來,而是借用一個讀音相同的字來代替,這種情況在字典中要單列詞條的。就是我們看字典時,你會發現同一個字,寫了兩遍,但是兩遍意思不一樣。
這種情況近代還存在,比如“米”,這個字是吃的,“大米”,“小米”,之類的。後來英文meter這個詞進來了,直接借用“米”表示長度。
這種情況是造字,是一種比較偷懶的造字法。
通假字是用字法,是在使用時臨時用甲字來表示乙字。
甲乙兩字的關係是,可能讀音相似,可能字形相似。臨時借用,用完就結束,在意項上不存在引申,類推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