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mnnh2323
-
2 # 使用者4360471435116
熬中藥的學問也不小,所用的器具、火候、時間等都要考慮。1.砂鍋熬中藥是最理想的。先把藥放在砂鍋裡面,根據藥的多少加水,加的水必須漫過中藥。大約泡20分鐘左右。2.中藥泡好後,在中藥熬開之前用大火,熬開之後轉為小火慢慢熬,熬製大約20分鐘。如果藥湯還是很多,可以再繼續熬。3.第二遍熬製時,可以加溫水,加的水應是第一次的一半。也是熬20分鐘左右,若藥湯較多,可以再多熬一會兒。4.有時間的話可以熬第三遍,加的水是第二遍的水的一半。但是一般情況下,熬兩遍就可以了,第三遍的藥力很低了。5.在倒中藥時,一定要小心燙手。盛中藥的器具最好是陶瓷的或不鏽鋼的,這樣中藥不易與器具發生化學反應。6.中藥在熬得過程中如果熬幹了,一定不要再加水,必須倒掉,因為熬乾的中藥毒性相當大。熬中藥時一定記好時間,應該有人專門在旁邊看著。並且,中藥的煎煮方法是根據不同的藥物各類進行煎煮的。大多數的藥物連續煎煮三次,分三次服用。如果是解表類的藥物煎煮的時間較短,而補益類的藥物煎煮時間較長。礦物類的藥物煎時間較長,有的藥物要包煎,有的要先煎,有的要後下。
煎前浸泡:首次煎煮(一煎)一般藥物浸泡30分鐘,以種子、果實為的主的藥物可浸泡一小時;再次煎煮(二煎)時,不用再浸泡。一煎加水量超過藥物2-5釐米,二煎加水液麵淹沒藥物即可。 煎煮次數:一般煎煮兩次。一次久煎不能代替兩次分煎。 煎煮火候:一般未沸前用大火(武火),沸後用小火(文火)保持微沸狀態。對於解表、芳香類藥物等,宜用大火急煎,以免藥性揮發,藥效降低;對於滋補藥,多宜小火久煎,使藥物有效成分盡出。 煎煮時間:一般藥物,一煎應沸後再小火煎20-25分鐘,二煎沸後再小火煎15-20分鐘;解表、芳香類藥一煎10-15分鐘,二煎10分鐘;滋補藥一煎30-40分鐘,二煎25-30分鐘。煎藥並非越久越好。 特殊煎服:藥包中注有“先煎”的小包藥,先煎30分鐘,再加入群藥;注有“後下”的小包藥,在群藥煎好前5---10分鐘投入再煎;注有“包煎”的小包藥,用紗布包紮好投入藥群中一起煎;注有“烊化”的小包藥,用煎好的藥液與“烊化”藥物煎煮溶解後服用;注有“沖服”的小包藥,用煎好的藥湯沖服。採納哦